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关键词洞彻互联网的现在和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个关键词洞彻互联网的现在和未来!!
2015年互联网产业风生水起,传统行业却依然一片冷清!
互联网之前,古人利用信息不对称,制造“囤货居奇”的商业模式,创造利润收益。
信息不对称导致绝对的卖方主导,卖方甚至可以不考虑买方需求,而买方被动习得性迁就卖方供应产品缺陷与不足。
互联网之后,信息透明化倒逼卖方反转为绝对的买方主导!互联网商业行为强调的参与感、体验感,都是从买方角度出发的,而且必须真心实意地关心买方的切身利益。
互联网时代即是买方时代。
传统行业的卖方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传统产业的利润在互联网的价格竞争中消耗殆尽。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行业千百年来形成的商业惯性思维,然而,以用户为主导的产品创新其路漫漫,转型仍然十分艰难。
相形之下,很多人患上“互联网焦虑症”。
互联网是个绚烂的万花筒,迷乱人的双眼!但万花筒理论告诉你,万变的背后只要你能理清其中的核心要素,就能洞彻其真相。
仔细阅读以下20几个关键词,希望能够帮助你了解互联网的现在和未来!
【SNS】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会性网络,依据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教授六度空间理论(你只要通过最多不超过6个人,就可以和奥巴马建立联系、沟通。
)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的连接互动。
人人网、朋友网等都属于社交网络平台。
SNS的盛行,使得互联网生态初现形态。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户原创内容,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而兴起的。
——度娘的解说很正点,这里不再复制。
相当专业的互联网术语,估计比较少人知道。
不过,地球人都知道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人人网、优酷网、天涯社区、网易博客、新浪微博、百度百科、豆瓣网、图钉网等所有支持用户编辑上传的站点都属于UGC。
而优质的UGC就是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
以上所有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平台,这些平台也都可以称之为社会化媒体。
互联网这块广袤肥沃之地,经过无数用户的深耕,早已木已成林。
【社会化营销】简单而言,基于各种社会化网络(社会化媒体)平台所进行的各种商业行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化营销。
商业利益驱动的互联网,使得互联网生态更加欣欣向荣!
【自营销与自媒体】自营销概念来源于《自营销:如何传递品牌好声音》(作者:亚历克斯·博古斯基),但是书中并没有明确定义。
自营销,即通过产品用户本身自发的口碑传播来进行的营销,其产品本身就是
营销点,正像作者所说“让产品有故事,让营销把它唱成一首动听的歌”。
社会化媒体则为自营销提供传
播渠道。
自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这是度娘给出的标准定义。
上述社会化媒体都可以成为个人的传播媒介。
自营销与自媒体的共性“自”,自由、自主、自发,而其更为深刻的内涵就是产品价值。
自营销即是“价值营销”,而成功的自媒体必定
是关于“价值”的传播
【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译为关键意见领袖,就是常说的“意见领袖”,微博上又称大V。
通常是追随者(粉丝)心目中价值的形象代言人(可以为自己带盐~~~),这些人可以是明星、主持人、公益人士、政府官员、律师等各领域具有鲜明个性的“活跃分子”。
有点像武侠小说里面的“带头大哥”,有众
多追随者,通常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粉丝与屌丝】粉丝就是支持者,已经不再特指“追星一族”。
在网络上,相反地已经成为各路商家、企业、媒体、明星等等等拉拢倒追的对象,以达到他们的商业目的。
这样的行为也可以称之为“粉丝营销(Fans Marketing)”;
——“谁拥有粉丝用户的越多,谁的商业就越有价值。
”
屌丝网络流行语,泛指会做出无厘头,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一类人,也是相对于高富帅、白富美的自嘲,但传用至今已无特定人群的界限,多是一种自我调侃。
屌丝成为互联网的重要关键字,其折射出当前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代表当前自我解放的互联网文化。
