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谱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推断骨架结构
a)化合物在220~800nm范围内无吸收峰,它可能是 脂肪族碳氢化合物(羧酸、胺、腈、醇等),不含双键 或环状共轭体系,没有其它原子取代基团 b)化合物在210~250nm范围内有强吸收峰,可能含有 二个双键的共轭单位 c)化合物在260~350nm范围内有强吸收峰,表明有 3~5个共轭单位 d)化合物在250~300nm范围内有中等吸收峰 且有一定的精细结构,表明有苯环 e)化合物在270~350nm范围内有弱吸收峰且无其它吸 收峰,说明只含有非共轭的具有n电子的生色团,如 C=O,N=O,C=S,I,-N=N-
续前
2.分子吸收光谱的分类: 分子内运动涉及三种跃迁能级,所需能量大小顺序
E电 E振 E转
E电 1 ~ 20ev 0.06 ~ 1.25 m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E振 0.05 ~ 1ev 25 ~ 1.25 m 红外吸收光谱 E转 0.005 ~ 0.05ev 250 ~ 25 m 远红外吸收光谱
习
题
1、判断下列结构的λmax最大和最小的化合物?
2、 某化合物的λmax (已烷)=305nm,其λmax (乙醇)=307nm。试问:该吸收是由π-π*还是nπ*引起的? 3、何谓助色团和生色团,并举例说明?
五、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
1、定性分析(λmax、εmax、光谱形状、吸收峰数目) (1)与标准光谱图比较,可判别物质
1.吸收光谱(吸收曲线): 不同波长光对样品作用不同,吸收强度不同 以λ~A作图 next 2.吸收光谱特征:定性依据 吸收峰→λmax 吸收谷→λmin 肩峰→λsh 末端吸收→饱和σ-σ跃迁产生
图示
续前
3.生色团(发色团):能吸收紫外-可见光的基团 有机化合物:具有不饱和键和未成对电子的基团 具n 电子和π电子的基团 产生n→ π*跃迁和π→ π*跃迁 跃迁E较低 例: C=C;C=O;C=N;—N=N— 注:当出现几个发色团共轭,则几个发色团所产生的 吸收带将消失,代之出现新的共轭吸收带,其波 长将比单个发色团的吸收波长长,强度也增强
作业
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产生哪几种类型的电子跃迁?各有什 么特点?在分析上较有实际应用的有哪几种类型? 2、采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别n-π*和π-π*跃迁类型? 某化合物的为305nm,而为307nm。试问:引起该吸收的是n -π*还是π-π*跃迁? 3、比较下列化合物的吸收值的大小: (1)乙烯、1,3,5-己三烯、1,3-丁二烯。 (2) 4、若在下列情况下进行比色测定,试问:各应选用何种颜 色的滤光片? (1) 蓝色的Cu(Ⅱ)-NH3配离子; (2) 红色的Fe(Ⅲ)-CNS-配离子; (3) Ti(Ⅴ)溶液中加入H2O2形成黄色的配离子。
2、定量分析(朗伯比尔定律)
(1)标准对照法 A标/A样=C标/C样 C样=A样/A标×C标
例:萘1,5-二磺酸的含量分析
解:①确定最大吸收波长287nm ②称取含量99%的标样7.5mg,配
成500mL溶液,测得A标
③称取试样7.5mg,同样测得A样 ④带入公式得到C样=88.31%
(2)标准曲线法
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由于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区的电磁辐射,分子中 价电子(或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而产生 (吸收能量=两个跃迁能级之差)
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电子跃迁类型
1、基础参数
价电子:σ电子 → 饱和的σ键 π电子 不饱和的π键 n电子
轨道:电子围绕原子或分子运动的几率 轨道不同,电子所具有能量不同 基态与激发态:电子吸收能量,由基态→激发态 成键轨道与反键轨道:σ<π<n <π*<σ*
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
1. σ→ σ*跃迁:
饱和烃(甲烷,乙烷) E很高,λ<150nm(远紫外区)
2. n → σ*跃迁:
含杂原子饱和基团(—OH,—NH2) E较大,λ150~250nm(真空紫外区)
3. π→ π*跃迁:
不饱和基团(—C=C—,—C = O ) E较小,λ~ 200nm 体系共轭,E更小,λ更大
图示
图示
续前
影响吸收带位置的因素:
1.溶剂效应: (1)对λmax影响: n-π*跃迁:溶剂极性↑,λmax↓蓝移 π-π*跃迁:溶剂极性↑ ,λmax↑红移
图示
back
(2)溶剂对吸收光谱精细结构影响 溶剂极性↑,苯环精细结构消失 溶剂的选择——极性;纯度高; 截止波长< λmax
图示
四、吸收带类型和影响因素
1.R带:由含杂原子的不饱和基团的n →π*跃迁产生 C=O;C=N;—N=N— E小,λmax250~400nm,εmax<100 溶剂极性↑,λmax↓ → 蓝移(短移)
2.K带:由共轭双键的π→ π*跃迁产生 (—CH=CH—)n,—CH=C—CO— λmax >200nm,εmax>104 共轭体系增长,λmax↑→红移,εmax↑ 溶剂极性↑,对于—(—CH=CH—)n— λmax不变 对于—CH=C—CO— λmax↑→红移
