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永远站在大众立场的著名记者邹韬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避难,《大众生活》停刊后,邹韬奋化 名前往香港,这是他的再次流亡。到达香港后, 邹韬奋发现,当时中国西南地区的救亡运动正在 蓬勃开展。香港虽属英国殖民地,但在地理上和 西南很接近,而且,办一张日报是他多年来的心 愿,尤其是“九· 一八”事变后,人们对时局的 关注更加迫切。1936年6月7日,《生活日报》 在香港诞生,邹韬奋任社长兼主编,同时出版 《生活日报星期增刊》。当时香港的文化园地非 常荒凉,当地日报每日销数最多不过五六千份, 《生活日报》一出版每日销量即达两万份,震惊 了香港出版界。
邹韬奋的海外采访和其他报刊活动
四、邹韬奋的新闻思想 及其对当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启迪
(一)邹韬奋的新闻思想
1、办报的大众立场
2、视报刊特色
3、读者本位的受众观
4、关于新闻选材 5、事业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6、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二)邹韬奋的精神
第一、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 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 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 第二、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第三、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 个性和独特风格。 第四、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
邹韬奋 新闻传 播活动
人因参加和领导“救国会”被国民党政府逮捕。 在长达243天的囚禁中,在法庭上,每次审讯时 都坚决果敢地据理争辩,变被告为原告;在牢房 里,挥笔写成《经历》、《展望》、《萍踪忆 语》、《读者偶择》四本书,共30余万字。 1937年7月31日,国民党政府慑于国内人民的 舆论,பைடு நூலகம்迫释放“七君子”。出狱后即在上海创 办《抗战》三日刊。上海沦陷后绕道香港、广西 至武汉,继续主编《抗战》。武汉沦陷后移往重 庆,与柳?主编《全民抗战》。多次向中共提出 入党要求。 1938年7月,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皖南事变”后,再次被迫出走香港,恢复出版 了《大众生活》,任主编。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邹韬奋离开香港,由广东东 江游击队护送,于1942年11月辗转抵达苏北抗日民主 根据地,并拟定继续前往陕甘宁边区和冀察晋边区视 察,却在1943年2月因脑病加剧而中断原计划,返沪 治疗。在病痛最剧烈时,邹韬奋转侧起伏,呻吟不息, 但每当有多日不见的老友或是新朋友到来,他又会马 上兴奋地讲述起自己多年的经历和感悟,常常一两个 小时也不知疲惫,并表示他还很想“再与诸同志继续 奋斗二三十年!”当病情稍稍减轻时,他还立刻奋笔 疾书他的《患难余生记》,始终不知疲倦,直至1944 年7月24日,最终病逝于上海。
回国后,邹韬奋又根据在美国采访的记录材料 整理出版《萍踪忆语》一书。两者皆为很好的经 济、世界政治教材。在这两本书里,邹韬奋以平 易近人的文风向读者介绍和分析了世界各国的情 况,在认识中华民族的出路问题上给读者以启迪。 他告诉读者,“新社会不是‘乌托邦’,而是从 现实中产生的,应该用它过去的状况、现实的实 绩和消除缺点的趋势,作为估量新社会制度的标 准”。(转《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p602)周恩来 曾称赞《萍踪忆语》“关于美国的全貌,从来不 曾看过有比这本书所搜集材料之亲切有味和内容 丰富的”。(《患难余生记》,《韬奋》p308)
第一、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 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 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
第二、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 。 第三、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 和独特风格。
第四、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
三、邹韬奋的海外采访和其他报刊活动
1933年7月,邹韬奋被迫出国,1935年8月回国, 他先后去了意大利、瑞士、法国、英国、比利时、荷 兰、德国、苏联和美国。临行前,他计划此次出国以 实际考察为主,以大学院或图书馆的研究为副,并拟 定了两个问题作为考察的中心问题:世界大势怎样? 中华民族出路怎样?期望回国时能给自己一个解答。 两年的海外生活十分艰苦,但也收获颇丰。离开 上海后,每到一处,邹韬奋都十分细致考察当地的社 会现状,通过深入采访,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撰为通 讯,边写边寄,陆续发表在《生活》周刊和《新生》 周刊上,后结集出版为《萍踪寄语》一、二、三集。 其中,一、二集所记基本为西欧各国见闻,三集为苏 联部分。
