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1 分子的立体构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动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加深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预习任务】阅读P35—P36,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学步骤、内容

'

[复习]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过渡]我们知道许多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与共价键的三个参数有什么关系?我们开始研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板书]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讲]大多数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于是就有了分子中的原子的空间关系问题,这就是所谓“分子的立体结构”。例如,三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V形两种。如C02分子呈直线形,而H20分子呈V形,两个H—O键的键角为105°。

[PPT展示]

[讲]大多数四原子分子采取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结构。例如,甲醛(CH20)分子呈平面三角形,键角约120°;氨分子呈三角锥形,键角107°。乙炔呈呈直线型,白磷呈四面体型

[引导] 白磷正四面体与甲烷正四面体的区别(键角)

[讲]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立体结构更多,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

[讲] 分子世界是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常使人流连忘返. 分子的立体结构与其稳定性有关。例如,S8分子像顶皇冠,如果把其中一个向上的硫原子倒转向下,尽管也可以存在,却不如皇冠式稳定;。

$

[设问]分子的空间结构我们看不见,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测定的呢?

[阅读]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

分子中的原子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不断地振动着的。

[过渡]不借助仪器,如何推断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了探究其原因,发展了许多结构理论。[板书]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讲]

[讲]应用这种理论模型,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板书]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

㈠理论要点:

①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决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②价层电子对尽可能彼此远离,使它们之间斥力最小。

③价层电子对指的是形成σ键的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④孤电子对的存在,增加了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影响了分子中的键角,会改变分子构型的基本类型。

[实验探究]价层电子对数为2、3、4、5、6的分子,其VSEPR模型如何?

[PPT展示]

/

㈡推测步骤:(对于AB n 型分子或离子)

⑴确定中心原子(A )的价层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σ键的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①确定σ键的电子对数:A 、B 两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时,不论是通过单键、双键还是三键相连接,都有σ键,所以σ键的电子对数就是与中心原子连接的原子数,即B 原子的数目,所以σ键的电子对数=n.

②确定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

利用电子式进行计算:

[练习]H 2O 、CO 2、NH 3、CH 4中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

中心原子A 上的孤电子对数=12

(a-xb ) ¥

其中: a 当为分子时a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为阳离子时a 为____________

当为阴离子时a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x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学生练习SO 3、NH 4+、CO 32-

中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

[讲]VSEPR 模型与分子的立体构型

孤电子对上没有原子,不参与空间构建。

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VSEPR 模型 = 分子的立体构型

中心原子上无孤对电子:VSEPR模型≠分子的立体构型

[思考与交流]用VSEPR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总结]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的步骤

[达标练习]

1.用VSEPR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SO2 NH4+BF3 SO32−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O32-的立体构型 ( )

A.正四面体形 B.V形 C.三角锥形 D.平面三角形

3.若ABn的中心原子上无孤电子对,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V形

B.若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

C.若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4. 下列分子中的立体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A.CO2 B.H2O C.NH3 D.CH4

学情分析

"

本节内容涉及微观世界、抽象、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且相关知识的准确度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另一方面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与已有知识联系较少,通过设计引导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效果分析

利用共价键键参数引入,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借助球棍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理解分子的VSEPR模型,以及分别对应的立体构型。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难点的突破也比较顺利,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反应和达标的成绩来看,效果良好,时间把握也很到位。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节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由四部分内容组成,依次为形形色色的分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简介和配位化合物简介,重点介绍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配位化合物。

~

本课内容为第一课时。按照新课标要求,在必修2和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已介绍共价键知识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并为学习杂化轨道理论奠定了基础,使学生能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评测练习

2.用VSEPR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SO2 NH4+BF3 SO32−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O32-的立体构型( )

A.正四面体形B.V形C.三角锥形D.平面三角形

3. 若ABn的中心原子上无孤电子对,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n=2,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V形