d-d跃迁(第一、第二过渡元素)
图示
续前
注:
紫外光谱电子跃迁类型 : n—π*跃迁
π—π*跃迁
饱和化合物无紫外吸收
电子跃迁类型与分子结构及存在基团有密切联系
根据分子结构→推测可能产生的电子跃迁类型;
根据吸收谱带波长和电子跃迁类型 →推测分子中可能存在的基团(分子结构鉴定)
三、相关的基本概念
back
2、pH值的影响 无论是在紫外或可见区,介质pH值的变化常 引起被测样品的化学变化,影响其吸收光谱。
3、wenku.baidu.com度的影响
比尔定律适用于稀溶 液,高浓度时有些物 质会发生缔合,从而 导致溶液吸光度与浓 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发 生偏离。 4、温度
小
结
1、饱和化合物无紫外吸收 2、n →π*跃迁引起的紫外吸收峰,溶剂极性↑, λmax↓ → 蓝移(短移) 3、π→π*跃迁引起的紫外吸收峰, 溶剂极性↑, 对于-(-CH=CH-)n- λmax不变 对于-CH=C-CO- λmax↑→红移 4、苯环有发色团取代且与苯环共轭时,E带与K 带合并一起红移。 5、共轭体系增长,λmax↑→红移,εmax↑
4. n→ π*跃迁: 含杂原子不饱和基团(—C ≡N ,C= O ) E最小,λ 200~400nm(近紫外区)
按能量大小:σ→ σ* > n → σ* > π→ π* > n→ π*
无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类型
1.电荷迁移跃迁 2. 配位场跃迁(吸收谱带的摩尔吸收系数小)
这类光谱一般位于可见光区 f-f跃迁(镧系元素)
4.助色团:本身无紫外吸收,但可以使生色团吸收 峰加强同时使吸收峰长移的基团 有机物:连有杂原子的饱和基团 例:—OH,—OR,—NH—,—NR2—,—X 5.红移和蓝移: 由于化合物结构变化(共轭、引入助色团取代基) 或采用不同溶剂后 吸收峰位置向长波方向的移动,叫红移(长移) 吸收峰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叫蓝移(紫移,短移)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
1.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由能级间的跃迁引起
能级:电子能级、振动能级、转动能级 跃迁:电子受激发,从低能级转移到高能级的过程
E分 E电 E振 E转
能级差 E h h c
若用一连续的电磁辐射照射样品分子,将照射前后的 光强度变化转变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就可得到光强 度变化对波长的关系曲线,即为分子吸收光谱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5、已知KMnO4的ε545=2.2×103,计算此波长下浓度为 0.002%(m/v)KMnO4溶液在3.0cm吸收池中的透射比。若 溶液稀释一倍后透射比是多少? 6、丁二酮肟光度法测定镍,若络合物NiDx2的浓度为1.7×105mol· L-1,用2.0cm吸收池在470nm波长下测得的透射比为 30.0%。计算络合物在该波长的摩尔吸光系数。 7、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Fe (Ⅱ),称取试样0.500g,经处理 后,加入显色剂,最后定容为50.0mL,用1.0 cm吸收池在 510 nm波长下测得吸光度A=0.430,计算试样中的w(Fe)(以百 分数表示);当溶液稀释一倍后透射比是多少? (ε510=1.1×104 L· mol-1· cm-1) 8、用示差光度法测量某含铁溶液, 用5.4×10-4mol· L-1Fe3+溶 液作参比,在相同条件下显色,用1cm吸收池测得样品溶液和 参比溶液吸光度之差为0.300。已知 =2.8×103L· mol-1· cm1,则样品溶液中Fe3+的浓度有多大? 9、两份不同浓度的某一有色络合物溶液,当液层厚度均为 1.0cm时,对某一波长的透射比分别为:(a)65.0%;(b) 41.8%。求该两份溶液的吸光度A1,A2。 如果溶液(a)的浓度为6.5×10-4mol· L-1,求溶液(b)的 浓度。设待测物质的摩尔质量为47.9g/mol
3.B带:由π→ π*跃迁产生 芳香族化合物的主要特征吸收带 λmax =254nm,宽带,具有精细结构; εmax=200 极性溶剂中,或苯环连有取代基,其精细结构消失 4.E带:由苯环环形共轭系统的π→ π*跃迁产生 芳香族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带 E1 180nm εmax>104 (常观察不到) E2 200nm εmax=7000 强吸收 苯环有发色团取代且与苯环共轭时,E2带与K带合并 一起红移(长移)
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测定,比较它们的λmax、εmax
(2)判定混合物中某一组分,或是有无杂质
查看光谱的吸收峰数目
(3)判别顺反异构
顺式1,2-二苯乙烯,λmax=295nm ,εmax=27000 反式1,2-二苯乙烯,λmax=280nm ,εmax=10500 顺式异构体由于产生位阻效应而影响平面性,使共轭的程度降 低,因此λmax蓝移 ,并使εmax值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