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洋 (2104053576)张承志作品主题分析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 边 大 学 ( 二 〇 一 四 年 五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本科毕业设计 题
目:张承志作品主题分析
学生姓名:刘洋洋
学 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班 级:二零一零级
指导教师:季南 讲师
摘要
在中国当代文坛,张承志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

自1978年发表短篇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起,他就以其独特的叙述视角与执着的文化坚守在文学界建立起了独一无二的写作体系。

八十年代相继发表的《黑骏马》、《北方的河》、《金牧场》、《黄泥小屋》等小说作品让张承志实现了写作艺术上的巨大飞跃,赢来了文学界的一片盛赞。

1991年的《心灵史》标志着张承志创作的高峰。

经过一段时间沉寂之后,开始转向散文随笔的创作,主要代表作有《英雄荒芜路》、《清洁的精神》、《以笔为旗》等。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第一章对作家张承志及其作品进行了简单概说,意在为作品主题的分析做好相关铺垫;
第二章,张承志作品创作的主题。

即:歌颂母亲、赞美青春、追寻信仰、坚守人道四大主题。

这些主题将在对相关作品的深入分析过程中一一浮现;
第三章就张承志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做了总结。

关键词:张承志;母亲;青春;信仰;人道
Abstract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ld, Zhang Chengzhi is the existence of a not’s allow to ignore. Published since 1978 short story "the rider why mother singing", he is in a unique narrative perspective with persistent culture to built up a unique writing system in the literary world.In the eighty’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black horse", "north river", "golden pasture", like "the yellow house let Zhang Chengzhi realized the great leap forward on the art of writing, to win a praise in the literary world. In 1991, rethinks marks the peak of Zhang Chengzhi creation. After a period of time after the silence, is turning to prose creation, mainly including "hero deserted road", "the clean spirit", "The pen for the flag", etc.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introduction,the main text and the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introduction about Zhang Chengzhi and his works, to relevant a good ground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theme;
Focus on the theme of the second chapter Zhang Chengzhi work on the induction, namely: mother, youth, belief, humanitarian four themes. These topics will be in for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works.
The third chapter is Zhang Chengzhi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made a summary.
Key words: Zhang Chengzhi; Mother. Youth; Faith; humanitarian
目录
引言 (1)
第一章张承志及其创作概说 (2)
1.1 张承志简介 (2)
1.2创作概说 (2)
第二章张承志作品中的主题呈现 (4)
2.1 歌颂母亲 (4)
2.2 赞美青春 (5)
2.3 追寻信仰 (6)
2.4 坚守人道 (7)
第三章张承志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8)
3.1 张承志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8
3.2 张承志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8)
结论 (10)
注释 (11)
参考文献 (12)
谢辞 (13)
引言
张承志是一个坚持心灵写作的作家,他的足迹从草原到北方河流,从天山到日本,从母族到整个伊斯兰文明,一路上隐秘地倾吐着母亲、青春、信仰、人道这些让他无法平静的人生主题。

初期创作中的以淳朴与感怀为主要的情感基调之后,张承志开始了实践意义上的生命体验阶段,之后又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宗教信仰与人道主义的探寻。

在此过程中,他面临着诸多芜杂的思想冲突与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

面对这些“无援的思想”,他一次次地选择了“离走”,去直面属于自己的人生主题。

所谓“作品的主题”,即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即作者要告诉人们的主要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自张承志初入文坛迄今,他就得到了很多研究者的青睐,相关研究论文与文学期刊在中国知网可查得千余篇。

更有文学研究爱好者专为其著书立说。

其中大多数都是从张承志作品中所表达的精神历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阐述。

对于其作品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将从母性、青春、信仰、人道等四方面分析张承志作品中的主题呈现以及这些主题背后的深刻内涵。

其中“歌颂母亲”这一主题将通过张承志初期的小说《起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与《黑骏马》作以分析;“赞美青春”将从《北方的河》着手分析;“追寻信仰”以《金牧场》与《心灵史》为例进行阐述;“坚守人道“则以他后期的散文为依据加以说明。

