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制方法:Hummers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
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在冰水浴中装配好500 ml的反应瓶,将5 g石墨粉和5 g 硝酸钠与200 ml浓硫酸混合均匀,搅拌下加入25 g高氯酸钾,均匀后,再分数次加入15 g 高锰酸钾,控制温度不超过20 ℃,搅拌一段时间后,撤去冰浴,将反应瓶转移至电磁搅拌器上,电磁搅拌持续24 h。

之后,搅拌下缓慢加入200 ml去离子水,温度升高到98 ℃左右,搅拌20 min后,加入适量双氧水还原残留的氧化剂,使溶液变为亮黄色。

然后分次以10000 rpm转速离心分离氧化石墨悬浮液,并先后用5%HCl溶液和去离子水洗涤直到分离液pH=7。

将得到的滤饼真空干燥即得氧化石墨。

氧化石墨的制备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

注:低温反应(<20℃)中,由于温度很低,硫酸的氧化性比较低,不足以提供插层反应的驱动力,所以,石墨烯原先没有被氧化。

当加入高锰酸钾后,溶液的氧化性增强,石墨烯的边缘首先被氧化。

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和高锰酸钾加入量的增加,石墨里的碳原子平面结构逐渐变成带有正电荷的平面大分子,边缘部分因氧化而发生卷曲。

此时,硫酸氢根离子和硫酸分子逐渐进入石墨层间,形成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

中温反应(<40℃)时,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被深度氧化,混合液呈现褐色。

高温反应(90℃-100℃)阶段,残余的浓硫酸与水作用放
出大量的热,使混合液温度上升至98℃左右,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发生水解,大量的水进入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层间,成为层间水并排挤出硫酸,而水中的OH-与硫酸氢根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置换出部分硫酸氢根离子并与石墨层面上的碳原子相结合,结果使石墨层间距变大,出现石墨烯体积膨胀现象,此时溶液呈亮黄色。

在水洗和干燥过程中,氧化石墨层间的OH-与H+结合以水分子形式脱去,因此产物由金黄色逐渐变成黑色。

石墨烯制备:图3-2为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的工艺流程图。

将氧化石墨研碎,称取300 mg 分散于60 ml去离子水中,得到棕黄色的悬浮液,超声分散1 h后得到稳定的胶状悬浮液。

然后转移到四口烧瓶中,加入600 mg硼氢化钠和50 m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升温至80 ℃,在此条件下回流16 h后离心分离,依次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洗涤至pH=7,将得到的滤饼真空干燥后保存备用, 记为GS1。

按照同样的方法在不加分散剂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石墨烯GS。

注:石墨经过强氧化剂氧化得到氧化石墨,在石墨层的六元环上形成羟基、环氧基和羧基。

一方面,含氧基团为亲水性,它们的引入改善了石墨烯的水溶性,使氧化石墨在水中溶解度变大,稳定性增加,这一点在科研中,多被用来制备改性石墨烯。

另一方面,含氧基团的引入由于空间位阻效应使石墨层间距变大,减小了石墨层间的团聚现象。

高分散性石墨烯制备
高分散性石墨烯制备原理:(大分子及有机小分子常被作稳定剂吸附在石墨烯表面,使得层层之间的电子效应及位阻效应阻碍团聚,制备了可分散性石墨烯材料)
1. 试剂及原料:
石墨,青岛康龙石墨股份有限公司,99.9%,2μm;没食子酸,国药试剂,AR;浓硫酸,国药试剂,AR;浓盐酸, 国药试剂,AR;高锰酸钾,国药试剂,AR;过硫酸钾,国药试剂,AR;过氧化氢,国药试剂,AR;五氧化二磷,国药试剂,AR
2. 氧化石墨制备:
氧化石墨烯是采用改进的Hummers 法制备的,合成步骤包括预氧化和再氧化两步。

第一步预氧化,首先将8.4 g 硫代硫酸钾, 8.4 g 五氧化二磷和50 mL 浓硫酸加入到250 mL 的圆底烧瓶中搅拌至完成固体溶解。

待溶液冷却到80 °C ,加入10 g 石墨,并且控制温度在80 °C搅拌4.5 h。

然后,以1 mL/s 的速度加入100 mL 去离子水,再将混合液转移到500 mL 的烧杯中,静置过夜。

用孔径为0.22 μm 的尼龙微孔滤膜过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滤饼数次,最后将滤饼转移到表面皿中,室温晾干。

