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菌的致病性
•通过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变态反应而引起 真菌过敏症 •通过释放各种毒素引起人体的
真菌中毒症
•向组织内侵入、生长、增殖所引起的 真菌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病形式)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定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FI) 深部组织感染(系统性 真菌病)SFI:指侵犯 真皮、皮下组织、粘膜 和内脏的真菌感染,可 局限于某个脏器,也可 播散至其他器官。
Pathology of Nodule and “Halo” Sign
Acute Hemorrhage
Coagulation Necrosis
曲菌病肺部病变影像学的动态变化
重型肝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
•80年代院内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如绿脓 杆菌和大肠杆菌 •90年代真菌性败血症特别是白色念珠菌的比重在上升, 超过大肠杆菌而占第 位(白念珠菌占7.7%,大肠杆菌 为5.8%)
培养基上产生类似葡萄球菌的菌落,在组织内菌丝为主。念珠菌 属,其中以白念最多见,其次有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等。
4.双相样菌(dimorphic fungi):
22度培养呈菌丝体生长,37度试管或组织上生长呈酵母菌样,组 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等属于此群。
5.细菌样菌:
在组织内为颗粒,在培养基内为杆菌和球菌样菌丝。 放线菌、奴 卡菌属于此类。
氟康唑特点
抗菌谱实用:对白色、热带、近平滑念珠菌最好;
对光滑念珠菌剂量依赖、对克柔耐药;
对曲菌无效。
可穿透血脑屏障,可透入眼球。
半衰期长:30小时左右,每日用药一次。 口服、静脉用药,效价相同。 为预防和治疗敏感念珠菌感染的一线用药
常用抗真菌药物-第1代三唑类
伊曲康唑
• 抗菌谱广,对念珠菌、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牙生菌和曲霉 等均有效 • 有胶囊、口服液和注射液等三种剂型,可序贯治疗,胶囊吸 收差,口服液以羟丙基环糊精为助溶剂,生物利用度55%, 空腹吸收快,有负性肌力作用 • 口服液和注射液的适应症 •口咽部及食道念珠菌病 •IFI的预防性治疗。
咪唑类:酮康唑、咪康唑、克霉唑等
常用抗真菌药物-二性霉素B
• 抗菌谱广,对绝大多数真菌有效
• 葡萄牙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土曲霉、黄曲霉、镰刀霉
、波氏足肿菌、足放线病菌属等对二性霉素B不敏感
• 不良反应多,肾毒性大,充分水化可减少对肾功能影响
• 治疗剂量 •多数念珠菌感染:0.7mg/kg/d •克柔和光滑念珠菌:1mg/kg/d •霉菌感染:1mg/kg/d
抗肿瘤药
免疫抑制剂
深部真菌感染增加,
将是我们面临的 新 的 挑 战!
介入技术
器官移植
HIV/AIDS
频繁城市改建
IFI 的高危因素
广谱抗生素的应用>4天
应用抗生素>3种 念珠菌尿(菌落计数>105/ml)
入住ICU > 4天
机械通气> 48小时 APCHE II 评分>10分 腹腔外科手术 免疫功能低下 化疗 放疗 癌症(特别是血液恶性肿瘤)
• 间接 •
光学 荧光
培养 免疫组化染色
微生物材料
•
细胞壁 如 半乳甘露聚糖 代谢产物 如 1-3-ß -D-葡聚糖 核苷酸 如 PCR 酶 如 烯醇酶
整个细胞的溶解产物
血清学 • -
• -
特异性抗原
深部真菌感染诊断
快速、敏感、特异性高和非侵入性的替代指标主 要用于检测真菌的抗原、细胞壁成分和特异性核酸的检 查,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 •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 )为曲霉细胞壁的特 异性细胞壁多糖成分,一般于发病5~8 d 后开始增高, 侵袭性曲霉病时可自血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脑脊液 中检测到,灵敏度80.7%,特异性89.2%。 • (1,3)-β-D 葡聚糖检测:也称G 试验或B G 试验。 (1,3)-β-D 葡聚糖为真菌细胞壁成分,除接合菌和隐球菌 外多种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血清中存在,灵敏度60100%,特异性90% 。 但对诊断特种真菌感染无特异性, 需要进一步确认和鉴定。
3.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WBC,N(50%),E 痰涂片:找到致病真菌可确诊 偶尔找到条件致病真菌临床意义不大 找到霉菌孢子和菌丝有意义 痰培养:不应有真菌的标本培养阳性有意义,但要 考虑临床资料;痰培养 3 次以上为同一种 真菌有一定意义
组织病理学:标本中找到菌丝和孢子并结合特殊染
+
IFD的微生物学证据
