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3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专题练习9、10

沪教版3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专题练习9、10
沪教版3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专题练习9、10

简便计算练习题9

姓名得分

3065-738-1065 899+344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497-299 2370+1995

138×25×4 (13×125)×(3×8) (12+24+80)×50

178×101-178 84×36+64×84 75×99+2×75

50×(34×4)×3 98×199 123×18-123×3+85×123 25×(24+16)178×99+178 79×42+79+79×57

简便计算练习题10

姓名得分

3999+498 1883-398 12×25 75×24 25×32×125 32×(25+125) 88×125 102×76 1248÷24 3150÷15 4800÷25 21500÷125 7300÷25÷4 8100÷4÷75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案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学习目标 1、会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体会“降次”化归的思想方法 2、能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求解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学会与同学进行交流,勇于从交流中发现最优解法。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学习难点: 怎样杜绝用因式分解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漏根或丢根现象的产生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哪些解法?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x (2) x2-4x (3)x+3-x(x+3) (4)(2x-1)2-x2 二、探究学习: 1.尝试: (1)、若在上面的多项式后面添上=0,你怎样来解这些方程? (1)x2-x =0 (2) x2-4x=0 (3)x+3-x(x+3)=0 (4)(2x-1)2-x2=0 2.概括总结. 1、你能用几种方法解方程x2-x = 0? 解:x2-x=0, x(x-1)=0, 于是x=0或x-3=0. ∴x1=0,x2=3 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可见,能用因式分解法解的一元二次方程须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1)方程的一边为0 (2)另一边能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3.概念巩固: (1)一元二次方程(x-1)(x-2)=0可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为和, 方程的根是 . (2)已知方程4x2-3x=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一个根x= B.只有一个根x=0 C.有两个根x1=0,x2= D.有两个根x1=0,x2=- (3)方程(x+1)2=x+1的正确解法是()

A.化为x+1=1 B.化为(x+1)(x+1-1)=0 C.化为x2+3x+2=0 D.化为x+1=0 4.典型例题: 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4x(2)(x+3)2-x(x+3)=0 (3)6x2-1=0 (4)9x2+6x+1=0 (5)x2-6x-16=0 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2x-1)2=x2(2)(2x-5)2-2x+5=0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通过移项把一元二次方程右边化为0 (2)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 (3)令每个因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是原方程的解 例 3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4(2x-1)2-9(x+4)2=0(2)x2-4x-5=0 (3)(x-1)2=3 (4)(x-1)2-6(x-1)+9=0 - 1 - 致易教育数学教研组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练习题一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练习题一班级姓名 一、口算 630÷7= 156-156÷3= 275+15÷3= 702÷3= 280×9÷9= 7×900= 15+3-15+3= 96+298-96= 50×80= 112+88÷8= 760÷10= 78-18÷3= 200÷()=40 20×30= ()×15=150 (3+2)×60= 40×(9-5)= 49-(29+11)= 904÷(2×5)= 二、竖式计算 9×742= 567÷8= 1848÷7= 836×4= 840÷6= 524÷4= 5090×8= 609÷3= 638÷6= 9700×8= 4093÷7= 6220÷3= 三、递等式计算 783-83×2 144÷(16÷4) 2×346×5 (1073+530)÷7 205÷5-38 789-(789-99) 618÷(30÷5) 54×99+54×1 四、填空 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计算法则: 2、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3、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4、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5、面积为16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6、小胖家的客厅面积有42()。 7、小巧身高是13()体重是35( )。 8、一张贺卡的面积约是2()。 9、操场的面积约是5400()。 10、教室里的黑板边长约为4()宽约为11()。 11、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3()。 12、上海到北京的铁路长约为1215()。