第二步再氧化,将95 mL 浓硫酸加入500 mL 三颈圆底烧瓶中,冰浴冷却至0 °C 。

将预氧化产物加入到已冷却的浓硫酸中,搅拌。

缓慢加入10 g 高锰酸钾,并保持温度低于10 °C(将10 g 高锰酸钾加入浓硫酸约需2 h)。

悬浮液在35 °C 下搅拌2 h 后,以1 mL/s 的速度加入184 mL 的去离子水,并保持温度低于50 °C 。

然后,将棕红色悬浮物转移到1 L 的烧杯中,并加入420 mL 去离子水。

将7.5 mL30% 过氧化氢加入到搅拌中的悬浮物后,红棕色迅速变为亮黄色。

静置24 h 后,倒去上层清夜,将残余物在9000 rpm 下离心分离。

加入500 mL10%盐酸溶液,离心分离,除去产物中金属离子。

然后加入1L 去离子水洗去过量的酸溶液。

将粘稠的悬浮物分装到截留分子量为3500 的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透析两周至pH≈6。

最后,将产物在50 °C 下减压旋蒸除去大部分水后,转移到表面皿中,50 °C 烘48 h。

3.石墨烯制备(即还原氧化石墨:绿色还原剂):
3.1 没食子酸还原氧化石墨烯(GO):取400 g 干燥的GO 超声分散到100 mL 去离子水中,将分散液转移到250 mL 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 1.2 mL 氨水调节PH=12。

称取4 g 没食子酸固体加入到石墨烯分散液中,搅拌至溶解。

在氮气回流条件下,室温反应24 h。

为了进行产物对比,相同投料在氮气回流条件下95 °C 反应 6 h,并将两组实验产物分别
命名为RT-rGO 和HT-rGO。

随着反应进行,每隔一定时间从反应体系中取出少量反应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表征。

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用孔径为0.22 μm 的尼龙微孔滤膜过滤并用250 mL 去离子水洗涤三次以除去过量的没食子酸,每次过滤之前将滤饼超声10 min,使其分散在水中。

最终产物,室温下晾干保存。

3.2芦丁(Rutin)还原氧化石墨烯(GO):氧化石墨烯是采用改进的Hummers 法制备的,合成步骤包括预氧化和再氧化两步,同章节2.2.3。

取200 g 干燥的GO 超声分散到100 mL 去离子水中,将分散液转移到250 mL 的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1.2 mL 氨水调节pH=12。

称取2 芦丁固体加入到石墨烯分散液中,搅拌至溶解。

在氮气回流条件下,35°C 磁力搅拌0.5 h,使得还原剂全部溶解。

然后95 °C 下磁力搅拌反应12 h。

为确定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每隔一定时间从反应体系中取出少量反应物进行紫外-可见光表征。

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用孔径为0.22 μm 的尼龙微孔滤膜过滤并用250 mL去离子水洗涤三次以除去过量的芦丁,每次过滤之前将滤饼超声10 min,使滤饼分散在水中。

再用250 mL 的乙醇洗涤三次,每次过滤之前将滤饼超声10 min,使滤饼分散在水中。

最终产物,室温下晾干保存,即为rGO。

Hummers 法制备氧化石墨
采用Hummers 法制备氧化石墨,以浓硫酸(H2SO4)和硝酸钠(NaNO3)为反应体系,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高锰酸钾(KMnO4)为氧化剂,采用梯度升温法,即依次经过冰浴(0℃)反应、中低温(35℃)反应、高温(98℃)反应。

本实验分别在高温条件(98℃)和低温条件(35℃)两种不同反应温度下制备出氧化石墨,其反应流程图如图2-1所示:
不同尺寸氧化石墨烯制备:
1-GO的制备:首先对100目石墨粉进行预氧化,在1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加入25mL浓硫酸和1g石墨粉,机械搅拌均匀后,加入1g过硫酸钾以及1g五氧化二磷,缓缓加热至80oC,反应4.5小时后,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过滤,再洗涤预氧化石墨三次,最后收集预氧化石墨,于80oC鼓风烘箱中干燥6h。