B.若n=3,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三角锥形

C.若n=4,则分子的立体结构为正四面体形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下列分子中的立体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A.CO2B.H2O C.NH3D.CH4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人教版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的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难点内容是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算分子的立体构型,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体系中,本节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是纯理论的一节课,我借助球棍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理解分子的VSEPR模型,以及分别对应的立体构型。上课之前我首先通过查阅资料制定了详细的教案,在自主学习课上将事先准备好的学案下发给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下来,我严格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重、难点的突破也比较顺利,从学生的反应和达标的成绩来看,效果良好,时间把握也很到位。但中间有一些小问题也还是应该值得重视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对分子VSEPR理论学过的知识过于生疏,不熟练导致知识连贯性不理想,这可能是由于学习时间间隔过长学生遗忘所导致,而对于这样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将问题设置得更细、更巧,也就是说通过巧妙地问题设置更好地带动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本节课需要计算,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这需要多设计些问题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标分析

本节教科书从内容安排、编排体系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的设计等方面都努力体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注重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按照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引导学生认识三原子、四原子、五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并利用球棍模型的引入使抽象、概念化的立体构型具象化,提高了学生对分子立体构型的认识。并且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获得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化学_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1 分子的立体构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能用VSEPR 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动画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加深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预习任务】阅读P35—P36,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教学步骤、内容 [复习]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过渡]我们知道许多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与共价键的三个参数有什么关系?我们开始研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板书]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讲]大多数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于是就有了分子中的原子的空间关系问题,这就是所谓“分子的立体结构”。例如,三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V形两种。如C02分子呈直线形,而H20分子呈V形,两个H—O键的键角为105°。 [PPT展示] [讲]大多数四原子分子采取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结构。例如,甲醛(CH20)分子呈平面三角形,键角约120°;氨分子呈三角锥形,键角107°。乙炔呈呈直线型,白磷呈四面体型

[引导] 白磷正四面体与甲烷正四面体的区别(键角) [讲]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立体结构更多,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如甲烷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 [讲] 分子世界是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常使人流连忘返. 分子的立体结构与其稳定性有关。例如,S8分子像顶皇冠,如果把其中一个向上的硫原子倒转向下,尽管也可以存在,却不如皇冠式稳定;。 [设问]分子的空间结构我们看不见,那么科学家是怎样测定的呢? [阅读]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怎样测定的? 分子中的原子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不断地振动着的。 [过渡]不借助仪器,如何推断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了探究其原因,发展了许多结构理论。[板书]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讲] [讲]应用这种理论模型,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板书]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㈠理论要点: ①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决定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②价层电子对尽可能彼此远离,使它们之间斥力最小。 ③价层电子对指的是形成σ键的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④孤电子对的存在,增加了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影响了分子中的键角,会改变分子构型的基本类型。 [实验探究]价层电子对数为2、3、4、5、6的分子,其VSEPR模型如何? [PPT展示]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1.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化,化难为简,详略得当,有效教学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优秀学习品德 二、教材分析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要求,在必修2已介绍共价键知识的基础上,本节介绍了分子的立体构型,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通过学习,学生能在分子水平上,从分子结构的视角认识分子的性质,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分子的立体构型也是山东省历年高考的热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略弱,相关知识的准确度不够,在教学中需要细致把握。但另一方面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和已有知识关联度较少,通过设计引导能取得很好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新课标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学会运用价层电子对理论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 (二)能力培养 通过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教学,提升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教学难点: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分子的立体构型 五、教法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引导、点拨的方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进而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完成知识的内化,使书本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 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图示和模型,促进学生对分子空间构型的理解,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提供形象化的参照物,为教学难点突破提供感性基础. 六、学法分析 通过师生双向交流,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论证”的思维环节,进一步掌握自主探索问题、自主学习的方法。对学生具体要求:1、根据前置任务做好课前预习;2、听课时积极思考、大胆质疑;3、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4、完成练习及“课后作业” 。 七、教学过程 (一)小组展示暴露问题 让学生把前置任务上的1、2两个问题的答案写到黑板上,点评暴露出的问题。

