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教案_-_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精品课程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篇医学寄生虫学概述

二、教学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5分钟;

导入新课,2分钟;

讲授新课,73分钟;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自学提示, 10分钟。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防治原则;

熟悉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防治原则

难点: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三篇医学寄生虫学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一)寄生现象、寄生虫、宿主及生活史

1、共栖

2、互利共生

3、寄生受益的一方称为寄生物,受害、被寄生的另一方则称为宿主。寄生物为动物者称为寄生虫。

(二)寄生虫生活史与宿主类别

1、寄生虫生活史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具有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具有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

2、宿主类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终宿主。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称中间宿主。如有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可按寄生先后分别称第一、第二中间宿主。有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称这些动物为储蓄宿主(也称储存宿主或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长期处于幼虫状态,当有机会进入正常宿主体内,便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寄生虫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称为感染阶段或感染期。

二、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1、掠夺营养

2、机械性损伤

3、毒性与免疫损伤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1、非特异性免疫

2、特异性免疫

(1)消除性免疫:指宿主能清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这是寄生虫感染中很少见的一种免疫状态。

(2)非消除性免疫:这是寄生虫感染中最常见的免疫类型。指寄生虫感染后虽可诱导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清除,维持在低虫荷状态。

结果:①宿主清除了寄生虫,并可抵御再感染;②宿主清除了部分寄生虫,对再感染具有部分抵御能力,大多数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属之;③宿主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的生长与繁殖,引起寄生虫病。

3、寄生虫的免疫逃避寄生虫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并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发育、繁殖、生存的现象称为免疫逃避,机制:

(1)组织学隔离。

(2)表面抗原的改变:①抗原变异;②分子模拟与伪装;③表膜脱落与更新。

(3)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有些寄生虫抗原可直接诱导宿主的免疫抑制。

(4)寄生虫感染的超敏反应。

三、寄生虫病的流行、诊断与防治

寄生虫病流行的条件(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与易感人

群。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

2、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2)经食物传播;(3)经土壤传播;(4)经空气(飞沫)传播;(5)经节肢动物传播;(6)经人体直接传播。

3、易感者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自然因素

2、生物因素

3、社会因素

(三)寄生虫病的诊断

1、病原学诊断

2、免疫学诊断

3、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

(四)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切断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防治寄生虫病的根本措施。

1、消灭传染源普查普治患者、带虫者及保虫宿主是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粪便与水源管理,注意环境与个人卫生,以及控制和消灭媒介节肢动物和中间宿主是切断寄生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

3、保护易感者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七、思考题及作业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试题精集P120-123

八、主要参考书目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吴松泉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第7次印刷;

《人体寄生虫学》,陈兴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0月第5版。

《实用寄生虫病学》,吴中兴主编,江苏科技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九、教学后记

一、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十一章医学蠕虫第一节线虫(一)

二、教学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复习提问,10分钟;

导入新课,2分钟;

讲授新课,68分钟;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自学提示, 10分钟。

三、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蛔虫、钩虫的致病性、流行;

熟悉蛔虫、钩虫的生活史、虫卵特征和防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蛔虫、钩虫的致病性

难点:蛔虫、钩虫的生活史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讨论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十一章医学蠕虫

蠕虫包括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所属的各种动物,与医学密切相关的蠕虫种类几乎均属于前两门。寄生于人体的蠕虫主要有线虫、吸虫和绦虫。

第一节线虫

有蛔虫、钩虫、蛲虫、鞭虫、丝虫、旋毛虫等。

一、似蚓蛔线虫

似蚓蛔线虫简称蛔虫,感染率可高达70%以上。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

(一)形态

1、成虫是寄生人体的肠道线虫中体型最大者。有三个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2、虫卵分为受精卵与未受精卵。受精卵呈宽椭圆形,壳质层较厚。卵壳内有一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形空隙。卵壳外有一层蛋白质膜。未受精卵多呈长椭圆形,壳质层与蛋白质层均较薄,无蛔甙层,卵壳内含折光性颗粒。

(二)生活史

蛔虫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中。感染期虫卵被人吞食后进入小肠。穿破肺泡毛细血管进入肺泡,逆行至咽部,被吞咽,经胃到小肠。

(三)致病

1、幼虫致病幼虫在体内移行造成组织机械性损伤。引起蛔虫性肺炎、哮喘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2、成虫致病蛔虫寄生于空肠,以肠腔内半消化物为食。

(1)掠夺营养和破坏肠粘膜:可导致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出现发育障碍。

(2)引起超敏反应。

(3)并发症:蛔虫有穿孔的习性,引起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