13、小胖手掌心的面积大约为42() 五、单位换算 10dm=()m 10cm=()dm 200cm2=()dm2 4dm2=()cm2 30000cm2=()m2 80000dm2=()m2 210m2=()dm2()cm2=50dm2 2m260dm2=()dm2 760dm2=()m2()dm2 100000cm2=()m2 16m23dm2=()cm2() 8km-500m=()m 2dm2=()cm2 9m5dm=()cm ()dm2=700cm2 80dm=()cm 5m=()cm 9000cm=()m 4m2=()dm2 69dm2=()cm2 7dm2=()cm2 5000dm2=()m2 42m2=()dm2 8400cm2=()dm2 六、解决问题 1、小明有15元小华比小明的3倍少10元。小华有多少元?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平方米现在要给这面墙壁粉刷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3、一张长方形纸片长35厘米宽27厘米折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用来做纸鹤剩下的面积有多大? 4、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5米如果把它扩建成一个大正方形花坛把原来的边长增加到8米那么扩建后的花坛面积比原来大多少平方米? 结束语 1、同学们,老师相信,在你们当中一定有未来的高斯、笛卡儿,只要积极动脑,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一定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有信心吗? 2、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大家以勤为径,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了吗?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 一、填空。(第5小题每题1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1. 在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中,要先算( ),再算( )。 2. 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比( )小。 3. 补充下列乘法口诀。 七( )五十六 六( )四十二 ( )八十一 三( )十八 ( )五十四 七九( ) 4. 72里面有( )个8,有( )个9. 5. 算一算,在□里填最大的数。 × 6+( ) 40=7+( ) ×9+( ) 62=9+( ) 7=6......( ) ÷3=2......( ) 二、计算。(1--4题每题1分,其余2分,共20分。) 6×6= 18÷2= 56÷8= 9×5= 32÷4-4= 1+5×8= 18-6÷2= 72÷9+2= 55÷8= 19÷3= 70÷9= 32÷7= 三、选择。(12分) 1,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 )小。 A 除数 B 商 C 被除数

2,两个数字相乘的积比相加的和()。 A 大 B 小 C 不确定 3,根据口诀“六八四十八”,下列不正确的列式是()。 A 8×6 B 48÷6 C 6+8 4,列式□÷7=7......()中,被除数最大是()。 A 50 B 55 C 60 5,小丁家门牌号的数字比20小,它既是乘6的积,也是乘9的积,小丁的家的门牌号是()。 A 12 B 18 C 24 6, 7个苹果装满一箱,32个苹果可以装满()箱。 A 4 B 5 C 6 四、填表。(10分) 1, 2, 五、看图列式。(4+5+12+5=26分)

最新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练习题及测试题

第5章 第6章 第15章几何小实验姓名: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开始时间: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_____ 千米的认识 一、填入合适的单位 1.小明每分钟跑100() 2.两个城市间的铁路长250() 3.黄河长5500() 二、填一填 10km=( )m 8000m=( ) km 5km=( )m 2 km=( )公里 4800m-800m=()km 2 km-500m=()m 三、在()里填上“>”“<”或“=” 60m()6km 100m()1km 40m()40km 1000m()1km 1km()980m 3km()300m 四、解决问题 1.运动会上接力赛跑,每个同学跑200米,5个同学跑完全程。接力赛总长多少米? 2.小明和冬冬同时从家出发去学校,看下图 350m 560m 小明学校冬冬 (1)小明家到冬冬家共有多少米?

(2)谁家离学校近,近多少米?

米与厘米 一、填空 23m52cm=()cm 1m=()cm 1m38cm=()cm 2m9cm=()cm 二、在()里填上“>”“<”或“=” 3米18厘米()317厘米1米92厘米()118厘米 4米3厘米()403厘米5米10厘米()501厘米 1千米()195米2568米-2千米()568米 2千米-1470米()230米4千米+716米()4716米 三、解决问题 1.从家到超市有67米,从超市到邮局有38米,从家到邮局有多少米?哥哥从家到邮局寄信,来回共走多少米? 2.一根铁丝长2米,剪去87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3.一条长8厘米的纸条,裁成2厘米长的小纸条,要裁几次? 4.326路公交车从车站到世纪广场要行驶10km,每天往返6次,一天共行驶多少千米?

