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武侠小说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传》中所说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这三 条基本的原则。 ❖ 侠之义其次是“千里赡急,不吝其生”的行动原则,这是一 种世俗平民的理想。得不到来自社会的许诺和安全感的平民, 当然在感情上无比欢迎这种不惜牺牲来挟危济厄的利他主义 的理想精神。 ❖ 侠之义的第三条是:“不矜其能,羞伐其德。”不矜夸自己 的本事,羞于谈及自己对他人的恩惠,这种做好事不留名的 精神风范,至今还在感动我们社会中的许多人。
“侠之大者”的境界Biblioteka Baidu
❖ 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代表的是一种儒化的侠义传统。 “捐躯赴国难”,乃是儒家为国为民、杀身取义的理想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是同一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士人的最高理想。
❖ 金庸的小说便是直接继承了这样儒化之侠的侠文化传统,金 庸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为国为民,侠之大 者。”使布衣之侠的境界提升到“侠之大者”的境界,在这 里我们可以清楚看出金庸小说里的大侠的本质的源头。
❖ 从金庸到古龙,武侠小说这一独特文体本身的神话因此也开 始建立了。
武侠小说历来毫无地位可言
❖ 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可鄙的传统,便是对异端文学,非主流 文学的剿灭和莫明其妙的轻贱,通俗文学素来列入不入流之 品。这种陋习差点埋没像《水浒传》和《红楼梦》这样的伟 大作品的光辉。
❖ 武侠小说历来在正统文学的王国中被视作为贱民的等级,毫 无地位可言。甚至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名家大都耻于谈及自 己的成绩,他们几乎都觉得自己是误入歧途,堕入了像娼妓 一样的卑贱的职业行当。
精神价值:二是复仇和平等原则
❖ 侠在文化上的另一种精神价值,是一种广义范畴的复仇精神 和平等原则。
❖ 这种文化中的复仇精神已经超越了狭隘的铢锱必较的冤冤相 报的含义,它意味着“对个人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和伸张方 式”,或者它是“对危害群体利益,贬损群体信仰的团体或 个人实施惩罚的一种社会行为。”(见陈山《中国武侠史》)
❖ 如果说金庸是旧派武侠小说的改良者、总结者、集大成者, 那么古龙则是新派武侠小说的缔造者、开拓者、树丰碑者。
❖ 如果没有古龙,武侠小说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发展当然就停止 在金庸的身上,起码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将是这样停止下来。
❖ 古龙将这个建设新世界的工作完成得太出色了,以至于在他 打破了金庸这个神话的同时,又制造了一个新的属于古龙的 神话。
❖ 从司马迁笔下的游侠,到唐宋传奇中的豪侠剑侠,再到明清 白话小说侠义公案人物,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人物并没有完 全满足儒化侠文化传统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侠 之大者的高大形象的要求,金庸成功的要害其实就在这里。 到了金庸的小说中,意识形态中的侠之大者终于与大众文化 中的武侠形象统一起来了。
重的是立功疆场,名垂青史,功利价值的意义是很明显的。
对这种儒化的侠的欣慕
❖ 李白另外的一些咏侠诗更直接地表露:
❖ 在他的《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一诗中写道:
❖ 宁知草中人,腰下有龙泉,
❖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 在《临江王节士歌》中写道: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 在《赠张相镐》之中写道:

❖ 咏侠诗潮滥觞于东汉的文赋。张衡的《西京赋》,班固的 《西都赋》、《东都赋》都出现了关于侠的辞句,但没有形 式完整意义的侠,只是一笔带过,泛泛而论。
第一次完整描绘了边塞游侠
❖ 第一次完整发挥侠的文化意义的诗人是曹植的《白马篇》, 又称《游侠篇》:
❖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 …… ❖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史记》第一次为侠正面立传
❖ 侠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首先不能不归功于汉代的伟大历史学家、 文学家司马迁。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面肯定侠,并 且把侠拔高到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水平上的人。