高中化学《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至真至善惟志惟勤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分子结构的微观探析,了解有中心原子的分子的各个原子之间位置关系和作用,.掌握价层电子对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并制作模型应用模型,利用模型来认知分子的立体构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模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基本层面体验科学家建立理论的过程,了解理论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科学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主 题 教学活动学习目标 前 置 作 业 作业一.两个核外电子自旋方向相反的氢原子靠近,将势能随核间 距变化绘制图像 作业二.已知环己烷有椅式结构和船式结构两种分子,如图 (左),由椅式结构变为船式结构能量变化如图(右) 思考:1.两种结构那种更稳定? 2.常温下,环己烷主要以哪种结构的分子形式存在? 建立“ 能 量最低原 理模 型” 树立 能量思想 观 每 课 一 题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CH4、NH3、H2O、BF3、 CO2 、CH2O、HCN、NCl3 温故知新

主 题 探【思考与交流】 教学内容学习目标 究山问东题淄一博实:验什中么学是刘分小子英的立体构型?一 问题二:怎样测定分子的立体构型?确至真至善惟志惟勤 知道确定 定问题三:.怎样预测ABx 型分子(中心原子上无孤对电子)的立分体构型 子立 问题四:请写出BeCl 的电子式和结构式,找出BeCl 中的中心分子立体构型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体 2 2 建立理论 原子和其电子对,这些电子对之间存在怎样的作用?BeCl2 分子模型构呈什么构型时分子势能最低? 型 的 途 径 探【合作探究】 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要点,分组完成下列内容 二 1.用气球模拟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制作2 对、3 对、4 对…电子 所呈现的立体构型 建 立 2.用手中球棍拼出AB2 、AB3 、AB4 、AB5 、AB6 立体模型 模 型 3.请向同学展示你的立体模型 探应用一: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的分究子的立体构型 三 应 用 模 型 应用二: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的分子的 立体构型用模型体会“互斥” 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建立实物模型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三:水分子和氨分子中心原子均有四对价层电子,水分子中键 角为105°,而氨分子中键角为107°,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解释这 是为什么? 应用四:甲醛分子中,为什么两个C—H 键键角略小于120 °? 课请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测”这三个角度来总结分子的立 堂体构型 总 结 反思提炼

鲁科版选修三《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选修三《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 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性质 •教材版本:鲁科版选修三 •教学对象:高中生 •上课时间:每周三上午第二节课 •课时数:1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分子的空间构型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2.掌握 VSEPR、分子轨道理论等概念;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引入 •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任务: 1.介绍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分子性质的基本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空间构型和分子性质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 1.理解空间构型和分子性质的概念; 2.理解空间构型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第二课:VSEPR 理论 •学习目标:掌握 VSEPR 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学习任务:

1.介绍 VSEPR 理论的基本概念; 2.给出常见分子的 VSEPR 模型; 3.指导学生进行 VSEPR 模型的应用和分析。 •学习重点: 1.理解 VSEPR 理论的基本原理; 2.掌握常见分子的 VSEPR 模型和应用方法。 第三课:分子轨道理论 •学习目标: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学习任务: 1.介绍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 2.给出分子轨道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指导学生进行分子轨道的应用和分析。 •学习重点: 1.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理; 2.了解分子轨道的种类和应用方法。 第四至六课:VSEPR 和分子轨道理论的综合应用 •学习目标:综合应用 VSEPR 和分子轨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任务: 1.给出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 VSEPR 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分析 和推导; 3.指导学生进行计算和讨论。 •学习重点: 1.掌握 VSEPR 和分子轨道理论的综合应用方法; 2.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化学_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会判断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认识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3、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难点重点】 1、分子的立体结构; 2、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教学过程】 [图片引入] 形形色色的分子结构,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分子的空间结构? (2)分子中存在哪些作用力?探讨键角在立体构型中的作用[讨论交流] 1、写出CO 2、H2O、NH 3、CH2O、CH4的结构式和电子式; 2、讨论其中心原子分别可以形成几个σ键和π键; 3、根据电子式讨论中心原子上是否有孤对电子 [模型探究] 由CO2、H2O、NH3、CH2O、CH4的立体结构模型,对照其电子式,分析结构不同的原因。 [引导交流] 引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 models)