沪科版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2 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 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沪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一、单选题 1.“3×3=3+()”,在()里应填的数是 A. 2 B. 6 C. 7 D. 8 2.有一堆苹果,比3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可能有()个。 A. 32 B. 25 C. 36 3.把24平均分成6份,求一份是多少?算式是() A. 4×6 B. 6×4 C. 24÷4 D. 24÷6 4.12÷3=() A. 3 B. 4 C. 12 D. 30 5.填运算符号 (1)9()9=18 A. + B. - C. × D. ÷ (2)72()9=8 A. + B. - C. × D. ÷ 6.24÷4= ( ) A. 4 B. 5 C. 6 D. 20 7.18÷3=() A. 2 B. 3 C. 6 D. 46 8.同学们上操站队.每行站8人,56人可以分为________行() A. 62 B. 48 C. 17 D. 7 9.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组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围棋组 人数 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7人 A. 篮球组 B. 航模组 C. 绘画组 10.2×5=() A. 5 B. 10 C. 16 D. 20 二、判断题 11.把28个荔枝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可以分到7个 12.把25个荔枝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可以分到5个 13.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14.判断对错.0除以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除以1的商都是任何数. 15.丽丽有9块糖,明明有5块糖,丽丽给明明2块,现在他们的糖一样多 三、填空题 16.填空8的2倍是________,8是2的________倍。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34米长的绳子,每5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______段,还剩______米。 2. 二(2)班有33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能坐5人,要租______条船。 3. 800里面有______个百,700是由______个十组成的。 4. 在横线上填“>”“<"或“=” 5米______50分米 7分米______70毫米 1时______100分 689______698 5. 小明送给小芳18张贺卡后,两人的贺卡就同样多了,原来小明比小芳多______张贺卡。 6. 56÷8=______,读作:______,乘法口诀是______。 7. 十位上的数与个位相同,这个数可能是______。 8. 乐乐看了一本书,这本书一共有300页,乐乐每天看24页,已经看了9天,还剩下______页没有看。 9. 五千零二写作______,这是一个______位数,最高位是______,5在______位上,表示______个______。 10. 写出两道商是5的除法算式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共10分) 1. 角的边越长,角度就越大。() 2. 写数时,要从低位写起。()

3. 判断对错. 345000是由一个3、一个4和一个5组成的. 4. 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大。() 5. 火眼金睛辨对错. 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6. 判断对错. 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 7. 30个十等于3个百。() 8. 一千克黄豆大约有150粒。() 9. 判断对错. 由7个万、6个千组成的数是760000. 10. 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三、选择题。(共20分) 1. 下面各数一个0都不读出来的是() A .8007 B .8070 C .8700 2. 9000里面有()个百。 A .9 B .90 C .900 3. 在□÷5=7……△中,余数可以是()。 A .2、7 B .1、2、3、4 C .1、2、3、4、5、6 4. 200÷4×5()200÷(4×5),括号中应填()。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计算题部分每天一练(最新整理)

计算题 1 1、口算: 24×50=18×500=210+73―37= 50÷8×4= 360÷60=4800÷600= 6×24×5= 24×4÷12×4= 63÷()+10=17 ()×5-20=100 2、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08×205=※8845÷29= 3、用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567-123-367 248―248÷4 5600÷24÷56 93×48+48×4+48×3 44×(20+5) 4、列式计算: 一个数的 3 倍与56 的差是110,这个数的一半是多少? 20 除 480 的商加上 98 除以 7 的商,和是多少?

计算题 2 一.直接写出得数: 765+135=2884÷28=16×250=12321÷111=23×50=501-120×4=520÷20×5=99×999÷99+1= 20×55÷55×21=88=45÷()×9+7 二.列竖式计算:(※要验算): 380×1500=305×208=※84210÷42=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5402-25×88 34×87-87×24 160×27÷32 855-245-(455-155) 1194-650+350 38×125+75×38 四.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一半比35 的 2 倍少12,求这个数?

