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战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题海战术要“扬长避短”
在当今中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下,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偏爱运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的是毕业班的老师执行的一种策略。

题海战术,顾名思义,就是试题特别多,就像大海一样能把学生淹没,把所有能考出来的题型都介绍给学生,不理解的就死记硬背,考试的时候能做对得分就行了。

有许多人提出,题海战术是在泯灭学生的创造力,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孩子。

然而在如今的应考复习备战中,老师和家长们普遍坚持的一种观点是:必须叫学生广泛的反复的做题,学生才能由不会到会,由会到熟,熟能生巧。

乍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仔细琢磨,题海战术真的能达到教师希望的效果吗?又是否符合现在考试对学生的要求呢?

教育部长陈至立在谈当前教育战线工作中说“适当作业是需要的,但搞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则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一定要减少死记硬背、非此及彼的试题,这种题目弄多了,学生的创造精神被扼杀自不必说,还形成了一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毛病。


事实上,目前的中小学教师在学生时代也普遍是做了大量习题的,题海战术在多年以来一直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提高分数的方法。

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认为多做题、做难题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但众所周知,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限度,一旦超出了这个限度,则题海战术不仅收不到我们预期中的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事倍功半。

大量实践证明,题海战术存在很多弊端:首先,题海战术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大大改善,家长开始不惜花费大量金钱投注于孩子的学习考试上,盲目地买回很多各种各样的练习册、参考书、解题策略书等等,要求学生多加练习。

这样不仅不能让学生“以多取胜”,反而大大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其次,学生每天在完成课本上的学习任务和作业之后,还必须将本该放松娱乐的时间用来做无休无止的习题,这样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只想着如何快速地做完,因此照搬照抄,敷衍了事,脑力劳动变成了体力劳动。

而且题海战术还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多数学生由于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严重不足,视力变差,身体素质下降。

第三,这种机械式的训练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而抑制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

并且由于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题海战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因此,当正式考试时,学生遇到新类型的题目时,很难顺利地进行迁移找到对应的解题方法,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紧张情绪,最终影响考试成绩和解题能力。

最后,题海战术容易让学生负担重、效率低,越学越笨,越学越死。

学生普遍“高分低能”,沦为做题的机器,而在德、智、体、美等方面不能得到全面而优异的发展,一旦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就会因为能力不足缺乏竞争力而产生挫败感。


正是由于不少专家学者多次强调题海战术的诸多弊端,它经常受到各界人士的抨击,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开始反对题海战术的教育模式。

然而事
实上,题海战术从未被冷落。

通过实际调查发现,真正完全放弃题海战术的学校和老师屈指可数,甚至有些家长会因为教师布置的练习题少而批评老师不负责任。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新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模式层出不穷,但往往经不住实践的考验。

唯有题海战术始终保持着活力与生机,在教育的舞台上备受青睐。

究竟为什么题海战术有这么多弊端,但仍能为许多人所推崇而永不逊色呢?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题海战术在应试教育中是有其独特的效用的。

首先,题海战术是一个逐渐积累经验的过程,其真正目的是让学生“见多识广”。

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这是自然界一个永恒的规律。

不善于主动系统思考的学生只有经过题海战术才能成功地将所学知识转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当某类题型练习的次数多了经验也就丰富,解题思路也就多,学生的思维也就越广阔,因此只有做题的量的积累才能引起学生思维品质的质的飞跃。

其次,真正意义上的题海战术并不是机械重复的操练,而是用典型性的题目,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多方面的强化和适当的重复,让学生牢牢掌握知识。

例如数学这门学科,我们要让学生做基础题、变式题、拔高题、开放题、实际应用题等。

而且题海战术不仅局限与书本上的题,还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这个角度看,题海战术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没有多加练习,学生不可能全面、深刻、灵活地掌握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持久的学习效果。

第三,题海战术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去做大量的习题,而是鼓励学生,尤其是理科生,通过做题来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学会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学会归类总结解题方法和思想,这也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充分的练习还能训练学生迅速找到适合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第四,学生通过做一定量的习题,能够简单快速地发现自己在理解知识和解题等多方面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并对正确的知识和解题方式产生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少犯同样的错误。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题海战术有利有弊。

我们既不能盲目提倡题海战术,也不能完全否认它在实际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那么如何正确运用题海战术,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它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并且避免负面效应的产生呢?
第一,老师和学识都应该对“题海”的内涵和外延有正确的认识。

题海战术并不等于无休无止的重复训练,题海战术的题是指多角度多层面多形态的题,海是指生机勃勃源源不断的海。

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发展,以练习为本,帮助学生选择负责他们认知能力的题。

第二,教师应正确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规律。

许多教育心理学论著中都指出,知识的习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陈述性阶段和程序性阶段。

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贮存于长时记忆中,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以防线,如果没有通过题海练习及时复习和应用,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就容易遗忘而得不到巩固。

程序性知识的重点是通过应用规则的变式练习,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时就需要题海战术使学生熟练地利用规则支配认知行为,从而达到知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

第三,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题海战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教育阶段,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依靠题海战术建构起完整全面丰富实用的知识体系。

否则,这么多的知识很难逐一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留下痕迹。

第四,题海战术中的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学生要注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的题型,吃透它。

这样就能有效地减少工作量。

还要注意题目的选择要有主次有侧重,以适合自己的学习能力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掌握学习的重点,不过分追求难题偏题。

第五,做题值后要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方法,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分析这个题目考的什么,考的哪个知识点的哪种运用。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和训练,培养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把书“读厚”再“读薄”。

当学生能把教学要求范围内的题型反复训练到无比熟练达到创新时,题海战术就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尤其是理科生,哪个学生没有经过题海战术的磨练?可见正确运用题海战术是学生通向优异成绩的必经之路,只有恰当合理的运用题海战术,才会提高做题速度,熟能生巧,生出新的智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因此,让我们扎根于新课改的沃土,科学合理地运用题海战术,扬长避短,让题海战术在我们的学习和教学中发挥出它最积极有效的作用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