阅读课本P40找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基本内容 重点解释孤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 [分组实验] 用气球代替原子轨道,体会电子相互排斥时的空间关系 1、请将四个气球捆扎在一起(扎的稍紧点),松开手,观察气球的空间关系。 用手将气球按在桌上(构成平面正方形结构)松开双手观察变化 2、去掉一个气球(三个气球),观察气球的空间关系。 3、再去掉一个气球(两个气球),观察气球的空间关系。 [结论] [分析讨论] 以CH4、NH3、H2O为例讨论孤对电子对分子空间构型的影响 [结论] 分子立体构型的推断方法: ①确定价层电子对数(n),判断VSEPR模型 ②略去孤电子对 ③确定分子的立体构型 [分组讨论]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2《分子的立体构型(第2课时)分子的空间结构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造 第 2 课时分子的空间构造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学习目标】 1、能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学习要点】σ键电子对、孤电子对和价层电子对的计算,VSEPR 模型 【学习难点】分子立体构型的推测 课前预习案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阅读课本 P37-38 达成填空)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以为,分子的“立体构型”是的结果。 2、价层电子对是指; 价层电子对 =+; ( 1)σ键电子对数:可由确立。比如,H2O的中心原子是______,构造式是 __________,有个σ键,故σ键电子对数是______; (2)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数:依据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此中 a 为,关于主族元向来说,价电子数等于; x 为;b 为; 氢为 _____,其余原子等于。 阳离子: a 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 _______________; 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绝对值)。 2-的孤对电子数 =1/2(6+2-2*3 )=1 3 比如: SO 【预习检测】 1、运用你对分子的已有的认识,达成以下表格,写出C、 H、N、O 的电子式, 依据共价键的饱和性议论C、H、N、 O、F 的成键状况。 原子H C N O F 电子式 可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

讲堂研究案 研究一: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即VSEPR 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对AB n型的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 价层电子对(包含成键σ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对)之间因为存在排挤力,将使分子的几何构型老是采纳电子对互相排挤最小的那种构型,以使相互之间斥力最小,分子系统能量最低、最稳固。 问题 1:请你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内容,总结出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 型(即 VSEPR 模型)(利用牙签与橡皮泥模拟) 空间构型 价电子对数量234 VSEPR 模型形形形 问题 2: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出以下分子的中心原子含有的σ键电子对数、孤对电子数及价层电子数。 学 σ键电孤电 VSEPR 模中心价层电 粒子子对ax b子对 原子子对数型 数数 |X|K] CO2 CO32- NH 4+ BCl 3

高中化学_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_化学_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甲烷的结构,并能结合碳原子成键方式、同分异构现象 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2、学会书写1-5个碳原子烷烃的结构式、结构简式。 3、以甲烷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具有立体的结构,初步培 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拼插球棍模型和填充模型,更直观的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协作意识在科研中的作用,进而能够欣赏别人。 2.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同分异构现象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三、教学方法 问题引领、情景体验、合作探究、自主构建

【学情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_化学_ 高一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高,对化学课程的学习,他们也有着浓

厚的兴趣,但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一类学校还有一定差别差别,有机化学又是刚刚接触,学生在学习了近两年的无机化学之后,突然转变为学习有机化学,很不适应。本节内容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在有机化学中又是重点内容,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掌握本节知识,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加强抽象思维能力,建立有机物的空间概念,并不是很容易。他们在前两章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等理论知识,利用已有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组内合作,利用模型直观、形象的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使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有一个初步科学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空间结构的概念。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求知欲旺盛。因此,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采用学生“学-析-问-答”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与教师“点评-总结”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完善知识体系、发展力能。 【效果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_化学_ 通过课堂检测,就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能反映出这种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组内合作拼插模型,让学生锻炼了动脑和动手能力,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尤其是烷烃的结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够跟随教师的引导顺利的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对于学习时间短,练习少,对有机化合物又非常陌生,所以学生灵活性不足,熟练度不够。