❖ 司马迁在他的不朽巨著《史记》中第一次为侠正面立传,他 在《游侠列传》中说:“自秦以前,匹夫之侠,湮灭不见, 余甚恨之。”司马迁以最为远大和深邃的天才眼光发掘了侠 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层次上的文化价值,侠文化由此而滥 觞。
❖ 侠的精神渗透到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使用权侠具有了这 些文化意义上的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又造成了侠的文 化上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 但是实际上侠的文化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又非常复杂而深 刻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 响。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 比如儒家的入世思想,以及“士可杀不可辱”、“杀身成成 仁”、“杀身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 能屈”的这些刚猛壮烈的道德准则,影响到侠的文化的,便 成了侠士所应具有的必不可少的品德,还有“侠之大者,为 国为民”的说法,也大可明显看出儒家思想的影响。
两种不同倾向的传统
❖ 两种不同的传统相辅相成,起着一种微妙的互补和调节作用, 形成了非常独特而又瑰丽的汉语文化中的一种全新文化品格。
❖ 两个不同倾向:儒化的侠文化和道化的侠文化。 ❖ 简单地说,儒化的侠文化代表一种入世的积极参与精神,而
道化的侠文化则是接近了一种出世的,关注自我和人生的本 质问题的态度。 ❖ 侠文化在魏晋六朝与隋唐的咏侠诗潮的文学现象中,得到了 非常完满的发展,这个时期,侠才真正成为了一种完满自洽 的文化现象。 ❖ 儒化倾向的侠和道化倾向的侠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此时也 完全分化出来,对后世的武侠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的文化最早是排斥侠的
❖ 侠最早的定义见于韩非:“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正统的儒家历来是站在与侠相对立的文化观念上的,批
判侠所代表的尚武精神。 ❖ 例如孔子就说过:“好勇疾贫,乱也。”又说:“古之
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善则以忠化之,寇暴则 以仁御之,何别恃剑?” 传说孔子力能举城门,而不以 力显,这是符合孔子自己的原则的。 ❖ 正统的道家同样也是看不起侠的存在的,庄子在《说剑》 篇中,就用了“天子之剑”、“诸候之剑”、“庶人之 剑”的绝妙说法,批判了侠的外在行为方式,庄子强调 的也是内在的精神品质。 ❖ 连提出侠的概念的墨子,对侠也仅仅抱同情态度,而主 张“非攻”“兼爱”,强调“义利,不义害”,“利之 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古龙的武侠世界
——古龙在武侠小说史上的地位
覃贤茂
天才和奇人
❖ 古龙的名气,一在于他的大量成功而畅销的武侠小说,流传 广泛,拥有大得惊人的读者群,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武侠 小说在成功和畅销后又大量改编为影视作品,这样就是许多 不读武侠小说的人也很熟悉古龙的名字和他的作品中的人物。
❖ “古龙的武侠小说销量多,流传之广,看来只有金庸能和他 相比,即使是不看小说的人,也常会在银幕上和荧光屏上, 看到古龙的作品,若论小说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数量之 多,也只有金庸堪与比较。
❖ 儒家的学说历来高踞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地位,所以我们不 能不看出中国武侠文化中的儒化武侠的这一倾向的传统,也 是占有着主流地位的。
李白《侠客行》 ❖ 这种儒化的武侠文化最后在唐朝大诗人的诗文中发展到了顶峰:
❖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 银鞍照白马,疯沓如流星。 ❖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候赢。 ❖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 千秋二壮士,烜然不梁城。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这首诗实际上是沿袭的《白马篇》的建功立业的儒家理想精神,注
❖ 后来又有了“儒侠”的说法,更是明证。 ❖ 在道家思想方面,道家对社会制度的否定,对暴政的反对,
讲究顺法自然,清静无为,享受人生的乐趣,蔑视礼教和世 俗的约束,畅饮山野风水,这些潇洒和风流都大大影响了侠 的文化上的内涵,使侠变得丰富和有趣得多了,使侠逐渐具 有了文化意义上的更为完整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 武侠小说中出现的风流潇洒、浪迹江湖,看花饮酒的大侠, 正是道家的逍遥和达观。