计算题 3 一、直接写出得数。16% 205-56= 32÷5×10=82+71= 3232÷32= 195÷13=286+124= 183+53= 40×14= 40×250=291-89= 75×16=3200÷32=()×5-30=30 1=()×30÷3000 二、竖式计算。(带* 要验算) 6005×240405×506 21210÷105* 71645÷89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 4560-(650+560)14000÷125×8 173×605÷173÷605 1250÷(1000÷8) 四、列式计算: 1.甲数是160,甲数比乙数的3 倍还多10,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第一、二单元考查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计算部分 43% 1、直接写出得数 20% 64÷8= 0×6= 18÷3= 5×6+9= 10×5= 30÷10= 67+18= 10×8-7= 78-18= 51-9= 47÷9= 90÷9+35= 45+7= 7×8= 79-19= 13×10-3×10=73÷9= 26+6= 3×3= 4×8+6×8= 2、连乘、连除 8% 7×5×2 54÷9÷3 3×3×8 72÷8÷3 ==== ==== 3、分拆成几个加几个几(按你喜欢的方法来做) 9% 18×5 12×7 6×13 === === === 4、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算线,算一算它们相差多少 6% 42和74 65和36

二、概念部分 37% 1、307是由( )个百和( )个一组成,读作。(2%) 2、5个百、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1%) 3、600+20+9= 990=+ (3%) 4、用简图表示:245 (1%) 5、按规律填数 (3%) 405,410,415,,,。 6、数射线 14% ⑴在上面的□内填数。 ⑵ a=( ) b=( ) c=( ) e=( ) ⑶写出下列各数的相邻数 ( )a( ) ( )b( ) ( )c( ) ( )e( )⑷写出下列各数的相邻的整十数。 ( )a( ) ( )c( ) ( )b( ) 7、下面图形能折成正方体吗若能,请打“√”,若不能,请打“×” 4%

8、小巧在位值图上用小圆片放出的数是( )。 3% ⑴小胖添加了一个小圆片,现在这个数可能是。 ⑵如果小胖移动一个小圆片,现在这个数可能是。 9、比较大小,在圆圈中填入“〈”,“=”或“〉” 6% 136 ○163 35 ○ 350 403 ○ 430 1000 ○ 100 268 ○ 286 817○871 三、应用部分 20% 数学兴趣课上,小朋友在玩小棒游戏。每5根小棒搭一颗星,小胖搭了6颗星。 1、小胖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2、小巧搭了5颗星,还多4根小棒,小巧一共有几根小棒 3、小亚想搭9颗星,但是她缺了2根小棒,小亚一共有几根小棒 4、小丁丁有40根小棒,他最多能搭几颗星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1乘除法计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口算、推算、巧算、笔算、估算等方法的融合渗透中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 2. 能力目标: 提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3. 情感目标: 养成整体观题、仔细审题、自检结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 出示题目要求:计算下面的问题,并将答案所在的格子涂成与问题相同的颜色,你得到了什么图案?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二、展开研究

1. 观察分类: (1)整体观察课本2页,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哪些内容?能不能分分类? (2)同桌讨论,获得分类:“用一位数乘与除”和“两步计算式题”。 2. 策略选择: (1)你准备怎样来计算这些题?(选择几题,同桌讨论) (2)结合题目交流策略。(学生根据题目特点以及自身情况选择方法)如: 420÷6 口算或推算 76×8 口算或笔算 936÷3 口算 47+213×3 先乘后加,可以口算、笔算或者巧算结合 (3)小结:计算式题时,我们要能够将口算、笔算、推算、巧算综合运用,针对具体题目,要全面审题,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对于结果,也要能适时利用估算及时发现明显的错误。 3. 计算: (1)独立完成下列式题: 4×327 809÷4 288÷6×7 47+213×3