是
否
是
否
“临床诊断” IFD
“拟诊” IFD
“不太可能” IFD
积极治疗
真菌感染的治疗策略—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例
治 疗 41 40 39 38 37 36 培养 + 组织 + 体温 (C)
预防用药
经验用药
早期治疗
确诊治疗
粒细胞
患病可能 性 10 0 未患病 1 0.1 -14 -7
百度文库侵袭性真菌病诊治进展
一、一般概念
真菌分类 (按病原菌生长形态特性分类) 1.霉菌组(molds):
菌落形态可产生分枝的丝状菌丝,曲菌、毛霉菌即属于此类。
2.酵母菌(yeasts):
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隐球菌属,其中又以新型隐球菌 最具有临床意义。
3.类酵母样菌(yeast-like fungi):
临床表现
发热 多发性关节炎 血尿素氮 皮肤损害 肝损害 窦道
念珠菌
++++ ++ ++ ++ ++ -
曲霉菌
++++ - - - 罕见 ++
呼吸系统
CNS
-
稀少
+++
++
John R. Wingard, IDSA, 2005
四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
• 宿主因素:
• 1)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 • 2 )接受T 细胞免疫抑制剂的治疗; • 3 )接受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4)先天性重度免疫缺陷。; • 5)使用类固醇激素3周以上。
是不包括真菌寄生和过敏所致的
深部组织真菌感染。
IFI 的特点 •肺、肝、脾、脑、肾等 系统性 •全身播散 真菌败血症 •症状多严重、死亡率高达50%~90%
真菌血症:血液真菌 培养呈阳性,同时临床 症状及体征符合相关 致病菌的感染 。
二、临床流行病学
社会老年化 广谱抗生素
近三十 年来人 类生活 显著变 革
全胃肠外营养(TPN)
粒细胞减少 中央静脉插管 皮质类固醇使用 组织损伤或坏死
糖尿病
器官、骨髓移植 念珠菌寄植> 2 处
临床真菌病原体感染的变迁特点
• 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呈下降趋势 • 白念珠菌为主,呈下降趋势 • 非白念增加: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上升 • 曲霉感染的比例逐年上升,已成为重要的致死真菌 • 隐球菌感染比例上升 • 同一个体内可能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真菌感染 • 产生对氟康唑、二性霉素B的耐药菌株,并有增加的趋势 • 重症病例日益增多
2.念珠菌感染的不典型临床表现
• 各种抗菌治疗无效的发热或再次发热
• 病原体不明的发热
• 粒细胞减少患者的发热 • 鹅口疮, 食道炎, 阴道炎(危重病人) • 非典型的肺部侵润 • 原因不明的肝功能障碍
• 不明原因的精神或神志障碍
• 眼内炎 • 干咳 • 发热、皮疹和肌肉触痛
念珠菌与曲霉菌侵袭性感染的临床表现比较
真菌分类( 按致病性分类)
(共12万种,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大约有270种)
• 致病性真菌: - 组织胞浆菌、球孢子菌、类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着 色真菌、足分支菌、孢子丝菌等 - 多呈地区性流行——南北美洲。 • 条件致病性真菌(深部真菌感染中占重要地位): - 念珠菌属、隐球菌、曲菌、毛霉菌、放线菌、奴卡菌属等。 - 毒力低,一般对正常人群不致病。诱发因素存在时,人体内 和外界的真菌均可引起感染 -外界环境(空气、尘埃,土壤)、人体(皮肤,口咽,消化 道,阴道)、医院(医疗器械,未加热食品,饼干、冷冻汤、 果汁、蔬菜、水果、 水及乳制品)
±
﹢
﹢
﹢
﹢ +
﹢△
﹢
_
﹢
﹣ _
注:﹢有,﹣无,△肺组织、胸液、血液真菌培养阳性(除肺孢子菌外)
确诊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病
组织学
组织
真菌学
血培养
培养
调整定义的目标是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现在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将来
五 IFI 防治策略
高危患者的治疗计划
高危患者
IFD的临床证据
是 否
培养
+ 半乳甘露聚糖
•
IFI诊断的四个组成部分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 检查
组织病理 学
临床诊断IFI时要充分结合宿主因素,除外其 他病原体所致的肺部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
IFI诊断的三个级别
确诊
临床诊断
拟诊
IFI的诊断标准
级
别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
组织病理 学
确 诊(proven)
临 床 诊 断 ( probable ) 拟 诊(possible)
临床常见的真菌病
浅表真菌病: • 花斑癣 • 掌黑癣 • 毛结节菌病 皮肤真菌病: • 皮肤癣菌病 浅部真菌病 手足、体股、头、甲 • 皮肤念珠菌病