【粉丝经济】对商家而言,粉丝即是用户。
在其粉丝身上进行的商业行为产生的经营性收益,就产生了粉丝经济。
——“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
【O2O】Online To Offline,O2O概念由美国人Alex Rampell首次提出,意译为从线上到线下。
度娘给出了比较广义的解释: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
但如果要深入挖掘,也有很多关于O2O的深度见解(免费插播广告,如张波《O2O移动网络时代的商业革命》)。
O2O案例遍地可见,从团购开始,吃饭,订票看电影,打车,酒店预定等等等,其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是BAT等巨头肉搏拼抢的必争领域。
——“美团CEO王兴很自信地认为,生活服务O2O领域(美团)将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巨头。
”
【微商】源于微信,其实就是微信电商,朋友圈内铺天盖地的卖货广告,可谓实至名归。
微商时代可谓淘宝后时代。
【跨境电商】即跨国别的电子商务,无国界的贸易。
不管你是否有海淘(海外购物)的经验,但也一定见过朋友圈代购广告,不过这些你很难辨认真假,也很难避免上当受骗;跨境电商更像是正规军,提供更专业的海外购买服务。
特别是近年来自贸区的设立,更让跨境电商风生水起!!!现在只要你只要在家里,就可以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
互联网推动并实现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互联网生态化的同时也是全球化。
【跨界营销】互联网打造的经济体已经是一个物种丰富的生态化环境,不同物种间,可以建立跨界合作,好比犀牛鸟和犀牛建立的“共生关系”。
跨界营销,仍然是一种“共享经济”,就像皇室或家族政治联姻一样,目的是达到的1+1>2的加强效果。
互联网为跨界提供了无边界的可能。
李宁和小米合作,就是典型的跨界营销合作的案例。
【互联网+】其概念度娘知道。
本质是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的万能的互联网,不过,看起来更像是一种符号,功能类似“伟哥”,加到哪,哪雄起!这个概念已经被过度翻炒,在此,不作铺开。
【互联网思维】最早由百度CEO李彦宏提出来,意指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此概念不断地被吹捧,也不断地被质疑,但也令更多的人感到迷茫!如果将本文的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至少对互联网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
【APP】Application即是应用程序,现在多指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
相信已经找不到不没有APP的智能手机了。
互联网终端化,APP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也代表着未来移动互联网巨大商业价值的走向。
【P2P和共享经济】Pear to Pear 或 Person to Person前者一般指的是对等网络即网络工作组,家里的局域网一般都是采用这种组网方式;后者指个人对个人(供方对需方)。
当下,P2P共享经济处在互联网台风口上的一种商业模式,广泛应用于金融业(网贷)、租赁行业(租车、租房)、旅游业、物流、服务业等等。
P2P商业模式最大的喜闻乐见的核心思维就是下文的“共享经济”。
经典应用案例就是P2P网贷,如“人人贷”、P2P租车如“Uber”。
共享经济度娘给出了一个学院派的定义:民众公平、有偿的共享一切社会资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经济红利。
在互联网环境下,则是通过专业网络平台的调配作用,有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具象的说,就是将闲置或处于空闲状态的人、物、钱等各种资源有偿或无偿提供给他人使用。
将“共享经济”思维植入不同行业,所带来的将是新一轮的商业畅想和机遇!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是个通俗易懂的概念。
目前移动支付已经贯穿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支付宝和微信之间的对决,根本在于抢夺移动支付老大位置。
谁都知道,移动支付入口撬动互联网金融和O2O未来的万亿市场。
【打车软件】2015年现象级的APP产品,各路资本厮杀,红海变血海。
最让人围观的是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烧钱大战”,厮杀争夺用户。
支付场景会是BAT角逐的竞技场,乃“兵家必争之地”,谁掌握了用户的支付习惯,谁就掌握了用户的“钱包”,谁拥有永续“资金流”和“资金水库”。
因为永远都是“掌握黄金的人制定规则”。
