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节 群落的演替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树林
880种动物 880种动物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 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新形成的群落与原来的群落不同。 新形成的群落与原来的群落不同。 ? 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 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 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 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
时间 速度 影响 因素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2、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的景象吗? 的景象吗?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导 致草原退化
农 田
弃 耕
森 林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阶段: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阶段: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丛 乔木(树林) 乔木(树林)
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初生演替 实例 起点 裸岩上的演替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 曾经有但被彻底消灭 了的环境 经历的时间长 缓慢 自然因素 次生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 保留原有土壤及植被 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经历的时间短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凤眼莲(水葫芦) 凤眼莲(水葫芦)
凤眼莲(水葫芦) 凤眼莲(水葫芦)
• 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 策略,挡住阳光, 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 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 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 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 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 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 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 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 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 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 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 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正可谓三位一 体式的灭绝战术! 体式的灭绝战术!
思考与讨论
2、群落演替的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 、群落演替的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生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群落越来越稳定 群落越来越稳定 群落越来越稳
基础练习
1、下列4种群落类型中,哪些是以一年生植 下列4种群落类型中, 物占优势的群落类型( 物占优势的群落类型( B ) A.极地苔原 B.温带草原 C.热带雨林 D.常绿阔叶林 2.以下哪一项是初生演替的过程 ( 地衣→ A.藓→地衣→草本植物 B.地衣→草本植物→藓 地衣→草本植物→ 地衣→ C.地衣→藓→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 D.草本植物→藓→地衣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本节聚焦
1、群落演替的类型及大致阶段 、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
1883年 1883年8月7日, 印度尼西亚喀拉 喀托火山爆发
几年后 1909年 1909年 1919年 1919年 1934年 1934年
小草
蜘蛛 202种动物 202种动物 621种动物 621种动物
紫茎泽兰
• 据资料显示:天然 据资料显示: 草场被紫茎泽兰入 三年后覆盖程度 侵三年后覆盖程度 可达 90%以上,牧 %以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草几乎消失。 草几乎消失。
薇甘菊
原产于中美洲, 原产于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
• 薇甘菊对于 薇甘菊对于6~8米高 米高 的天然次生林、 的天然次生林、人工 速生林、经济林、 速生林、经济林、风 景林的几乎所有树种 都有严重威胁, 都有严重威胁,运用 攀援全部覆盖限制光 合作用以及分泌毒汁 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 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 手段来杀死其寄生的 树木, 树木,造成成片树林 枯萎死亡。 枯萎死亡。
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 起作用: 起作用: • 一是人的踩踏,从耐踩踏而言,车前草最 一是人的踩踏,从耐踩踏而言, 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 •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踩踏的地 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 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 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 前草等处于劣势。 前草等处于劣势。 •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 如果小路被废弃后, 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 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 逐渐成为优势植物 于是,就会出现“ 优势植物。 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 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湖底露出地面,挺水植物被草本植物替代) 湖底露出地面,挺水植物被草本植物替代) 水分继续蒸发,出现木本植物) ⑥木本植物阶段(水分继续蒸发,出现木本植物)
生物入侵
人类活动有时会有意或无意地将一种新的 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中。 适宜的条件下 物种引入到某一群落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这 些脱离了原有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新物种 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迅速成为优势种, 往往会大肆扩散和蔓延,迅速成为优势种,打 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的生存, 破原有群落的稳定性,危及已有物种的生存, 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 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当地经济、社会造 成巨大危害。 成巨大危害。
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 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 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 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 土壤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土壤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 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 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 阳光,处于优势地位 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优势地位, 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 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 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 而不是“ 优势取代, 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 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 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 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演替
一、群落的演替类型
初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 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沙丘、火山岩、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 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C

能力提升
1、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C )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
2、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2种量 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2 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分别表示( 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分别表示( A )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 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 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 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
3、下列哪一项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下列哪一项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A)
湖 泊 演 替 为 森 林
水生演替(初生演替) 水生演替(初生演替)
①自由漂浮植物阶段
(浮游生物残体、湖岸下滑的泥沙使湖底抬高) 浮游生物残体、湖岸下滑的泥沙使湖底抬高)
1、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岩上的演替(初生演替)
裸 岩 阶 段
地 衣 阶 段

苔 藓 阶 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 木 阶 段
森 林 阶 段
裸岩上的演替阶段: 裸岩上的演替阶段: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乔木阶段) 森林阶段(乔木阶段)
2、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
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 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 2003年 月起开始实施《 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03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 还林条例》 还林条例》。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有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 有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封山育林、治理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封山育林、 沙漠、管理草原等。 沙漠、管理草原等。 2、不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 不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 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 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引进新 物种等。 物种等。 总结: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 总结: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 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弃耕农田、过量砍伐的森林的演替等。 弃耕农田、过量砍伐的森林的演替等。
自学课本P79-P80页以及思考与讨论题, 自学课本P79-P80页以及思考与讨论题, P79 页以及思考与讨论题 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 弃耕农田上演替的大致过程 和弃耕农田上演替的大致过程
空心莲子草
原产巴西 (1)堵塞航道 影响水上交通; 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 堵塞航道 影响水上交通 (2)排挤其他植物 使群落物种单一化 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 排挤其他植物 使群落物种单一化; (3)覆盖水面 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 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 覆盖水面 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 (4)在农田危害作物 使产量受损 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 在农田危害作物 使产量受损; (5)田间沟渠大量繁殖 影响农田排灌; 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 田间沟渠大量繁殖 影响农田排灌 (6)入侵湿地 草坪 破坏景观 入侵湿地,草坪 破坏景观; 入侵湿地 草坪,破坏景观 (7)滋生蚊蝇 危害人类健康. 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滋生蚊蝇 危害人类健康
过度砍伐、 过度砍伐、导 致森林破坏
污水排放, 污水排放,破坏 水域生物群落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 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 世纪50年代以来, 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 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 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 其他江河、荒原、 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 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 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 3.58× 其中80% 1970年以前开垦的 80%是 年以前开垦的。 3.58×107 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 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 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 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 土地严重退化、洪灾频发! 土地严重退化、洪灾频发!
②沉水植物阶段
(轮藻属在湖底裸地上生长,加快有机物的积累) 轮藻属在湖底裸地上生长,加快有机物的积累)
③浮水植物阶段
(湖底变浅,出现浮叶根生植物,如莲。) 湖底变浅,出现浮叶根生植物,如莲。)
④挺水植物阶段
水体继续变浅,出现挺水植物,如芦苇。) (水体继续变浅,出现挺水植物,如芦苇。)
⑤湿生草本植物阶段
思考与讨论
1、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哪些? 群落演替的原因有哪些?
环境不断变化, 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 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 动物的活动和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 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 群落本身的活动改变了内部环境。 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人类活动的干扰。 人类活动的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