高中化学_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选修三第二章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典型分子的立体结构,认识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通过对典型分子立体结构探究过程,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类及归纳等方法对信 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4、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学习重点: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学习难点: 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1 讨论AB4型分子可能额结构,并动手制作出来。小组间相互展示。 (中心原子用橡皮泥,其他原子用橡胶球,共价键用金属棍,不区分单双键) 学生活动2 讨论为什么大部分分子只能呈现一定确定的结构? 学生活动3 当价层电子对数分别为2、3、4时,制作出对应的立体模型。 (中心原子用橡皮泥,共价键用金属棍,不区分单双键) 学生活动4

归纳出计算公式为: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 学生活动5 归纳出分子立体构型和VSEPR模型的关系

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征 高二的学生在心理上逐渐趋于理性,理科思维活跃,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较强的求知欲。 2、学生知识储备 化学2学习了共价键,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选修三第一章学习了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等概念; 选修三第二章第一节又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数学上已经学习过了立体几何,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这都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3、学生能力水平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认识实物的能力得到加强,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具有将抽象的理论模型化的能力。 4、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结构化学涉及到微观世界,理论性强,过于抽象,且本节课与数学上立体几何联系密切。 学生个体差异大,部分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较差。这部分同学会出现困难。 效果分析 1、图片引入,分子的世界是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探究问题小坡度、多层次,降低学生的思考难度。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能体会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最新资料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使学生正确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3、学会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用数学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分子的立体构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切身感悟化学学科的奇妙,体验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 在质疑、体会、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 三学情分析学生学过三唯立体空间,对分子构型有一定认识想像能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准确度不高,还需进一步培养提高。本节知识属于化学理论教学,需要掌握的是会写分子的电子式,知识关联度相比其它章节较少,基础弱的同学学习难度不大。 四重点难点分子的立体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探究式教学法,模型构造,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六课前准备复习原子结构原子序数、电子数,用电子式结构式描述分子结构 七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电子式和价电子,并能写出CO2、H2O、NH3、CH4电子式

讲述:大多数分子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于是就有分子中的原子空间关系问题,即分子的空间构型。展示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氨气分子的球棍模型,让学生了解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请大家阅读课本35页内容熟悉常见分子的结构,小结相同原子构成分子构型特点。 由学生小结,并板书 板书: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有直线形CO 2、CS2等,V形如H2O、SO2等。 2、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平面三角形:如甲醛(CH2O)分子等,三角锥形:如氨分子等。 3、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形如甲烷、P4等。 提问:我们是如何知道分子的结构的呢?请看科学视野由学生阅读后小结出: [板书]4、测分子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 提问:你们还能写出这些分子的结构式与电子式吗?学生活动:写出 CO2、H2O、NH3、CH2O、CH4的结构式和电子式 引导交流:你能否根据它们的电子式及结构式,分析同样是三原子分子CO2和H2O,四原子分子NH3和CH2O,为什么它们的空间结构不同? 我们可以发现,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全部用于形成共价键,一类没有完全形成共价键,导致分子的构型不一样。分子的空间构型与成键原子的价电子有关。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可以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应用这种理论模型,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板书: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高中化学_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复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共价键的形成、极性、类型(σ 键和π 键),了解配位键的含义。 2.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3.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简单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 2、sp 3)。 4.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5.了解范德华力的含义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6.了解氢键的含义,能列举存在氢键的物质,并能解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主题学习内容归纳整理 主题一.共价键问题1.2015(全国卷Ⅰ) (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 共价键为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分析下列化学式,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 A. CH4 B. C2H4 C. H20 D. NH3 E.CO2 F.NH4+ G.H3O+ ①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_ ②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_____ ③含有配位键的是___________ ④能作配体形成配位键的是___________ 问题3.2014·(福建理综)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 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 mol NH4BF4含有________ mol配位键。 问题4.:(13全国)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碳和硅的有 1.共价键形成的本 质 2极性键、非极性键 的判断方法 3.σ键和π键的判 断方法 4.配位键的形成条 件 5.键参数对分子性