❖ 那时武侠名家宫白羽把自己为生计撰写武侠小说当作终生耻 辱,还珠楼主也公开检讨自己的“著书只为稻梁谋”,郑证 因在谈及自己的作品时居然宣称“我写的这个不叫玩艺儿”, 王度庐更认为自己“难登大雅之堂”。
❖ 只是到了金庸和古龙这两个巨匠天才的努力才改变了这样的 一个可悲的现实。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
七十一部作品
❖ 古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苍穹神剑》创作于1960年,最后 一部遗著《猎鹰-赌局》完稿于1984年,前前后后二十五年 之中,一共完成了七十一部作品,字数共计二千五百万字以 上,而其中可列为第一流作品,能代表独特的古龙新派武侠 风格的文字最少在三分之一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神话。
❖ 他的小说下笔千言,惊风泣雨,蕴藏着纵横的剑气以及展开 的理想,热血的青春,获救的人民,自由的呼喊-----古龙的 这种旧派武侠小说难以企及的无上境界不可能不是一个传奇 的神话。
咏侠诗潮
❖ 在中国传统的武侠文化中,真正深刻而本质地影响了现代武 侠小说形式文化内涵的,不仅仅是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以 及传奇笔记中的一些武侠小说雏形,更主要的是魏晋六朝与 隋唐的兴盛的咏侠诗潮。
❖ 这是贵族文化和上层建筑层次上对武侠文化意义的拔高和理 想化,这是一场有预谋和充满自觉意识的新文化建设运动。 通过这场运动,武侠获得了文化意义上的圆满性和自觉性。
❖ “一曲《小李飞刀》在香港和东南亚,唱到家喻户晓。有一 个时期,歌星前往东南亚登台,若不唱出这一首歌,观众便 会大喝倒彩,累得连台湾歌星也要连夜赶练,即使是口音不 正,也要唱出这一首广东歌曲。”
古龙打破了金庸的神话
❖ 金庸在五十年代就已获得了巨大成功,古龙则迟至六十 年代末期才算真正修成正果,虽然二者是同样的创下一 统江山,但是可以并不夸张地说,两人相比较,古龙的 成功,更具有无法想象的艰巨难度。
❖ 旧派武侠小说,经过金庸卓有成效和用心良苦的改良, 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在金庸的十五部小说中达到了巅峰。
❖ 当时所有的人都以为金庸的小说已经尽善尽美,无人能 与匹敌,是一个凡人所无法逾越的巅峰和绝顶,这个巅 峰不能说不是一个神话。
❖ 当时已经流行了这样一个口号:“金庸之后再没有武侠 小说。”
❖ 当时所有的武侠小说作家唯金庸马首是瞻,因袭、模仿、 沿用金庸改良的武侠小说套路。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明朝的大思想家李卓吾说: ❖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
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记》,为《水 浒传》,为今之举子业------” ❖ 将这句话继续说下去,就是为我们现在的武侠小说这一新的 文体。 ❖ 如果说金庸的成功让武侠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了地位,古 龙的天才便是使这个地位巩固下来,承先启后,为武侠小说 的发展开阔了无穷的可能。 ❖ 古龙打破了旧派武侠小说的神话,制造了文学史上的又一个 神话,这个神话已经被无数的人认识到,还要将被更多的人 认识到,将会有更多的人不带偏见,心怀仁慈、温柔、感激 和怜惜去欣赏古龙,赞美古龙,继承古龙,发扬古龙。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猊,澄清洛阳水。
❖ 在《塞下曲》中写道: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在《赠何七判官张浩》中写道:
❖ 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
金庸完整体现出儒化的侠
❖ 儒化的侠文化的内涵虽然很早就已丰满和自成体系了,但真 正反映在武侠小说演变史上,可以说几乎是到了金庸的笔下, 才将这种儒化的积极内涵完整地体现出来。
❖ 如台湾武侠小说评论家叶洪生直言不讳地说诸葛青云 “乐此不疲”地照搬金庸《射雕英雄传》中的江湖格局。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当古龙将他才华横溢的作品摆到了读者和评论家面前时,人 们才开始惊叹:原来武侠小说竟可以这样来写!原来武侠小 说这样来写竟是这样的美好!
❖ 你只有了解了当时武侠小说的格局之时,你才能了解古龙创 新的可贵和伟大之处。
❖ 至司马迁为止,侠才有了文化上的自觉意识,形成了较为完 整的文化意义上的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种文化意义上的 侠,才是我们现在成为了一门学问和艺术的武侠小说发展和 进化的总源头。
精神价值:一是侠之义
❖ 一是侠之义。 ❖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道:“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
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菲苟而已也。” ❖ 侠之义首先要求任侠的“重然诺”,也就是司马迁在《游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