瑞士、法国、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苏联和 美国考察,得出“中国无出路则已,如有出路,必 将走上社会主义的这条道路”的结论。旅欧两年间 著有《萍踪寄语》4集和《萍踪忆语》。 1935年8月回国后,创办《大众生活》周刊,鲜 明地提出“团结抗日,民主自由”的主张,全力支 持“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翌年2月,该刊又遭 邹韬奋 国民党政府封闭。被迫出走香港,创办《生活日报》 新闻传 和《生活日报星期增刊》,旨在“努力促进民族解 播活动 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会 执行委员。从这时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取得直接联系, 诚恳地听取中共的主张。该刊因国民党政府的阻挠 破坏,仅存在55天。 1936年7月,与沈钧儒等人联名发表《团结御 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毛泽东对此给予 高度评价。1936年11月22日深夜,与沈钧儒、李 公仆、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时7
二、邹韬奋新闻传播活动
先后就读于福州工业大学、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 南洋公学中院、南洋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上海圣约翰 大学文科。 1922年,进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股主任,主编 《教育与职业》月刊,编辑《职业教育》丛书。1926 邹韬奋 年10月,主编《生活》周刊,从此正式从事新闻工作。 新闻传 着手改变以往编辑方针,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九一 播活动 八”事变后将抗日救亡宣传作为主题,使该刊逐渐成为 新闻评述性周报。曾以《生活》周刊名义,为东北义勇 军和十九路军募捐。周刊“时时立在时代的前线”,发 行量骤增至15.5万份。 1933年1月,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 委员,被国民党政府列入暗杀名单。后《生活》周刊被 迫停刊。同年7月,创办生活书店,任总经理。8月, 离开上海,前往意大利、
第五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 重点
邹韬奋的新闻思想 及其对当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启迪
教学 难点
邹韬奋新闻传播活动
内容板块

二 一
邹 韬 奋 邹 韬 奋 邹韬 奋的 海外 采访 和其 他报 刊活 动

邹韬 奋的 新闻 思想 及其 对当 代中 国新 闻事 业的 启迪
生 平 简 介
新 闻 传 播 活 动
提示:这四大板块依重要性与难度依次上升。
1933年1月,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蔡元培、鲁 迅等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当选为执行委员, 不久被迫流亡海外。 韬奋精神 人们常说的要学习韬奋精神,究竟什 么是韬奋精神?出版、读书界中人说,韬奋一生办 邹韬奋 刊物、办报纸、办书店,他提倡和身体力行的主旨 生平简介 是“竭诚为读者服务”,那种报务精神便是韬奋精 神。新闻界人士认为,韬奋的文章从来不畏权势, 勇于一贯地讲真话,他批评时弊不怕得罪人,力主 言论自由的精神就是韬奋精神。政论家认为,韬奋 之所以在舆论界独树一帜,是他在抗战前国民党对 日本妥协时期,他不避个人安危,力主抗日,在抗 战以后,他所办的刊物和书店,一直高举着抗日的 大旗,他的爱国思想正是韬奋精神。
同时,《大众生活》保留了《生活》周刊的优 良传统,始终与读者保持密切联系,不但对读者 的来信每封必复,还特地开辟出“大众信箱”、 “星期评坛”、“社会漫画”、“国难课程教材” 等专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很快,《大众生活》 发行量不断上升,每期销数达到二十万份,打破 中国杂志界的纪录,风行全国。12月18日,上海 各界救国会宣告成立,邹韬奋被推为文化界救国 会执行委员。在他心中,“政治比较上轨道的国 家,民间的爱国运动,原可作为政府外交的后 盾”,(《患难余生记》,《韬奋》p308)但在 当时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1936年2月29日, 仅仅出版了16期的《大众生活》被被国民党政府 查封。
邹韬奋 新闻传 播活动
邹韬奋 新闻传 播活动