(2)交流反馈,分析错误: 如: 4×327=1208 进位错误(通过估算可以发现,4个27不可能是8)809÷4=22……1 商中间漏0(通过估算可发现商不可能是两位数;通过验算也可以发现答案是错误的) 288÷6×7 = 288÷42 = 6……36 运算顺序错误 47+213×3 =260×3 =780 运算顺序错误 (3)小结:两步计算式题,要把握好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要养成及时反思答案的习惯,灵活运用估算、验算加以判断。 (4)完成余下式题,涂色自检、订正。 三、练习提高 1. 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2. 计算下面三组式题,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算?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各章节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各章节 六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二章分数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二学期 第五章有理数 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第七章线段和角的画法 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 七年级(第一学期) 第九章整式 第十章分式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 第二学期 第十二章实数 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 第十四章三角形 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八年级(第一学期)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第十七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第十九章几何证明 第二学期 第二十章一次函数 第二十一章代数方程 第二十二章四边形 第二十三章概率初步 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 第二十五章锐角的三角比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 第二学期 第二十七章圆和正多变形 第二十八章统计初步

沪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各章节 六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章数的整除 第一节整数和整除 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 1.2 因数和倍数 1.3 能被2,5整除的数 第二节分解质因数 1.4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 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6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第二章分数 第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1 分数与除数 2.2 分数的基本性质 2.3 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二节分数的运算 2.4 分数的加减法 2.5 分数的乘法 2.6 分数的除法 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9 分数运算的应用 第三章比和比例 第一节比和比例 3.1 比的意义 3.2比的基本性质 3.3比例 第二节百分比 3.4 百分比的意义 3.5 百分比的应用 3.6 等可能事件 第四章圆和扇形 第一节圆的周长和弧长 4.1 圆的周长 4.2 弧长 第二节圆和扇形的面积 4.3 圆的面积 4.4 扇形的面积

(word完整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和“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 系。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看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看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看除数和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和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1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是9801),最少是三位数(最小的积是100) 答题策略: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2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 知识要点 1、掌握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2、准确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为两位数的除法 单元测试 一、直接写出得数 37+73= 3×80= 400×9= 4×20-20= 200-106= 360÷6= 400÷80= 70-21÷7= 11×3+7= 280×9×0= 500÷(5+5)= 0÷12+12= 二、竖式计算。 ① 42×4=② 6×38=③ 980×7=④ 407×6= 三、用分拆的方法计算。 ①78×3=②203×6=③ 238×4= 四、递等式计算。 ① 5×73+27 ② 462-177-123 (巧算) ③ 4×6×30 ④ 630÷90+90 概念部分 一、填空题。 1、估算34×6的积是()位数,在()和()之间。 2、用4、2、7、0四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3、计算555×8时,个位上的5与8 相乘,得(),百位上的5与8相 乘,得()。 4、用数卡 摆成2个三位数,能得到最大的差是: ()-()=() 5、在□内填上“>”“<”或“=”号。 70×5□80×4 3600÷60□360÷6 4×312□213×4 6、根据48×9=432,直接写出各题的计算结果: 480×9=();()×48=43200; 4320÷()=9 7、在除法算式☆÷40=3……△中,△最大可能是(),这时☆是()。 二、选择题。 1、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锐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四连块时,最多有()种不同的摆法。 A 3 B 4 C 5 D 无数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00个3是1200; B 3的400倍是1200; C 1200是400的3倍; D 400是1200的3倍。 应用部分 1、学校开展节约用电活动,每月节约125度,6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度? 2、小亚把320本图书平均分给8个班级,每个班级应该分到多少本? 3、小巧看一本童话书,每天看16页,看了6天后只剩下6页。 小巧已经看了多少页?这本童话书一共有多少页?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一. 口算:( 共 8分 ) 7×7-9= 45-2×7=12+12÷12= 0÷16×9= 13×6-70= 4×5×5=100÷4×6=450÷5÷9= 370-190= 280+70= 60÷12=8×50= 6+6×6= 80-36= 1000÷20= 640÷40= 二.填空题:(共 10分) 1.平年的2月是( )天,闰年的2月是( )天. 2.1992年是闰年,下一次闰年在( )年. 3.(1)被除数=( )×( )+( ).(2)八、九、十月共有( )天. 4.(1) 15时是( )午( )时.(2) 2时=( )分. (3) 24时表示今夜( )或明日凌晨( ). 5.两个数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商是( ).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二月份是28天的年份是平年. ( ) 2.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 ( ) 3.要求总产量,必须知道总价和数量. ( ) 4.1987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 ) 5.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 . ( ) 四、计算题( 3 3分 ) 1.笔算:(9分)