第一章作家介绍与作品概说
张承志作为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自进行文学创作以来,始终以作家的姿态和使命,叩问当下社会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同时又“孤傲”地游离于主流文学语境之外;他渴望与“敌人”战斗,却不得不在“无物之阵”中孤苦奔走。

选择这样的创作道路,源于他独特的生活背景。

1.1张承志简介
张承志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穆斯林作家和学者之一。

他是“红卫兵“组织的发起人。

1968年作为“知识青年”的一份子在内蒙古乌珠穆沁牧区插队,为期四年。

1972年进入北京大学历史考古专业学习,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

曾长期游走于中亚、新疆、甘宁青回族区进行历史宗教考古调查。

二十世纪末足迹开始遍布日本、西欧、拉丁美洲等地。

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喜爱骑马、孤身长旅、学习民族语言和民谣。

迷醉于北方诸族底层大众的坚忍不屈。

信仰伊斯兰教。

崇拜为保卫内心世界而不惜殉命的回族气质。

”<1>借此可以看出其特立独行的性格特征。

作为曾经的“红卫兵”组织发起人之一,张承志亲历了那场浩浩荡荡的全民狂热的政治运动。

“文革”退潮后,他的英雄主义的追求从未因为外界政治环境的变换而亦步亦趋,而是坚持着一向的理想追求;面对政治运动之后的文坛萧条之象,张承志没有像许多文人一样从异国他乡寻求创作手法的新途径,而是选择一个人走向历史与生命的深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当八九十年代的商业大潮与后殖民主义猛烈地袭向尚未有思想准备的新一代文人作家们时,他清醒地意识到国人信仰中的贫瘠,在众生哗然的时刻,他选择了以笔为旗,独自鏖战。

正如作家迷恋的日本歌手小林一雄的歌词一样:“我无法面向前方,前方空无一人/我不想回顾背后,背后人群挤撞/泪水早已堵塞/像他们那样笑么,我不愿意/每当和往日的温暖相遇/在无人处心中落下泪雨/对于我这一切就是生存啊/为着在我的身后/能诞生一个未来。

他用自己的作品为这一切作了最好的注解。

1.2 创作概说
1978年,作家张承志发表了他的处女作《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通过浪漫主义式的叙述,作品为我们呈现了“知青”插队期间的内蒙古草原上的人物风土与主人公对草原母亲的深深眷恋之情。

1981年的中篇小说《黑骏马》让张承志实现了文学创作由浪漫抒情向艺术升华的转变。

这部作品以一首古老的蒙古民歌《黑骏马》为主线,记录了主人公白音宝力
格的成长历程,描写了她与女主人公索米娅之间的爱情悲剧和对青春已逝的怅惘。

《北方的河》写于1984年,主要以打算攻读地理学专业的主人公游历北方的河的经历为叙事背景,采用了近乎内心独白的方式诉说着对血性的男子汉性格的崇拜与对理想主义的执着追求。

创作于1987年的《金牧场》是一部结构宏大的长篇小说,这是一部站在异国他乡,远观与反思自己曾经生活轨迹的作品。

内容涉及知识青年的插队,红卫兵运动的内省、人道主义与残酷侵略、艺术与变形、理想主义与青春精神……《金牧场》几乎可以说是张承志之前几十年生活体验与小说精神意蕴的总结。

进入九十年代,《心灵史》的创作为张承志融入母族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契机。

张承志将此视作他“文学创作上的高峰”。

这部很难用传统的文体为它划分归类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与极其严谨的考据构建了一段交织着血与泪的回民为守护信仰而与统治者抗争的历史。

通过这部作品,张承志表达了“牺牲即美”、“异端即美“的价值观念。

随着中国商业大潮的来袭,面对文化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刻,张承志于1993年辞去海外教职回到中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化抗战”思想,并于之后相继发表了《英雄荒芜路》、《清洁的精神》和《以笔为旗》等散文集,其间阐释了自己的人道思想与立场坚守。

