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县域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展县域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需求持续攀升,拉动消费作用明显,旅游业发展日益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都在旅游业发展上狠下功夫,2016年全区旅游行业总收入达4.52亿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456万人次,旅游业起步较晚的劣势有所扭转,但在资源整合、产品研发、管理模式上仍有待提高,与把旅游产业打造成“永久性基本产业”还有差距。作为扬州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市辖区,江都要在新一轮旅游业发展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发挥优势,重点突击,建成“旅游强区”。
一、完善宏观设计,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
江都自然禀赋优越,人文历史丰富,旅游资源不在少数。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江都要充分发挥规划策划的引领作用,将独特的旅游元素提炼、叠加、渗透、包装,形成独特的发展思路与整体的规划设计。其中,要注重处理好“上下左右”的关系。一是衔接“上”。省“两圈四带一网”构建、市“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等战略部署为旅游业提供了发展框架,江都要围绕省、市的重点规划,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明确自身方向,编织完善好本地规划和专项规划,最大限度地连接省、市旅游空间布局,以功能互补等优势争取土地指标、建设规划、财政资金等基础条件的政策倾斜,积累区域旅游发展后劲,推
动旅游业整体协调发展。二是兼顾“下”。旅游规划包括范围、内容和时间,层次性强,因地制宜要求高。目前,已出台《江都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江都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区级层面规划还要充分考虑镇、园区有限的资源条件,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采取“由近达远,由点带面”的模式,区镇联动,合力推进,用好区级各项支持政策,在镇、园区上做细做实近期规划,为远期规划作铺垫,建成建好重要景点,为面上推动打基础,力求达到“循序推动,滚动发展”的效果。三是“左右”通。扬州是传统的旅游名城,境内各县市区均有可圈可点的旅游资源,江都在规划设计时要开放包容,借力用力,“跳出江都,放眼全市”。大运河将江都与周边县市区紧密串联,并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江都要主动加入世界遗产运河景观带建设,抓住机遇,抢占先机,规划设计大运河江都段景点,开发运河水上旅游项目,与周边县市区形成互通、联动、共享的局面,发挥“马太效应”。
二、突出核心拉动,描绘好“花湖江河”的意象
每个地区都有其旅游特色,江都的旅游特色抽象起来就是“花湖江河”。以“花湖江河”为核心,向外扩散延伸,形成了“三区一带”的发展格局。抓“三区一带”建设是我们当前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创新谋划仙女生态旅游区。作为全市九大生态中心之一,“花”是仙女生态旅游区最大的亮点,
要围绕“花”这一主题,进一步完善提升花木大道景观,串联两边特色农园,调动农户参与旅游发展,建立农园联盟和农户联盟,改造山水园、紫薇园、万花园、盆景园等一批现有庄园,跟进配套旅游服务设施,研究开发文化、休闲、运动、科普等项目内容,形成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生态和产业综合中心,创成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二是加快建设邵伯湖旅游度假区。依托邵伯湖的水域资源和邵伯古镇的历史人文资源,进一步挖掘老街、巡检司、邵伯铁牛、梵行寺等文化要素的内涵,发扬邵伯锣鼓小牌子的传统魅力,真实独特地讲好“邵伯故事”。在此基础上,放大优势,吸引投资,大力推进古镇观光、湖滨休闲等项目建设,向建成国家4A级风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迈进。三是全面开发滨江休闲度假区。依靠临江古镇湿地资源,结合环保生态治理,突出林业循环经济和民宿度假休闲功能,塑造赏大江风光、品江鲜美食的旅游意境。同时,开发滨江古镇深度体验、开元寺宗教祈福禅修等产品,三年内初步形成旅游度假的基本形态。四是大力发展江广融合带。江广融合带拥有“七河八岛”,江都独占“三河六岸”。要借助江广融合开发的“东风”,充分利用“三河六岸”等“河水”资源,挖掘“水”的文化内涵,推进“三河六岸”绿化景观、体育休闲公园、芒稻河沿岸文化休闲区建设,尽快打造成扬州主城旅游的重要站点。
三、创新旅游供给,书写好“企村镇城”的文章
近年来,“旅游+”“全域旅游”等成为旅游发展的焦点,各地均在推进落实。江都要立自身实际,抓住其中重点,创新旅游供给,拉动旅游消费,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推进企业产业融合。旅游业覆盖一二三产业,可以和其他行业叠加、联动,和第一产业结合,可变农业企业为旅游景区,和第二产业结合,可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和第三产业结合,可带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行业全面升级。江都一、二产发展基础好,选取大禹竹园、蔬果产业园等有一定基础的农业企业接入江都旅游路线,探索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形成经验推广运用;推进有条件的工业企业与旅游融合,强化旅游个性化体验,开发手工旅游产品,既吸引游客观赏互动,又增加品牌营销力度。二是探索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是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是农业“接二连三”的连接点,有利于富民增收、美化环境,兴化的垛田油菜花,句容的葡萄采摘园等均是周边乡村旅游的成功典范。江都目前有八个省星级乡村旅游区,有相对成熟的乡村旅游基础,就围绕这八大主线,结合“美丽乡村”“一村一品”等创建工作,逐步优化原有的景区质态,增设儿童娱乐、户外拓展、慢行步道等设施,积极承办企事业团体活动,精心设计假日休闲项目,鼓励条件较好的村庄农户试点农家乐、民宿旅游,不断丰富休闲产品,打造市民身边的“度假胜地”。三是培育特色小镇试点。特色小镇建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浪潮,我省于前期公布了首批25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开
启了特色小镇的创建之路。江都的特色小镇创建等不得、慢不得、但也急不得,要充分吸收借鉴浙江多个县(市、区)做法,立足江都的区划和产业实际,围绕创建验收,明确江都特色小镇建设目标体系,形成“创建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引导相关产业、人才、科技等各类政策向特色小镇倾斜,推动两三个镇先行试点,以特色小镇建设策应旅游业发展。四是联合城市形象建设。城市形象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相辅相成,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宣传当地旅游,高质的旅游发展也有利于美化城市形象。就江都而言,目前有一批城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要抓这个机会,深化旅游即城市、城市即旅游理念,在有效改善城镇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大力融入现代旅游元素,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推动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
四、坚持政府主导,落实好“办扶招考”的举措
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布局、土地利用、资金筹措、生态保护、项目建设、运营管理,以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等一系列问题和关系,没有政府主导是不可能的。一是办好节庆活动。策划各项旅游主题活动,精心举办中国江都花卉旅游节、中国邵伯旅游龙虾节、乡村四季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扩大江都旅游市场影响力。加强与媒体合作,谋划制作以江都元素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专题片、微电影等,增强旅游推广效果。二是扶持本土力量。加大旅游发展初期资本投入力度,区财政每年足额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