主题 三.分 子性质 问题2. 2016(新课标Ⅱ卷) 氨的沸点 (填“高于”或“低于”)PH 3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是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问题3.2015(江苏) H 2O 与CH 3CH 2OH 可以任意比例互溶,原因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4. 2011(山东) H 2O 分子内的O -H 键、分子间的范 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 ――CHO 的沸点比OH CHO 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5. 2012年新课标(5)H 2SeO 3的K 1和K 2分别为2.7×10 -3和2.5×10-8,H 2SeO 4第一步几乎完全电离,K 2为1.2×10 -2 ,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 H 2SeO 4比H 2SeO 3酸性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沸点/℃ 83.1 186 约400 2.分子极性的判断 及应用 3.氢键对物质性质 的影响 4.含氧酸的酸性比 较 概括 整合 1.2015(山东)F 2通入稀NaOH 溶液中可生成OF 2,OF 2分子构型为_______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 2.2013(江苏)已知元素X 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

高中化学_杂化轨道与分子构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节杂化轨道和空间构型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电子式、共价键、σ键、π键、键参数。 2.理解掌握杂化轨道、价层电子对、会计算价层电子对数,理解中心原子轨道 和分子构型的关系。 重难点:杂化轨道理解计算,杂化轨道和分子构型的关系 【回顾旧知识】 1、共价键的实质: 2、σ键、π键的形成过程 3、单键双键三键的组成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N2HCl CO2H2O NH3BF3CH4 【开启新知识】 一、活动探究 发挥自己的想象,各小组用橡皮泥把下列物质可能的形状捏出来 CO2H2O NH3BF3CH4 提示:原子用球,键用牙签 成果展示

疑问:CO2H2O的组成都是一个中心原子,两个被结合原子,分子组成一样,构型为什么不一样? 问题分析: 分子构型是由共价键的和决定的 共价键的实质是 也就是说,分子长什么样和共用电子对所处的轨道夹角有关系 二、杂化轨道理论 1.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形成 在形成CH4分子时,碳原子的一个轨道和三个轨道发生混杂,形成四个能量相等的杂化轨道。四个杂化轨道分别与四个H原子的1s轨道重叠成键形成CH4分子,所以四个C—H键是等同的。可表示为

2.杂化轨道的类型 问题思考: (1)观察上述杂化过程,分析原子轨道杂化后,数量和能量有什么变化? (2)2s轨道与3p轨道能否形成sp2杂化轨道? 三、确定杂化轨道数目及类型 对AB m形分子来说 杂化轨道数目=σ键+ 孤电子对数 =m +练练手A原子的价电子数-m×B原子最多还能容纳的电子数 2

【巩固练习】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之前,学习了共价键的相关知识,但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起来很吃力,尤其是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

高中化学_第2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鲁科版选修5第1章第2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第一课时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一、碳原子成键方式 1.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 2.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

3.碳原子可以与C,H,X,O,S,N等原子成键 H,X一条键O,S两条键N三条键 二、碳原子成键方式与空间构型关系 1.碳原子形成四条单键(饱和碳原子)四面体形 2.碳原子形成双键(不饱和碳原子)平面形 3.碳原子形成叁键(不饱和碳原子)直线形 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知识储备 1、学生在《化学2(必修)》原子结构的学习中知道了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学生在《化学2(必修)》化学键的学习中知道了共价键和离子键, 2、学生在《化学2(必修)》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学习中知道了不同有机物具有不同的官能团和性质。 4、根据分层次教学的要求,本节课内容适当扩充,加入了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分析。 二、学生积极性的提升 1、通过课前预习,解决基础性的概念问题,为课堂内容打下基础,提高课堂效率。

