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瑞昌市委2013年度工作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青团瑞昌市委2013年度工作要点
(送审稿)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沿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能量大释放,实现赶超发展极为关键的一年。

共青团瑞昌市委员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瑞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共青团江西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共青团九江市十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坚定信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用中国梦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全面推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努力奋斗,奋力开创瑞昌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一、突出教育引导,在培养提升青少年“精气神”上有新成效
1、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为统揽,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广泛开展“三观”、“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力争影响覆盖青少年10万人次,引导广大青少年
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实现健康成长。

深入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大力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骨干,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基础过硬、示范作用明显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高尚品行。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始终,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努力开展“美在瑞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寻找美、发现美的实践,帮助青少年养成美的意识,提升思想道德和精神境界。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扎实推进“我的幸福”系列活动,强化青春励志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教育,感受幸福、珍惜幸福。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深入开展典型选树,树立可亲、可敬、科学的道德榜样,引导青少年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道德先锋。

3、构筑新媒体全方位服务平台,增强引导成效。

强化新媒体运用意识,牢牢把握新媒体工作的主动权。

建立完善工作平台,坚持紧贴青年特点,适应新媒体、新技术发趋势,运用微博、微信、手机报、即时通信群等载体引导和服务青少年,广泛建设直接面向青年的网站、移动信息平台等新媒
体工作平台。

深入实施“青领计划”,坚持练习为主、培训为辅的原则,影响和教育一批影响力强的青年意见领袖,使他们成为网络舆论良好导向的引导员。

开展新媒体活动,根据青年的多元化、具体化需求,采取小型、多样、分散的模式,设计微话题、实施微项目、开展微活动,加强线上线下活动的互动,提升活动对青年的感召力和覆盖面。

二、突出服务大局,在提供青少年建功发展“加速度”上有新贡献
1、积极服务“沿江大开发、城市大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建言献策工作。

大力调动青年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成立青年企业家协会,集中青年企业家的智力资源,服务经济发展。

二是不断丰富活动载体。

注重青年企业家队伍的培育与建设,推动青年企业家成为全市经济战线的生力军。

持续深化“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十大杰出青年”评选、“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团青品牌工作,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三是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抽调干部、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征地拆迁及项目建设工作,全力服务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确保年内投入使用。

2、全面参与和谐秀美乡村建设。

围绕“五美四和谐”目标,全面贯彻《江西省团组织参与农业现代化及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意见提出的“八项行动”落到实处。

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体系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青年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支持农村青年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村青年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深入实施“青少年节能减排行动”,引导青少年弘扬生态文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绿色低碳生活。

3、扎实推进青少年文化建设。

把握青年文化脉搏,发挥团属青年刊物、网络、新媒体在青年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青年文化的宣传和引导。

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红领巾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推动青年文化行动深入基层,深入青年。

进一步发挥瑞昌市共青团网站、瑞昌市各级团队组织官方微博等团属宣传文化阵地的作用,活跃青少年文化生活。

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文化,拓展青年志愿服务网络,新建40个青年志愿服务站,招募2000名青年志愿者,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每月组织开展4次以上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完善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为公益组织注册、交流、发展提供有效扶持,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参与面和影响力;深入开展“爱岗与奉献”主题活动,赋予青年文明号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岗位文明向社会文明延伸。

三、突出服务青年,在激发青少年成长成才“正能量”上有新作为
1、服务青年就业创业。

组织创业青年进行观摩学习,进一步转变青年就业观念,带动更多青年走上创业致富道
路。

积极联合市内各培训机构,为青年就业提供各类技能培训,引导青年就业创业。

打造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帮助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积累就业创业经验和技能。

大力实施青年就业创业小额贷款工程,加强与邮储银行、信用合作社、九江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优化合作流程、拓宽合作载体,创新小额贷款担保方式,解决青年在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2、服务青少年权益保护。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结合“平安瑞昌”创建,开展未成年人法制与安全宣传教育,构筑青少年违法犯罪防线,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认真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案例宣讲进课堂”等活动。

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

集中力量抓好20个“我帮你青春工作室”建设。

深化青少年优秀维权岗创建,进一步拓展活动领域和范围。

进一步加强“青春驿站”的日常管理和各项制度的完善,为更多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心理咨询、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3、服务青少年多元化需求。

围绕新形势下青年社会需求的基本特点,拓展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成效。

服务特殊青少年群体需求,创新希望工程管理劝募体系,成立实施希望工程委员会,倡导“微公益”,深化阳光助学行动、希望小学、希望工程1%捐款等公益项目,力争募集资
金10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00名,充分发挥希望工程的社会功能。

服务青年婚恋交友需求,以园区单身青年为主,开展2场“爱的约定”青年交友活动。

服务青少年发展需求,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推动建设20个青年书屋和手拉手红领巾书屋。

四、突出组织建设,在建设联系服务青少年的“青年之家”上有新突破
1、扎实推进基层团组织标准化建设。

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团建有形化、机制规范化、考核科学化,扎实推进团的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不断激发基层活力,努力实现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推动“团建有形化”建设,在团的工作和活动中体现团的标识,展现团的元素,树立团的形象,提升团的影响。

规范团的工作机制,切实抓好党章团章的学习贯彻,抓好党建带团建工作落实,建立完善团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服务基层、支持基层的长效机制;重点打造白杨、武蛟、高丰、桂林4个乡级团建工作示范点。

2、着力扩大团组织覆盖面和影响力。

构建以团委为核心,以青联、少先队、青企协等为骨干,各类青年社会组织、社团齐参与的枢纽型组织体系。

巩固乡(镇、场、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和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成果;以全面活跃为重点,推进中学、职中共青团工作和小学少先队工作;
以“团组织+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模式,加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大行业协会团建工作力度,力争新建“两新组织”团组织20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15个。

3、切实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

以“知大局、想长远、干实事”为要求,切实打造一支“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团干部队伍,进一步规范团员管理和发展工作,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3年重点加强新任团干部培训工作,年内培训各级团干部80人,推优入党30人。

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争创“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和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团队干部、团员青年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

强化团干部协管工作,加强基层团干部选拔配备,加大向党政部门举荐、输送团干部的力度,始终保持团干部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