【众筹与众包】众筹(Crowd funding)是目前互联网上流行的面向大众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
众筹模式对有创造能力却缺乏资金的草根创业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当然,众筹本身也是种优质的商业项目。
众包( Crowdsourcing)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网络大众用户的做法。
众包与外包的直接区别是,众包并不强调直接报酬,用户甚至可以免费贡献;外包的双方是直接的雇佣关系;
总而言之,众包概念核心则包含着与用户共创价值、用户参与直接贡献的理念。
区别于威客采用任务悬赏,强调直接将个人共享转化成实际收益。
众筹和众包都是社会化网络优化资源的产物。
【大数据】BigData大概2009年开始成为互联网流行词汇,据悉,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
我们只要看懂其字面意思即可,度娘提供的IT行业术语通常枯燥得只有技术宅才看得懂。
移动端APP已成为生产大数据的主要入口之一。
【云计算】CloudComputing这个IT属于很难用通俗易懂的一句话解释清楚。
不过,其实在你使用百度或谷歌搜索时,就涉及云计算技术。
你通过搜索得到答案,根本无需关心真正的数据存储和计算在哪里发生,这就是云计算技术。
如果云计算和大数据放在一起解释,可能会生动得多:“大数据”就像储存于大脑的知识信息,在你写高考作文的时候,“云计算”就开始工作了;文章写完了,其实你也不知道文章思路具体从脑袋里哪个区域蹦出来的。
可以肯定的是,是所有脑细胞协同工作的结果。
互联网大数据是全人类的信息库、知识库,相信有一天,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云端智能)可以强大到控制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转,像人的大脑控制人体躯干一样平衡、协调、高效。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LOT)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现在互联网已经将人与人连接,物联网将物与物万物相连。
互联网则成为物联网的神经系统。
下文的可穿戴设备则连接人与物联网,最后万物互联。
【可穿戴设备】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的智能电子设备,如李宁智能跑鞋、小米手环、苹果iwatch、谷歌眼镜等。
它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人物交互;可穿戴设备是人与物交互、万物互联的交互接口。
特别是增强现实(AR)技术发展,能更好地把虚拟技术融入现实互动,能解决非常多的肉身不能到达就能解决问题的需求。
比如说,医疗领域:医生可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轻易地进行手术部位的精确定位,同时,3D立体化实时呈现给远隔万里的异国专家组,提供实时诊断和帮助。
互联网下一个时代是万物互联时代!!!
【场景时代】Age Of Context源于《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
Context译为语境、背景、环境;大部分场景是代入人类情感的,所以我觉得理解为情景或情境更为准确一些。
场景这个关键词在互联网上异常火热,几乎深入连接到互联网商业骨髓里面去了,成为互联网掘金者的未来取之不尽的金矿。
为什么这么说?所有商业的本质,都在于挖掘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将用户置于各种场景环境,场景即用户的需求现场,用户的需求将在各种生活场景中被发现、连接并满足。
强调用户体验,离不开深度挖掘场景下用户的痛点(即问题)、痒点(别扭的)、兴奋点(G点)。
而这些都是代入人类情感的。
因此,场景的根本出发点还是人。
互联网商业的发掘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发掘。
【未来畅想】关于互联网可想象的未来,你的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UGC,大数据,云计算……万物互联的时代,你将会一丝不挂地暴露在大数据里,云端智能知道你的一切,并依次作出准确的需求预测;你的各种生活场景,将会被云端智能描绘成需求轨迹,并准确推送给你最优方案,快速将你带入需求现场,直到达成交易,满足你的需求。
甚至准确到连你溜的狗在哪里撒尿,吃的什么狗粮。
但这种想象既令人兴奋,也令人焦虑!(各种不安全因素)
最终,
——互联网可能会颠覆你的经验习得,但是不会颠覆你的需求!不管你是互联网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万物皆有两面;每个人都可以是屌丝,屌丝都有逆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