第二章张承志作品中的主题呈现
当“文革”的血雨腥风走进尾声,心灰意冷的作家们还未恢复活力为文学与理想摇旗呐喊的时候,张承志以一人之力摸索着自己的路途。

他对“虚无主义”采取了一种强烈蔑视的态度,他用亲身体验与考古研究填充着他们那一代人思想意识中的荒芜,他将天、地、人简化为具体的、微小的形式——文学创作。

母亲、青春、信仰、人道这些主题是张承志笔下圣洁而不可侵犯的领域。

他走在一个人的旅途中,探索着其中的深意。

本章将以主题为版块,结合作家作品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1.1 歌颂母亲
“在‘额吉——母亲’这个普通的单词中,含有那么动人的、深邃的意义。

母亲——人民,这是我生命中的永恒主题。

”<2>在内蒙古草原,淳朴的草原母亲与坚强的草原姑娘都成为了张承志年轻生命中最柔软的记忆,并一度将他们纳入文学作品,作为怀恋与歌颂的对象。

在苍茫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张承志第一次俯下身来观照贫苦而充满温情的底层生活。

草原母亲在这一时期给了张承志莫大的精神支撑。

她也许是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却以母亲的全部温情为“我”驱逐茫茫雪夜里沁骨的寒冷的额吉;她也许是勤劳古朴、善待生命的老奶奶;她也有可能,是张承志内心深处渴望的具有“母性”光辉的童年玩伴——索米娅。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在节奏舒缓的叙述、温情脉脉的追忆中描绘了一位张承志理想中的草原母亲的形象:年迈的额吉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任凭料峭的寒风吞噬她瘦削的身躯,仍固执地把她那件毛蓬蓬的哈达披在“我”的身上。

暴风雨过后,额吉的下肢瘫痪了。

然而,她仍然坚持着体力劳作。

她在医院看到了被烧伤的女知青时,“泪水在她的脸上纵横,打湿了她的前襟和紧攥着的、装满奶豆腐的布袋。

”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这位草原母亲都会用她的笑与爱温暖着每一个被寒冷裹挟的脆弱灵魂。

这时候,“一种崭新的意识在我心里萌芽了。

好像,探求了多年的真理。

这时才在我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是啊,为了这样的母亲,为了这样珍贵的情谊,我们有什么舍不得献出来呢”。

<3>在与坚强沉默的草原母亲的朝夕相处之中张承志体悟到了一种原始的、默默咀嚼苦难的坚忍的人格与力量。

小说《黑骏马》中,始终贯穿着主人公对老奶奶慈祥与坚强的怀念。

黑骏马,这个在风雪之夜里险些丧命的、不知来历的小马驹,突然来到了当时“我”和索米亚还有奶奶居住的蒙古包外面。

在奶奶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之下,小马驹的生命体征渐趋平
稳,后来成了令主人公骄傲的坐骑。

《黑骏马》中另一个被描述的母亲形象是主人公少年时期的玩伴索米娅,在她被糟践、主人公力格离开之后,毅然以一位草原女性的姿态承担起了怀孕之后的孤苦生活。

当主人公白音宝力格在目睹了城市文明背后的丑陋、回到草原寻找旧日恋人时,索米娅被描绘成了与老奶奶一样的饱经生活风霜而无怨无悔的成熟女人。

她丝毫没有流露出对往事的感伤和对艰苦生活的委屈,索米娅为哺育下一代奉献出了自己全部的母爱。

当白音宝力格离开时,索米娅真诚地请求他将来把自己的孩子送来给她抚养。

她那满腔的母爱只有通过奉献才足以让自己感到生命的价值。

至此,作者完成了对索米娅形象的转型,一个美丽的草原少女已经成长为一个伟大的母亲。

草原中的“母亲”形象一度让张承志迷恋不已,它不是政治口号式的头脑洗劫,它不是敌我之间二元对立的划清界限,它来自一个人最原始的生命本能——对母亲的爱的依赖。

草原母亲无声的爱,给了在革命大潮中留下的心理创伤的张承志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抚慰,更给了张承志人类在苦难面前不卑不亢的人生姿态。