2、利用直观的有机物球棍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有机物构型的空间想象。 4、采用探究式教学,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模型插拼→思考讨论→归纳的形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碳原子成键方式》评测效果分析 课本的课后习题大多数同学都能作对,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错。对于《学案导学》上关于本课时的习题,情况也很好,说明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课堂听讲认真,解开了本节的疑问,重难点问题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其中,涉及到单键旋转的复杂有机物的原子共面问题,出错较多,说明学生对于复杂的有机物的空间构型的想象能力还存在欠缺,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将利用半节课的时间专门讲一下复杂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利用计算机软件chemoffice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单键旋转前后的情况。 教材分析 (一)本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 本课时在《化学2(必修)》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机化学结构理论方面的拓展,从碳原子的结构入手重点分析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

高中化学_甲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掌握甲烷的物理、化学性质。以甲烷的结构为例,认识有机物分 子的立体结构,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模型制作、实验探究、观察、交流讨论等手段,结合多媒体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和形成有机化学的学习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能源危机及可燃冰开发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科学与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难点:建立甲烷的立体结构模型,从化学键的层面认识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 师从今天起,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 板书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师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衣、食、住、行、医疗、能源、材料、科学技术及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有机化合物名字有何而来?展示故事驿站 生:读故事驿站 师具体认识有机化合物,请大家阅读课文58页,思考: 1、什么是有机物? 2、有机物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3、什么叫烃?组成烃的元素是什么? 生觉大多数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 但碳的单质及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等看作无机物。 如CO、CO2、CaC2以及H2CO3、CO32-、HCO3-等 生除碳外,常有氢、氧,有时含有氮、硫、卤素和磷等。 师仅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烃。 (动画)由“碳”“氢”两个字的底部偏旁组成“烃”。 过渡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已学过的甲烷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什么? 展示天然气、可燃冰,瓦斯爆炸图片 师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回忆、讨论并集体回答:天然气、沼气、坑气、油田气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今天我们来学习甲烷

高中化学_分子的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1.掌握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实质及其相互关系。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 学生渴望获得化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键知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不足,实验探究能力不足,分析推理能力不足。 学生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 对高中生智力发展的要求 智力,一般认为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就要求高中学生智力方面有相应发展。在观察事物时,要更富目的性,会更加全面和深刻,能区别出主要的和次要的,必然和偶然的现象;不仅要有静态的观察,还要有动态的观察;不仅有定性的研究,还要有定量的分析。要求记忆以逻辑识记为本,力求在理解基础上抓住教材内在联系,进行记忆。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逻辑思维。同时要独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想象力要较大发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从平面几何到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就需要发展空间想象力。对于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十学习方法十智能素质. 学习的动机 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有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如此,如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如物理的实验,化学的变化等,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培养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往往是刻苦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才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一定要钻进书海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兴趣,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问题时,那种成功

高中化学_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2》必修第三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体会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 2、了解烷烃的结构特点和通式;(重点) 3、理解同分异构体的含义,会书写简单烷烃的同分异构体。(重难点) (2)过程与方法 应用“类比”的思想,分析烷烃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对比思维方法,应用“有序思维”思想用“减碳法”书写同分异构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用科学家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科学工作的复杂性及对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2、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结合其他原子,也可以彼此间形成碳链和碳环; 3、碳原子间及碳和其他原子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 【展示】甲烷、乙烷、丙烷球棍模型 【板书】二、烷烃 1、烃: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2、烷烃的特点: (1)单键: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 (2)饱和:剩余的价键全部与氢原子结合 3、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n≥1) 4、同系物: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n 个CH 2 原子团的有机物。 5、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类似 【过渡迁移】试动手拼插出C4H10的球棍模型,观察碳骨架形状,写出其结构式、整理笔记 1、小组分工动手拼插出下列模 型,写出其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2、思考三种分子在元素组成上 的共同点?3、讨论三种分子在 结构上的共同点? 结构简式: CH4 CH3CH3 CH3CH2CH3 分子式: CH4 C2H6 C3H8 观察总结烷烃的结构特点, 利用数列原理推理出烷烃的通 式。体会同系物的概念。通过甲 烷的化学性质推测烷烃的性质。 察能 力、分 析判断 能力。 培养学 生的动 手能 力、观 察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