依恋理论简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依恋理论简述

姓名:李乐平

学院:管理学院

系:市场学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研一

学号: 33720151152021

课程名称:《高级管理学》

课程教师:成瑾博士

2015 年12月24日

目录

一、选题背景 (3)

二、理论起源 (3)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4)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4)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4)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5)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5)

四、理论演变 (5)

五、重要概念 (7)

1、安全基地 (7)

2、内部工作模式 (8)

3、依恋质量 (9)

4、依恋中的文化差异 (9)

六、理论应用 (10)

1、依恋关系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0)

2、依恋关系在成人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10)

3、婚恋依恋 (11)

七、未来研究展望——基于依恋理论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11)

1、界定消费者依恋的概念内涵 (11)

2、开发消费者依恋的测量工具 (12)

3、进行消费者依恋的相关比较研究 (12)

4、进行消费者依恋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12)

5、品牌依恋与品牌资产 (12)

6、个人依恋在关系营销中的作用 (13)

一、选题背景

高三的时候,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领我们接触有关心理学方面的入门知识,比如会讲述强迫症、洁癖、密集恐惧症等现在谈论的比较多的心理现象。直到听到“安全感”一词,觉得深有感触,好像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不安感找到了一个解答。

我的父母亲原本都是教师,所以我从小都是在校园里长大的,周边接触的人也大都是教师和教师子弟,简单快乐。直到小学三年级时,母亲怀了弟弟,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她带着弟弟去了另外一所城市。那段时期我还不谙世事,只知道突然被搬去和父亲一起住,父亲又要去照料他们母子,所以经常都是给我留一笔零花钱,然后让我一个人去学校食堂吃饭,晚上会有一个不太熟悉的表姐来陪我睡觉。从那时起,我开始变得有点贪玩,经常和班里同学打闹,还跟着一个女同学去小卖部偷过东西,成绩也下降得很快。后面风波过去,见到了母亲,过上了比较正常的生活,但遗留下来的爱和同学打闹的习性还是没变,并且越来越在意别人的看法。直到高三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才渐渐意识到自己内心总觉得不安是源于那段经历导致的缺乏安全感。

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是有关顾客忠诚理论的,找文献的时候接触到了依恋理论,觉得和日常口语中的“安全感”有重叠之处。但还不是很懂,正好借此机会,对其有更加充分的学习。

二、理论起源

依恋(attachment),一般是指某一个体对另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其抚养者(通常为母亲)之间所存在的特殊和强烈的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儿童与抚养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婴儿从6到7个月,逐步开始与抚养者建立依恋关系,一直到24个月之前是依恋关系形成的关键期。由于这种情感联结,当婴儿在碰到挫折时,比如遇到陌生人或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会趋近依恋对象以寻求安抚;如果强迫婴儿同依恋对象分尚,则会导致婴儿产生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

20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精神病学家Bowlby结合动物习性学的研究和自

己对美国战后孤儿的研究,建立了依恋理论,用来解释为什么儿童倾向于与依恋对象形成很强的情感关系纽带,并在与之分离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人类为了在一个“进化的适应性环境”中求得生存,生来就具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依恋对象)寻求和保持亲近的倾向,婴儿拥有一种向最初的照顾者保持亲密的行为系统。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的这种与照顾者的重复交往经历会内化成一种工作模型,这种工作模型可以为婴儿提供一个框架:1)对照顾者的情感效用性(availability)和反应性(responsiveness)作出期待;2)能够调节婴儿的行为,以便诱发出照顾者对他/她的照顾行为。这种“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 ”逐渐被整合到人格结构中去,并影响儿童的行为。

三、四种主要的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的依恋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通常是母亲喂养婴儿,所以母亲自然是婴儿获取安全和情感的对象。在喂养时,母亲与婴儿相处的方式决定着婴儿的依恋质量。当母亲在喂养过程中表现出温暖、轻松和宽容时,婴儿就会形成安全的依恋。艾里克森也认为,母亲的喂养将影响婴儿依恋的安全性,但他更强调母亲对婴儿需求的反应比喂养行为本身更重要。如果母亲对婴儿所有的需求有积极的、一致的反应,那么婴儿将会形成对他人的信任感;相反,如果母亲对婴儿的需求没有反应或反应不一致,婴儿则形成对他人的不信任感,甚至婴儿在以后的生命历程中都会回避亲密的相互信任的关系。

2、社会学习派的依恋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和精神分析一样,也强调喂养方式和早期经验在依恋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但在社会学习理论者看来,母亲在喂养婴儿时会带给他们更多的舒适,比如温暖的怀抱、温柔的抚摸、轻柔安慰的话语等都会同时出现,久而久之,婴儿就会将母亲和舒适、快乐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婴儿看见母亲就会想到这种舒适、快乐的感觉,因此母亲本身就成为有价值的对象。于是婴儿就会尽量吸引(如微笑、哭泣)母亲的注意或靠近这些有价值的、能够提供“奖赏”的人,婴儿的依恋便由此形成了。

3、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

认知学派的依恋理论并不重视需要满足的作用,而是强调一些认知能力,如观察力、辨别力、记忆力等对依恋发展的影响。认知理论学者认为,婴儿必须具备两种基本能力才能形成依恋,一是必须能将熟悉人与陌生人加以区分,若缺乏这种能力,婴儿既不会发展对特定对象的依恋,也不会产生怯生心理;二是必须具备认知客体永久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当母亲或其照料者从视野中消失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察觉时,婴儿仍然认为母亲或其照料者是存在的,因为人们很难和一个一旦从视野中消失就不存在的人形成稳定的关系。因此,婴儿只有具备以上两种基本能力,才能与母亲或亲密的照顾者形成早期稳定的依恋关系。

4、习性学的依恋理论

习性学者从进化论角度提出的依恋理论观点具有很大的影响。鲍尔比在解释母婴依恋形成的机制时假设:人类进化过程中使婴儿产生了一种先天的倾向,即婴儿具有在无力照顾自己时发出信号(哭、笑等)以吸引成人接近,从而满足自己各种需要的倾向,同时成人也具有对这些信号做出适当反应的倾向,这两种倾向相互作用,就形成了依恋。显然,习性学者认为,依恋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婴儿与他们的照顾者(一般指父母)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了彼此相互喜爱和建立亲密依恋的本能反应。习性学依恋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采用“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来解释依恋的内在作用机制。鲍尔比指出,儿童能够在与他人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成年后的人际交往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和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感与安全感。

四、理论演变

国外学术界关于依恋理论的研究非常丰富。最早关注依恋的研究者可追溯到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Freud),他强调母亲是儿童“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坚实构筑的、一生中最初也是最强烈的情爱对象,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关系会成为日后各种情爱关系的原型。”而后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在《依恋》、《分离焦虑和愤怒》、《失落、悲伤与抑郁症》等著作和文章中,正式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