这也正是“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的意义所在。

1.2赞美青春
“青春”,曾让张承志狂热也曾给他带来痛苦。

经历了“文革”的全民狂热的浪潮之后,张承志有了更多的关于青春的积淀与感悟。

他承认年轻的自己曾经在迷狂状态下犯下的错误,但从来没有因为人们对“红卫兵”现象的指责而怀疑青春的价值,更没有像同时代的“知识青年”一样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他曾在《老桥·后记》中这样写道:“无论我们曾经有过怎样触目惊心的创伤,怎样被打乱了生活的步伐和秩序,怎样时至今日还感叹着青春,我仍然认为:我们是得天独厚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人。

在逆境里、在劳动中、在穷乡僻壤和社会底层,在思索、痛苦、比较和扬弃的过程中,在历史推移的启示里,我们也找到过真知灼见,找到过至今感动着,甚至温暖着自己的东西。

”<4>1983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北方的河》正是张承志这种内心独白的呈现。

《北方的河》以一个十分简单的故事作为叙事外壳,通过对叙述者主观心灵世界的直接展示,通过现实与回忆叠合的叙事结构,小说完成了表现一代青年奋斗、迷惘、反思与坚守的主题。

叙述者是一位放弃自己中文专业而执意报考人文地理专业的“准”研究生,他利用暑期走遍西至额尔齐斯河东至黑龙江的北方的几条河流,对祖国的山川进行了一番科学的考察和感情的巡礼。

自始至终的基调都是自我对话式的,甚至是荒诞不经的,而与那个女摄影师之间的点滴也不过是巨大的自我内心映射下的浮光掠影。

在关于黄河泥沙中残留的碎片的讨论中,主人公与同样追寻艺术之美
的女摄影师之间出现了的分歧。

后者看到了这些历经岁月淘洗的碎片“体无完肤”、“百无一用”。

可在张承志看来这些碎片是一种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历史痕迹,它最终会汇入浩浩荡荡的历史之河。

这就明显地反映了二人对待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态度。

女摄影师代表了经历了文革之后的那一代人倦怠的心理状态,他们认为过去式伤痕累累、无法直视的,个人是软弱无力、亦步亦趋的,而张承志却严正地站在了这种态度的反面,以北方的河为喻,表达自己对青春与理想的追求。

那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正是这种思想性格的内在隐喻。

1.3追寻信仰
信仰,在张承志的作品里是庄严不容侵犯的存在。

对于理想、学术、宗教,都可看出信仰给张承志带去的巨大力量。

李东芳曾在《世纪末的坚守—论张承志小说的文化选择》中写道:“基本上,他被定位为一个理想主义的高蹈者,一个英雄主义信徒,一个拜伦式的浪漫主义骑士。

张承志捍卫的一些理念,比如理想、信仰、心灵自由,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语词,将他与另一位作家张炜并称坚定理想主义精英立场的斗士。

”<5>张承志曾在《金收场》里宣称将为自己“寻找一种方式”,寻找自己“今后存在的形式”。

在日本做访问学者期间,小林一雄的歌词、《黄金草地》中的五勇士为心中的信念而不惜牺牲的故事,以及日本的学生运动长期萦绕在主人公的脑海,挥散不去。

这些现实场景与曾经的记忆交相辉映,为后来张承志思想与人生轨迹的转折做了很好的铺垫。

小说尽管内容涉及广泛,但它主要关注的是主人公个人的心灵状态与生命,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最终导向的是对于自我的确认,即寻找内心的“金牧场”。