① 3942÷73② 1009÷43③ 312×57 2.脱式计算( 2 4分) ①2040-6450÷86×24 ②1005-(3562+4884)÷41 ③190+360÷24×8④(140+60)×(26-8) ⑤78×7+828÷18⑥(359-42)×53+64 四.列式计算( 共 1 2分 ) (1)576加上128与11的积,和是多少? (2) 1554除以37的商减去24得多少? (3) 184减去210除以6的商,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共32分 ) 1.一架客机上午10:30从A城飞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0千米,这架客机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粮库用3辆小卡车运面粉,每车装95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库共运面粉多少千克? 3. 8只熊猫5天吃120千克玉米,平均每只熊猫每天吃玉米多少千克? 4.一台磨粉机6小时磨面粉7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3000干克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5.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12人,能站几行?

最新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一二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科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学完2—36页用 时间60分钟 一、 直接写出得数(20分) 2×6= 18÷3= 30÷5= 6×5= 12÷4= 17-9= 9÷9= 24÷6= 36÷6= 16÷4= 25﹢5= 20÷5= 71-51= 36﹢5= 8÷4= 18÷6= 12÷2= 5×4= 15÷3= 24﹢12= 二、 填一填(共34分,10+10+6+8) 1、﹝1﹞30个 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 )个。 算式是:□÷□=□,读作( )除以( )等于( )。 ﹝2﹞30个 ,每个小朋友得5个,平均分给( )个小朋 友,。算式是:□÷□=□,被除数是( ),除数是( ),商是( )。 2、看图填空。 (1) □×□=□ □÷□=□ □÷□=□ (2) 3、在○里填上“>”、“<”或“=”。

24÷4○7 5÷1○5×1 3×2○12÷2 18÷3○6 25÷5○12÷3 5×2○2×5 4 、 三、 观察下图,在平均分的图后面画“√”。( 8分) (1 ) ( ) (2) ( ) (3) ( ) (4) ( ) 四、把左边的问题和右边的算式连起来。(10分) 五、解决问题( 28分,)

1、算一算,我们班现在有多少个同学? 2、 3、 4、我拨了8个萝卜我们都拨了7个萝卜。 你们一共拨了多少个萝卜? 5、用 售票处 票价 成人:5元∕张 儿童:3元∕张

6、李明看一本24页的故事书,每天看6页,几天可以把书看完? 7、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1)小青买6支钢笔一共要付多少元钱? (2)小青有30元,可以买多少本故事书? 答案:一、12、6、6、30、3、8、1、4、6、4、30、4、20、41、2、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试卷

沪教版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计算部分(49分) 一、口算:12分 25×4= 58×2= 77×3= 45-29= 63+27= 24×5= 405÷8= 160÷4= 8×10+20= 16×5+9= 266÷7-3= 0÷59+69+58-69= 二、竖式计算:9分 36×28 = 250×800= 63×742= 三、文字题:8分 8乘92与36的差,所得的积是多少? 甲数是75,乙数比甲数的25倍还少97,那么乙数是多少? 四、递等式计算(能巧算就巧算):24分 38×91-756 89+89×9 432÷6+68÷4 25×4÷25×4 (378+726)÷6 2185+69-185 应用题(36分) 1、双休日,小丁丁、小巧、小亚和小胖来到幼儿园为小朋友们做花,半小时后完成 了。一数,红花有8束,每束12朵,黄花有6束,每束18朵,他们一共做了几朵花? 2、幼儿园吴老师把20块糖平分给小胖,如果小胖每天吃4块,3天后小胖还剩几块? 3、应幼儿园吴老师的委托,他们一起来到了农贸市场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买一些苹 果,如果他们要买5筐苹果,每筐65千克,每千克苹果3元,他们要花费多少钱? 4)应幼儿园吴老师的委托,他们一起来到了玩具商店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买一些玩具,玩具店里的小熊每只售价75元,小狗每只售价55元。小胖买了6只小熊,小丁丁买了6只小狗。那么谁花的钱多?多多少元? 5、这天,小丁丁还义务充当了“小小常识课”的小老师呢。他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说了许多小常识,这不,大家听他讲的有声有色!讲完故事,他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两道课外题,请你也来算一算: (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33米/秒,用45秒的时间声音能传到多少米的地方?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就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与“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系。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就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瞧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瞧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瞧除数与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就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就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 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与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瞧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就是9801),最少就是三位数(最小的积就是100)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估算:瞧乘数接近的整十数相乘。 第五单元:面积; 知识点: 1、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4分 ) 有25人参加劳动,其中男同学有10人,把女同学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女同学多少人? 正确的列式是:[ ] A. 25÷5=5(人) 10÷5=2(人) 5+2=7(人) B. 25+10=35(人) 35÷5=7(人) C. 25-10=15(人) 15÷5=3(人) 二、多选题( 4分 ) 学校有95个排球,分给高年级43个,分给中年级34个,剩下的分给低年级.分给低年级多少个? 正确的列式是:[ ] A. 95-43=52(个) 52-34=18(个) B. 95-43=52(个) C. 43+34=77(个) D. 43+34=77(个) 95-77=18(个) 三、应用题(1-6每题 6分, 7-13每题 8分, 共 92 分) 1. 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同学们做花,每人做6朵,有7个人,?

