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农业概况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利农业概况
一、智利概况
智利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南,安第斯山脉东麓。智利是世界上形状最狭长的国家,南北长约4350公里,东西宽90-400公里,海岸线长约10000公里。东邻阿根廷,西濒太平洋,北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秘鲁和玻利维亚接壤,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面积(含岛屿)756626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4个河北省的面积。在拉美各国中,国土面积小于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居第八位。
智利位于南半球,是个多山之国,山地占国土的80%,东部是安第斯山脉,西部的断续的海岸山脉,面向太平洋,部分沉入海中,形成了众多的岛屿群。在两个高地山脉之间是中央谷地。智利地处太平洋火山群带,境内各类大山多达2000多座(其中有50多座活火山),火山地震灾害频繁。
由于受纬度、洪堡特洋流、季风和安第斯山脉影响,智利的气候复杂多变。全国由北向南可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阔叶林气候三大类。奇洛埃岛以南为南极冻土带气候,不宜农耕。全国农业用地不多,可耕地不到国土面积的1/10,几乎全部集中在南纬30°至42°地区;15%是牧场。
智利经济从北向南各有特点:1)北部。由北向南从全年干旱无雨的热带沙漠性气候逐渐变成降雨较多的过渡性气候,内陆山间矿产丰富,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是渔业矿产基地;农业以畜牧、粮食为主,其南端出产橄榄、柠檬和葡萄等,数量不多。2)中部。冬季湿冷多雨,春秋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年均气温为14℃,年降水500-1000毫米,集中了全国80%以上人口,中央谷地雨量和温度低于沿海,且温差较大;农业以粮食、畜牧、花卉和水果为主,沿海鱼产丰富,南端森林覆盖率较高,智利的水果大多产自这一地区。3)南部。由北向南,气温渐低,雨水渐多,年均降水在1000-4000毫米以上;这一地区人口稀少,以畜牧林业为主,海产养殖比较发达。智利的木材、纸浆、鲑鱼和鲍鱼等出口产品多出自南部。
1998年全国人口1482.4万,其中农业人口237.4万,占16%;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人,全国由北向南分为12个东依安第斯山、西邻太平洋的行政大区和1个首都联邦区。区下设51个省和318个市镇。首都圣地亚哥位于智利中部,马波乔河畔,东依安第斯山,西距太平洋仅110公里,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交通枢纽。人口50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3,是南美洲第四大城市。全国第二大城市瓦尔帕莱索乃国会所在地,距首都仅115公里,是南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商业中心。康塞普西翁(35万人)和安托法加斯塔分别是智利南北方工商重镇和文化中心。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智利是拉美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被视为拉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样板。1974年后降低关税,开放国内市场,放开物价,大量引进外资,实行私有化和市场经济体制;80年代以来深化改革,推行新养老金制度,出口多样化和市场多元化,实行中央银行自治制度,严格货币金融监管制度,各项改革措施不仅先于拉美其他国家,而且成效显著,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已连续14年保持在6.5%以上。美元与智利比索可自由兑换。据世界银行的资料,1998年智利的国民生产总值为713亿美元,人均值达4810美元。2000年6月,1美元可兑换523智利比索。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1930年代以来,智利的农业发展经过了由衰落到振兴这样一个大落大起的过程。其特点如下:
1.农业专业化促进了农业出口智利长期注重发挥地域比较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已经形成北部矿业、中部水果、沿海渔业和南方林牧的区域经济专业化生产的新格局。在"增加非传统产品出口"方针指导下,国家实施农产品出口多样化和市场多元化政策,使智利由农产品净进口国变成了农产品净出口国,农业出口比进口多两倍。
2.世界上最大的水果出口国1966年开始实施"全国果木栽培计划",水果生产迅速发展。1983年,水果出口占农牧产品出口总值的比重曾高达62.5%,现在新鲜或加工的水果和蔬菜占到初级农产品
出口的70%,其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4.1%,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果出口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消费水果最多的国家之一。水果生产相对集中,80%的果园从事商业性生产。
3.世界第二大鱼粉生产国和第四大渔业生产国智利制定了渔业发展计划,使渔业成为发展最快的经济部门之一,成为仅次于中、日、秘鲁之后的第四大渔业生产国,鱼粉产量占世界的1/4,仅次于秘鲁,为世界第二。养殖海虾和海鳗的精鱼粉产量和质量均居世界首位。智利也是南美洲最大的林产品出口国。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智利全国的耕地面积约为480万公顷,大约只占全国陆地面积的6.5%;人均耕地面积在美洲大陆算是较小的国家。智利的永久性牧场面积较大,约1360万公顷。农业劳动力约占16.6%。
1997年,智利政府为促进粮油生产减少进口,采取鼓励措施,使播种面积增至500万公顷以上,其中传统种植面积增加了13%。1996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8%,农业人口250万,占人口的17.4%,农业劳动力96.7万,占全国自立人口的16.9%。
1.种植业与大多数拉美国家一样,智利还保持着传统农业和现代出口农业并存的二元农业格局。传统农业主要有:小麦、大麦、燕麦、水稻、玉米、甜菜、豆类、向日葵和油菜籽等14种供国内消费的农作物;现代出口农业主要有:水果、蔬菜、花卉等以出口创汇
为目的的农作物。目前传统农业占可耕地的38%和农业劳动力的64%,但仅提供26%的农产品。
小麦是居民的主粮,其产量仅次于阿根廷和巴西而居南美的第3位。1930年以前,小麦是智利的重要出口产品;此后,除了个别年份,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降,本国生产的小麦供不应求,年年需要进口。小麦的主要产区在六区、十区、八区和九区,占总产50%以上。1996年播种60.4万公顷,每公顷产量9265公斤,总产量257.8万吨。
玉米是主要的饲料粮,1990年代以来播种面积保持在10万公顷上下,主要分布在首都联邦区和六、七两区,六区产量占60%以上。1990年代单产从8000公斤增至9500公斤,总产由86万吨增加到93万吨。
稻米1940年代曾年均出口2万吨左右,后因价格不合理产量下降,不足内需。1990年代播种面积保持在3万公顷以上,单产从4139公斤增至4810公斤。1996年总产15.4万吨,产区在三区和首都联邦区之间。
燕麦供食用兼作饲料,产区在八、九、十3区。1996年播种8万公顷,单产2419公斤,总产量20万吨。大麦是饲料和啤酒原料,产区在七、八、九3区。1996年播种面积2.3万公顷,单产2747
公斤,总产6.4万吨。
豆类是智利不可或缺的杂粮,七、八两区种植较多。1996年播种13万公顷,单产在1000至1330公斤之间,总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