1942年1月,秘密转赴广东东江游击区,随东 江游击纵队行动。由于国民党密令缉捕,敌特 多方搜索,经东江纵队护送,到广东梅县乡下 隐居,化名李尚清。同年12月,辗转到达苏北 解放区。年底,耳疾剧疼,仍坚持为几千苏北 群众发表热情洋溢的讲演,为解放区报纸写文 章。 1943年回上海治疗,确诊为癌症。 1944年春,在病榻上撰写《患难余生记》。后 因病情恶化,仅写5万余字。同年7月24日晨7 时20分,于上海逝世。临终前,口授遗嘱,再 次表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9月28日,中 共中央电唁其家属,并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员。 毛泽东、周恩来为其题词。
(三)邹韬奋的新闻思想对我们的启迪
1、坚定的大众立场、视读者的经营理念, 为当今逐渐回 归受众本位的新闻传播事业提供了借鉴意义。 2、热心为读者做“分外事”的服务精神为当今媒介组织 树立自身的企业形象树立了一个典范组织形象是组织的无形资 产, 是组织品牌的一种体现 。 3、邹韬奋“报刊要有自己的特点”这一办报思想为当今 媒介在媒介同质化现象严重、受众向分众化发展、受众需求多 元化的现状下. 如何走出困境指出了一条明路。
邹韬奋 生平简介
这些说法都是概括了韬奋一生所从事的事业,自 然都是对的,但是他从事的事业遭受着无数次的 挫折,他依然百折不挠,始终坚守着他的信念, 反动派将他办的刊物一个个封闭,他一个个重新 建立,又将他创办的生活书店全数封国民党迫害 而被迫流亡,但他一直到停止呼吸时仍为他的理 想而奋斗不息。这种为真理而战斗不屈的精神, 才是我们要永远学习和记取的韬奋精神。
各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情况也是邹韬奋关心的重点, 他每到一个国家,都要阅读当地的报刊,访问报社。 在他的国外通讯中,有10篇是专门介绍外国新闻事业 和关于言论自由问题的评述。 1935年8月27日,邹韬奋回到上海。一回到祖国, 他便开始着手创办新的刊物,11月16日,《大众生活》 面世,邹韬奋任主编兼发行人。他认为“中国大众的 唯一生路是在力求民族解放的实现,从侵略者的剥削 压迫中解放出来。”(《大众生活》创刊词——《我 们的灯塔》)因此,在《大众生活》里,邹韬奋极力 主张开展民众运动,停止内战,组织起民族统一战线 共同抗日。国内同一时期赞同此项主张的人士都纷纷 执笔为《大众生活》撰文,使它迅速成为全国宣传救 国理论的舆论机关。
热 爱 人 民 , 这 真 就这诚 是就地 他是为 毛之邹人 泽所韬民 东以奋服 一感先务 九动生, 四人的鞠 四的精躬 年地神尽 方, 十。 瘁 , 一 死 月 而 十 后 五 已 日 !
邹韬奋(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 1922年在黄炎培等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编辑 部主任,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 《生活》周刊主编,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 抨击黑暗势力。因此他被大家评为100位为新中 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邹韬奋 长头发革命先锋 生平简介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坚决反对国民党政 府的不抵抗政策,他主编的《生活》周刊以反内 战和团结抗敌御侮为根本目标,成为国内媒体抗 日救国的一面旗帜。1932年7月成立生活书店, 任总经理。生活书店成立后,团结了一大批进步 的作者,短短几年,使其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 扩展到了56家,先后出版了数十种进步刊物,以 及包括马克思主义译著在内的1000余种图书。
邹韬奋 新闻传播活动
邹韬奋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 事新闻出版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出版的 报刊有《生活》、《大众生活》、《生活周 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生活刊》、 《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和《全民抗战》 等。 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 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 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 作的优秀传统。这主要表现在:
一、邹韬奋生平简介
邹韬奋(1895.11.5~1944.7.24), 中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 原名邹恩润,乳名荫书,曾用名李晋 卿。汉族,江西省余江县人。祖籍江 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先后就读 于福州工业大学、上海南洋公学附属 小学、南洋公学中院,1919年由南洋 公学上院机电工程科转入上海圣约翰 大学文科。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 雄模范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