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盛唐,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 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3
• 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4
• 李白《忆秦娥》
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4
《相见欢》 南唐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 般滋味在心头。
15
宋词的发展脉络
1、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 五代,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 人代表在词中主要反映贵族士大 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其流连光景, 伤感时序的愁情。 主要风格:婉约艳丽。
5
词的产生和发展
• 中唐时,有民间词特色,张志和的 《渔歌子》被称为“风流千古之名 作”。
• 白居易的《忆江南》也是词中小令的 杰作。
6
• 张志和《渔歌子》(其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ùi)鱼肥。 青箬(rùo)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7
• 白居易《忆江南》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 听?
25
辛弃疾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
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 龙舞。
蛾儿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到南渡
李清照
南宋前期 壮怀高唱
辛弃疾、陆游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 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 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 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8
词的产生和发展
• 晚唐时,与诗并驾齐驱——温庭筠 (花间派鼻祖)
• 南唐时,经李璟、李煜、冯延巳(sì) 等发展。
9
词的产生和发展
• 词的初期极尽艳丽浮华,流行于 市井酒肆之间,是一种通俗的艺 术形式,五代时期的《花间集》 就很明显地展露了词美丽绚烂的 文采,但是这期间的词题材还仅 限于描写闺情花柳、笙歌饮宴等 方面,可以说还显得很“小气”。
16
• 欧阳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 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 年人,泪满春衫袖。
17
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 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断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 长水阔知何处!
《浪淘沙·怀旧》 南唐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 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 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 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 上人间。
13
《虞美人》南唐 李煜(绝笔)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1
宋词的发展脉络
4、北宋后期——秦观、贺铸和晁补之 • 秦观词:创造了凄迷伤感的意境,
抒发了忧郁落寞的情怀,着力表现 了一种忧郁美。 • 北宋末年另一大词家是周邦彦 ,他 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开创了格律 派,世称“柳俗、苏豪、周律”。
22
秦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 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无数。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 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
20
宋词的发展脉络
3、北宋中期,婉约、豪放并举。 宋词的第二个里程碑——苏轼的词
• 苏轼不仅倡导豪放词风,且拓展词了的境界, 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和词体的作用。他的词广 泛反映社会生活,从传统的爱情离情到亲情友 情,从理想抱负到古代英雄,从城乡风光到人 民生活等,无不出现在词中。他的词提高了词 的品格。同时他开创了豪放中带有清旷的词风。 也使词摆脱了作为音乐附庸的地位,成为一种 独立的抒情诗体。
宋词
1
词的起源
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 高峰。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词是 诗的一种,最初称“曲子词”、“曲子”,又叫 “长短句”、“诗余”、 “歌词”等。
词体虽句式参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 韵有定声”。
2
词的产生和发展
• 唐代初期,“杂胡夷里巷之曲”的 “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 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 行,吸引文人参与创作。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26
宋词的发展脉络
6、南宋后期,由于时局的变化, 词坛上以婉约派为主,主要的风格 是伤感低吟。 代表人物:姜夔、张炎
27
词在唐宋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时期
主要风格
代表作家
唐、五代、 婉约艳丽 北宋初年
温庭筠、李煜、 晏殊
北宋中叶 婉约、豪放并举 苏轼、柳永、
18
宋词的发展脉络
2、宋词的第一个里程碑——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
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 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 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 民的生活面貌。(柳永发展了婉 约派词风)
19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 阑意。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 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 朝暮暮。
23
宋词的发展脉络
5、南宋前期,由于民族矛盾的尖锐, 从宋金抗争到元蒙灭宋,爱国歌声 始终回荡词坛,悲壮慷慨之调,应 运发展,把豪放词风提高到一个新 层次。 代表:岳飞、张孝祥、陆游、 辛弃疾、文天祥等。
24
岳飞 《小重山》
昨夜寒蛩(qíong,蟋蟀)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 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 到宋代迎来了词的创作高峰。
10
• 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pín)洲。
11
• 李璟《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12
• 千古词帝——李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