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住宅居住空间设计过程分析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式住宅居住空间设计过程分析与研究
摘要:为了解决大量的、快速的住宅建设,导致的住宅研究时间不足,研究成果滞后的问题,设计人员应及时根据市场对住宅产品的反馈意见,总结产品的优势和不足,结合设计理论及生活现实,对住宅居住空间进行研究性设计。
关键词:单元式住宅;居住空间;设计过程;合肥昊天园
1.研究意义
大量的、快速的住宅建设,导致了住宅研究时间不足,研究成果滞后。设计人员应及时根据市场对住宅产品的反馈意见,总结产品的优势和不足,进行相应的住宅设计研究并对市场发展前景进行预判,进而快速提供设计产品待市场和居住者检验。因此,在住宅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设计理论及生活现实,对住宅居住空间的研究性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2.项目背景及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2.1项目背景
本文以合肥昊天园居住小区为例,研究单元式住宅居住空间的设计过程。
合肥昊天居住小区用地紧邻合肥现代物流园区、庐阳产业园与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规划用地位于城市主干道砀山路北侧,淮南路东侧,新华路南侧,星火路西侧,总用地面积为22.1万平方米,其中含代征绿地面积为0.7万平方米,代征道路面积为1.45万平方米。用地相对平坦,地块内有高差,但无自然地貌。总体形状呈梯形,其中淮南路地界边长约321米,新华路边长约501米,星火路边长约556米, 砀山路边长约533米。地块紧邻合肥市二环路主干道,到达交通路线便利。相邻地块均为规划的居住用地。
2.2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既定条件分析后,设计人首先要协助开发方讨论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土地容积率和密度设计是决定居住区空间的关键性要素,同时也是决定其开发规划在造价上是否可行和成品价格定位的关键性要素。高容积率,意味着开发强度大,同时控制成本,是产生较大的利润空间的必然手段;低密度,优质居住环境,是增加小区附加值的关键,优质的环境,会提高楼盘销售的速度,提高售价,使资金较快的回流。对于22公顷大区域的住宅建设,我们首先提出的概念是:分期建设。这是有机控制建设成本的关键。
3.总体规划布局的形成
总体规划设计的任务,是在规划设计中根据具体的开发的目的和条件而制定整体框架。通过算账方案计算比较,我们认为2.5的容积率和20%的密度是相对合适的。随着人们对城市即居住空间理解的深入,开放社区理念应运而生。“住区开放”已经超越了打破住区围墙的简单表面概念,它强调了住区是城市整体功能和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于城市空间、城市交通的“城中城”。住区的生活和空间与城市进行一体化的交流互动,其直接表现就是适宜的路网密度、通达的公共交通、能够共享的配套设施、开放友好的街道界面、生机勃勃的交往气氛和有机整合的城市生活。在方案中,东侧沿街商业街和深入社区的商业内街,同时服务于住区内及住区周边的居民。用开放的商业街营造出一个与城市相融合,同时本身又具有城市气质的住区公共空间。
交通流线的设置方式是决定能否实现开放社区的第一关键。方案要确定交通设置方式的三个关注点:
(1)均衡分配原则。表现为交通的便捷性和通达性。即从居住者角度考虑舒适性。
(2)结合环境思路:尽量做到用道路围合环境空间。
(3)满足消防要求。
4.单体设计
单元住宅发展到今天,形式多种多样。国内市场上的户型起缘于国外,但都经过了国内设计师针对我国具体形式进行了再设计。这是一项细致深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从居民居住需求、建筑开发、城市规划、结构及设备系统、空间、朝向等多个角度对单元内部的功能、空间组织、外部形象等多方面的细致研究。
5.配套设施建设
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开发商除了建造住宅之外,还需要建造一定的公建配套,这要求开发商在规划上考虑住区公建的配置和建设。配套设施是人们来到社区后,对其基本生活的支撑点。对于公建配套的规划建设不能单纯出于营销目的,也不能只按照赢利原则,还要从满足居民需求的角度,适当引导、培养公建的良性生长,才能真正有利于住区的长期发展。
单元式居住空间起源于国外,在我国也已有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现今,这种住宅更成为全世界大多数人的居住形式。单元式住宅居住空间相关课题的研究涉及到每个居民的切身利益,也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相关。但从国内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类研究的时效性还不够强,深入度不够,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正因为如此,对单元式居住空间设计过程中涉及的各种问题的探讨之路仍然十分漫长。
本人意图通过对一个实际项目设计过程的参与和体会,了解其中的各个环节和相关设计问题,以达到学习知识并运用前人经验及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现实条件和我们设计水平的制约,使得方案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但本文通过对项目设计过程的解析,实现了对单元式住宅居住空间设计过程的粗浅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限5种以内):
[1]彰国社. 集合住宅实用设计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万科住区规划科研课题组. 万科的主张城市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