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利息与利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现代信用的基本形式
(1)商业信用
预付货款
☺ 含义: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提供的信用, 典型的形式是赊销。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
☺ 商业信用的特点:
①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②商业信用活动包含了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以商品 买卖为基础,提供的是商品资本;
③商业信用和产业周期的动态变化相一致;
而不止。
(4)现代信用 ☺ 基础:债权债务关系覆盖整个经济生活
– 在商品货币关系下,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都时 时伴随着货币的收收支支:收大于支——盈余;收 不抵支——赤字。
– 任一经济行为主体的货币收支盈余,都同时意味着 对应经济行为主体的负债;任一经济行为主体的货 币收支赤字,都同时意味着对应经济行为主体的资 产。
高利贷信用与现代信用的比较:
♫ 从存在的基础看,高利贷信用存在的基础是小生产占 优势的旧生产方式。现代信用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化的 大生产方式,经济中广泛存在盈余或赤字单位;
♫ 从借贷的目的看,高利贷主要用于生活性消费,与生 产没有密切联系。现代信用主要用于生产,可以促进 经济的发展;
♫ 从对经济的作用看,高利贷具有资本的剥削方式,它 的主要借贷对象——小生产者仅用于维持简单生产活 动,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现代信用可以优化资源配 置,调整经济结构,节约了流通费用,保证了社会化 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3)高利贷信用
☺ 定义:以取得高额利息为特征的一种信贷活动 ☺ 存在的原因:自然经济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
适应小生产者广泛存在的经济社会需要 ☺ 借方:小生产者、奴隶主和地主 ☺ 贷方:商人(从事货币兑换)、宗教机构
☺ 作用
高利贷信用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因 素之一
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前提条件的形成,即实现了资 本的原始积累和大批无产者的出现
☺ 部门的划分:将具有相同经济活动性质的经济行为主 体分别归类,划为部门;一般划为 5 部门: – 个人部门:货币的主要贷出者 – 企业部门:资金融入者 – 政府部门:一般是货币资金的需求者 – 国外部门: 盈余赤字互见 – 金融部门:作为媒介的,它们有自身的经营收支, 或盈余、或赤字。但作为金融媒介,它们能够利用 资金聚集和贷放来调剂市场资金的供需。
高利贷信用的高利盘剥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需要新的信用形式为其服务
现代经济活动中有没有高利贷信用, 为什么?
♫ 高利贷信用赖以寄存的基础不存在 ♫ 但它本身没有被消灭,只要有小生产者存在,就有高
利贷寄生的土壤 ♫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借贷需
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 蔑视、谴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止必将是禁
(2)信用发展
信用方式的进化:从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信用活动领域的扩大:从单纯的消费领域→生产流
通领域→宏观经济领域
实物借贷(physical credit):以实物为对象进 行借贷的活动.
– 实物借贷的存在背景:商品货币关系不普及,自然经 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 实物借贷的局限性:借贷对象的供求需要巧合;偿还 时有数量与质量的要求并易产生矛盾
♫ 国库券:由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一般在一年以内 -解决财政年度内先支后收的时间间隔矛盾 -以预算收入的一部分或全部作担保 -国会决定
♫ 在我国,国库券和公债没有原则区别
☺国家信用的作用
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困难 有利于集中资金保证重点建设 能带动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 为社会创造投资生息的机会
(4)消费信用源自文库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 以信用为中介,失去了信用,交易的链 条就会断裂,市场经济根本无法运转。 ---
一、信用
1.含义:信用是一种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 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 信用是指不同所有者之间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以还 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 信用是指受信方向授信方在特定时间内所做的付款 或还款承诺的兑现能力。
☺ 商业信用的局限:
①规模的局限;②使用范围的局限;③信用能力的局限;
(2)银行信用
间接信用
☺含义: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
提供的信用, 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 信用形式。
☺特点:
①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是一种间接信用; ②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无对象的局限; ③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 ④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⑤银行信用和产业周期的动态变化不完全一致; ⑥是向流通中注入货币的一个渠道。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 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 到发展;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关系而非 取代关系.
(3)国家信用
☺含义;以国家或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
的信用。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信用主要表现 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
货币借贷(monetary credit):以货币为对象进 行的借贷活动.
– 货币借贷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借贷形式. – 货币借贷克服了实物借贷的局限性,使借贷更为便
利和灵活. – 货币借贷的出现使货币与信用从两个完全独立的经
济范畴,走向相互结合并日益紧密融合为金融范畴. 从此以后货币与信用的发展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提前消费
☺ 含义: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向消费 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特点:
-主体为政府,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出现,债权 人是全社会的经济实体和居民;
-信用工具:国债(国库券和公债)--金边债券
-还债方式:主要来源是税收,发新债补旧债。
♫ 公债:以政府名义发行的长期债券,一般在一年以上。 -弥补财政赤字或大型项目建设 -发行一般不需要担保,用于大型项目建设,以建
成后的收益作为担保 -财政部审批
☺ 信用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以 诚实守信为基础的履约能力。
2.特征
信用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信用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信用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
3.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信用的产生
☺ 信用关系产生的三要素:债权债务关系方、一定的 时间间隔、信用工具
☺ 信用产生的基础: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