2. 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二年级有240名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有女学生多少名? 3. 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饲养组有20只小鸡,平均放在4个笼子 里,? 4. 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吃了2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5. 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王亮有10本故事书, 8本小人书,? 6. 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二年级一班有女生22人,男生20人,全班平均分成6组,_____________? 7. 小华家有45个苹果,吃了20个,剩下的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多少盘? 8. 小松买了一双鞋和3双袜子,一共花了44元,买一双鞋花了20元,平均每双袜子花多少钱? 9. 同学们参加植树劳动,二年级去了5个小组,每组8人,三年级去了80人,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劳动? 10. 小军要看一本100页的故事书,看了3天,每天看8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11. 光明电器商店有65台洗衣机,第一天卖出12台,第二天卖出18台,.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台? 12. 五年级有50人参加劳动,其中有12人锄草,捉虫的人数和锄草的同样多,其余的人浇水,浇水的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13. 小军要看一本1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5页,第二天看了15页,还剩下多少页没看? (用两种方法解答)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沪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卷(沪教版)一、计算下面各题 32+17= 52-16= 92-31= 42+20= 60÷6= 52÷10= 6×5×0= 36÷5= 40÷10= 39-5 = 42÷6= 7×4= 9×6= 8×4= 65÷7= 50÷7= 30+2×6= 52-27+34= 36÷6+7= 36+23-46= 二、算一算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97-()=26 34+()=61 ()-37=25 ()×3=27 ()×5=40 56÷()=8 ()+36=82 ()×4=32 2、巧算下面各题 3×5+5×4=()×()=() 4×6-2×4=()×() 7×5-7=()×()=() 4×7+2×4=()×()3×6-3=()×()=() 6×3+6×4=()×()7×5+7×()= 7×9=() 6×5+()×4= 6×9=()8×4+()= 8×5=() 3×7-()= 3×6=() 5×4+()= 5×6=() 6×()+18= 6×7 7+12+3= =() 26+20+34= = () 70-12-30= =() 36-12 + 14= =() 55 + 17-25= =() 三、竖式计算 36+35-47= 92-22-36= 29+54+17= 64÷7= 6×8= 32÷8= 59÷6= 四、根据题意写算式 1. 四八() —————————————————— —————————————————— 2. ()六十四 —————————————————— 3. ○○○○○○○○○○ ○○○○○○○○○○○○○ —————————————————— ————————— 四、解决问题 1、小红看一本书90页,平均每天看8页,看了9天,还剩多少页? 2、二(3)班有女生28人,男生比女生少12人,男生有多少人?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一个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个角,一共有几个角? 4、小红买回一些玻璃珠,每5个装一袋,一共装了3袋,还剩2个,小红一共买回多少个玻璃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