皮下真菌病: • 孢子丝菌病 • 着色芽生菌病 • 暗色丝孢霉病 • 足菌肿
系统性真菌病: • 念珠菌病 • 曲霉病 深部真菌病 • 隐球菌病 • 接合菌病 • 双相真菌感染
色可确诊
获取样本
支气管镜
毛刷 活检 支气管肺泡 灌洗
血培养
20 mL样本
痰 血浆
抗原
细针穿刺 血
活检
PCR
实验室诊断
• 样本
• • 检测 直接
•
•
•
•
组织 • 活检 体液 • 血液 • 尿液 • 脑脊液 分泌物 • 痰 • 粘液 身体表面 • 口腔 • 伤口 • 皮肤 • 阴道
•
显微镜
• • • •
脂质体(L-AmB)适应症
⑴ 深部(系统性)真菌病患者。
⑵ 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或其它抗真菌药治疗无效者,如败
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隐球菌性或其它真菌)、腹
腔、肺部、尿路等真菌感染患者。 ⑶ 因肾功能不全或药物毒性不能使用有效剂量AmB的患 者! 但仍需注意毒性!
常用抗真菌药物-第1代三唑类
对隐球菌很好;
4
•2000年报道37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医院深部真菌 感染情况: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77.2%),其次 为酵母菌和曲霉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52.6%),其次是口腔粘膜(28.0%)。病死率 64.9% 。
•重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升高, 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情加重,有呼吸道表 现,特别是有血痰,曲霉菌。治疗伏立康唑
可能患病
高度可疑
已患病
0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病时间
Courtesy of Ben DePauw, MD, EORTC.
IFI 的治疗药物
1. 抗真菌药 多烯类 唑 类 三唑类(吡咯类):氟、伊曲、伏立康唑等 棘白霉素类 (多肽类)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等 其它类 中草药类 氟胞嘧啶、灰黄霉素、外用药等 大蒜素、土陈皮、黄连、黄柏、鱼腥草等 两性霉素B及其含脂复合制剂、制霉菌素等
三、IFI 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
1.急性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表现
起病初期 25-33% 患者无症状
早期症状:
干咳、发热(用糖皮质激素者常无发热)、 轻度胸痛胸膜摩擦音、咯血、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弥漫病变者)
胸片表现多样、病程早期可无变化
特征性改变:以胸膜为基底的楔形病变伴空洞 结节状阴影伴或不伴空洞,下叶弥漫性炎症影 高分辨 CT 检查对早期诊断很重要 肺结节样病变围以密度变淡的晕圈 肺结节样变边缘部分新月状透亮区
多烯类脂质体制剂
名 称 商品名 脂质体 含量* 两性霉素B AmBisome® 氢化大豆油 40 % 脂质体包裹物 PC, DS-PG 两性霉素B Abelcet® DM-PC/DM- PG 30 % 脂质体复合物 (3.5:1.5) 两性霉素B Amphocil® 硫酸胆固醇 50 % 胶体分散剂 Amphotec® 两性霉素B NS-718 大豆油/卵磷脂 ? 脂质纳米球 (试验编号) (1:1) * 两性霉素B在制剂中的含量 PC:磷脂酰胆碱(卵磷脂),DS-PG:二硬脂酰磷脂酰甘油 DM-PC: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 DM-PG:二肉豆蔻酰磷脂酰甘油
临 床 特征
• 适合于以下各种情况的次要标准:持续发热超过96h,合 理的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 • 1.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标准:CT检出以下任何1种渗出 征象:光晕征;新月形空气征;实变区域内出现空腔。次要 标准: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 • 2.鼻及鼻窦感染:主要标准:影像学检查提示鼻窦部 位侵袭性感染。次要标准:(1)上呼吸道症状;(2)鼻溃疡, 鼻黏膜结痂,鼻衄;(3)眶周肿胀;(4)上颌窦压痛;(5)硬腭黑 色坏死性损伤或穿孔。 •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标准:影像学检查提示中 枢神经系统感染。次要标准(脑脊液培养和镜检均未发 现其他病原体及恶性细胞:(1)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2) 精神改变;(3)脑膜刺激征象;(4)脑脊液生化学检查和细胞 计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