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凸显视觉性的教学策略-最新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堂凸显视觉性的教学策略

美术是视觉艺术,许多国家都把美术称为视觉艺术课,无论是什么样的美术作品,都必须具有视觉形象。因此,美术课程要凸显视觉性。

一、在观察中感受视觉性

视觉性中排在美术首位的就是形状,教师要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先整体后局部,先形状后色彩。形状是人类识别物体的基础,学生对色彩选择的偏爱性,使其在观察物象时往往先被色彩吸引而忽略形状。其实,不同的形状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学生感受美术视觉性的能力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的,教师只有重视培养、认真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从而提高观察能力。

二、在实践中体悟视觉性

美术课对学生实践的要求很高,是学生正确描绘制作对象,进行创作的基础。美术的视觉性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体悟出来。实践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油画棒、水彩笔的造型、勾线、上色、泥塑课的揉搓粘画、手工课的折纸、剪裁、粘贴等。

美术的视觉性光靠教师絮絮叨叨的讲解,学生是很难准确掌握的。在美术课中,学生只有通过动手画和制作,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美术学习活动,如果没有反复的美术实践,没有学生不断体悟的过程,美术的视觉性就掌握不了,学生的美术能力也得不

到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美术的视觉性,教师既要紧扣每节课的重点,又要胸有成竹,点面结合;既要着眼于全班学生,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学生,因材施教;既要表扬、鼓励学生,又要具体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

三、在合作中明确视觉性

美术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在合作讨论中明确美术的视觉性。例如,在教学《戏剧脸谱》这一课时,教师可根据课前分好的美术学习小组,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课件出示张飞、关羽、包公的脸谱)

师:同学们,你们能够根据这些脸谱猜一猜他们是哪些人物吗?

学生开始合作讨论,教师巡视和指导。

生1:我认为第一幅是张飞,因为他是个花脸,脸上的图案就像一朵飞扬的花。

生2:我认为他说的不对,第二幅图才是张飞,因为张飞脾气暴躁,而脾气暴躁的人,气血上冲容易脸红……

生3:大家不要争论了,我们去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

小组合作教学将传统师生之间的单项交流,变成了生生之间

乃至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拓宽了学生交流的广度。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比较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合作探究讨论中,明确了脸谱线条、造型、颜色等视觉性。

四、在评价中提升视觉性

评价在美术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及时的评价能够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找出学习上的缺陷,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童年》这一课时,部分学生仍然没有重视构图的重要性,不明白构图的标准,把画面主角画得过小,以至于人物画变成了风景画。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后,及时指出了他们的错误之处,学生在新的构图中更正了前面的错误,画出了紧扣题意的画面,提升了美术的视觉性。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有所评价,如“太好了”“你真棒”“了不起”等。教评价的语言不仅要有专业性,还要有针对性。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评价的针对性,使学生提高美术的视觉性。另外,由于每个学生学习美术的禀赋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学生的眼光去解读他们的作业和作品。

当然,美术评价围绕视觉性这个核心,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如整体评价、小组评价、个别评价、生生互评、教师精评等。

总之,教学活动要始终抓住美术的本质特征――视觉性进行

教学,尽可能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掌握美术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的教学目标。

(责编容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