然后将干燥的预氧化石墨和40mL的浓硫酸加入到100mL三口圆底烧瓶中,机械搅拌均匀后,在冰浴条件下缓慢加入5g高锰酸钾,之后升温至35oC,反应2小时。

然后将体系缓缓倒入大量的冰水稀释后,使用8mL的30%的过氧化氢除去过量的KMnO4,静置6h去除上层清液,随后用1:10的稀盐酸及去离子水分别洗涤六次,得到产物氧化石墨,然后于40℃下鼓风烘干。

将所制得的一定量氧化石墨于水中超声30min,即得到1-GO的分散液。

2-GO的制备:采用6250目的石墨,其他条件与1-GO相同,制备的氧化石墨烯表示为2-GO;3-GO的制备:氧化剂KMnO4的量改为10g,其他条件与制备2-GO相同,制备的氧化石墨烯表示为3-GO.
石墨稀氧化物(GO)的制备方法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石墨粉(3g,325 目)加入到由浓H2SO4 (12 mL)、K2S208 (2.5g)、P205 (2.5g)组成的溶液中,在80 ℃下反应4.5小时。

随后冷却到室温,加入0.5 L去离子水过夜。

然后用0.2微米孔径PTFE滤膜过滤,除去多余的酸,并在常温下千燥。

将这种预氧化的石墨粉加入到150 mL的浓H2SO4中,用冰水浴保持0℃环境,逐步加入15 gKMn04,并保持温度不超过20℃,加完后在35 °C下搅拌2小时。

随后加入250 mL去离子水(此步骤大量放热,用冰水浴保持温度低于50℃),然后搅拌2小时。

随后加入0.7 L去离子水,再加入30 mL 30%的H2O2,此时溶液的颜色变为亮黄色并伴有气泡冒出。

溶液用滤膜抽滤,用1L1:10的HC1水溶液冲洗,再用1L去离子水冲洗,在常温下干燥,然后再透析袋中透析1周,除去杂离子。

最后经过真空抽滤,并在常温下干燥。

制备装置图及流程
在制各氧化石墨时,我们采用了Hummers的液相氧化法,加热装置采用了恒温磁力搅拌器,因此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如图3.2所不,装置的优点在于通过冷凝管,装置与大气压保持畅通,在高温反应时,产生的蒸汽并不会流失。

插入温度计后,实时检测混合溶液温度,有效地控制三个温度反应阶段。

实验制备流程:
如图2.1所示,石墨烯制备主要分为三个过程:首先对石墨通过改进的Hummers氧化法进行
氧化反应,之后进行后处理,得到氧化石墨,最后通过低温热解膨胀剥离法对氧化石墨进行还原,获得石墨烯。

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l)称取适量石墨,将其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及浓硝酸,在低于10℃的冰水浴中进行磁力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高锰酸钾,同时控制速度,避免反应温度大于20℃,并保持2h。

此阶段为低温反应。

(2)将反应温度升至35士3℃,并保持30min,此为中温反应。

接着进入高温反应,将反应温度继续升温至85℃,并保持匀速搅拌30min。

此时,溶液会伴随发生变色反应。

之后,匀速加入I00ml去离子水,控制反应温度为85℃,并继续搅拌30min,直至反应溶液变为亮黄色,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适量30%H202。

(3)将上述溶液静置12h,分层,去除上清液后,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超声2h使其分散,然后在溶液进行离心的过程中,用大量去离子水充分洗涤直至溶液中无SO42-(可用Bacl2溶液检测),且呈现中性,至pH到6左右,然后将剩余固体产物在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2h,研磨过筛后得到30μm的氧化石墨。

对制备工艺的改善主要是从这几方面改进:主要是从影响石墨氧化程度的因素,如氧化剂用量、石墨原料粒径大小及均匀性、氧化剂添加速率、是否进行高温反应均是影响石墨氧化程度的因素
称取100mg氧化石墨粉末溶于100ml蒸馏水中,在超声振荡器中超声振荡约1h,使其完全分散,得到均匀分散的棕黄色氧化石墨胶体溶液。

然后将其转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1gNaBH3在100℃下加热回流10h,得到黑色絮状沉淀。

静置过滤,室温下干燥,即得黑色石墨烯粉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