从这部作品开始,张承志一步步实现了创作主题向宗教信仰的转变。

面对精神上的困惑,在伊斯兰文明的召唤下,在信仰之光的神秘催促下,张承志于1984年冬走进了西海固深处,走向了与他自己的血统最相近的地方,寻找一切生命动力的本源。

他将此视为一种神意。

“我要有支撑——如果有人愿意,那我就在精神世界寻找。

哲合忍耶迎我而来,使我如一条将要干涸的河突然跌入了大海。

”<6>经历了苦苦的路途跋涉与精神煎熬之后,张承志开始深入自己的母族之中,意在寻找生命原始的秘密。

宁夏西海固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成了他文学“列阵”的所在。

1991年,张承志的《心灵史》问世,他将此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巅峰。

大量的事实考证,卷帙浩繁的回族文献查阅,一次次被淳朴的回族乡民震惊的叙述,都足以让这部鸿篇巨著光彩熠熠。

《心灵史》书写的是被压迫者的历史、穷人的历史,是对于压迫者、统治者和官方历史的挑战和瓦解。

在不辞辛劳的心灵触摸与对顽强不屈的回
民足迹追寻中,张承志的内心一步步得到净化,他像一个长久行走在黑暗,忽然柳暗花明——在伊斯兰文明中找到了信仰之光。

在《心灵史》中,根据哲合忍耶自己记述的史料《热什哈尔》来讲述和反复阐明哲合忍耶的第一代导师马明心的赤贫生活与操守。

所以,作家是以荒山野岭之绝境和哲合忍耶的精神导师来突显哲合忍耶的穷人宗教的特质,从而为直逼哲合忍耶的心灵世界做好了铺垫。

“异端”,是张承志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力高扬的一种生存状态,这也正是他追求信仰之路的恰切概括。

无论是在《清洁的精神》中对古代义士“牺牲精神”的极力赞美,还是《心灵史》中回族先祖与清真寺阿訇维护教义清洁的不退一步的坚决,都体现出张承志对“异端”的痴迷与执着。

张承志并没有因为走进宗教而变得狭隘,“不应该认为我描写的只是宗教。

我一直描写的都是你们一直追求的理想,是的,就是理想、追求——这些被世界冷落而被我们热爱的东西。

”<7>以《心灵史》为契机,张承志站在伊斯兰文明的偏僻角落里,寻求、建构着人类的生存意义,从而拯救时代的精神失落。

1.4坚守人道
张承志的所有作品几乎都可以归结到“人道”的主题上。

人道是褒扬人的价值,捍卫人的尊严,提高人的地位,以人性的眼光研究人的状况、特点、前途和利益之道。

作为一名作家的张承志,把“人道”关怀作为自己始终如一的精神内核:“知识分子的任务,就是捕捉住无情世界中变形的和无声的语言,把更多数人的渴望,当做自己的原则。

知识分子必须有如此能力,否则还有什么资格发言。

”<8>
面对九十年代的全球“后殖民主义”的出现,张承志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侵略味道。

1993年,张承志放弃海外教职。

回到中国后写下了散文《以笔为旗》。

“而此刻我敢宣布,敢应战和更坚决的挑战,敢树立起我得心应手的笔,让它变作中国文学的旗。

”<9>这位当代文化界的战士,旗帜鲜明的打出了“文化抗战”的口号,呼吁知识界用作家的使命抵御野心家们的糖衣炮弹。

其他散文集如《荒芜英雄路》等作品更是表达了自己对人道关怀的立场之坚定。

《清洁的精神》中的古代义士为守护人道而做出的惊世骇俗之举,都在张承志那里得到了无上的褒扬。

进入二十世纪末,张承志为了在美帝国主义淫威下而遭遇苦难的阿富汗人民伸张正义,他站在穷苦的广大回民的立场为其严峻的生存困境痛心疾呼,他走进阿拉伯世界为守护伊斯兰文明而据理力争。

为弱者奔走疾呼,为贫苦者写书,张承志以一位作家的良心和坚守阐释着“人道”的内涵。

第三章张承志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我曾经独自与下述命题相遇:时代、国家、民族、宗教、教育、真的学问、心的历史、人与上述问题冲突后的境遇、人在中国追求的可能。

”<10>张承志起初阶段这种情怀与视野,便预示了他此后创作阶段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1 张承志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78年的处女作《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引起了文坛对张承志的关注。

此后的《黑骏马》、《北方的河》让他走上了专业作家的路途,《金牧场》、《心灵史》的发表把人们的视野引向了宗教信仰的领域。

张承志的作品除却一路来的获奖频频,光是其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写作风格与叙述视角就足以奠定其在文坛上的独一无二。

作为鲁迅思想的坚定拥护者,张承志始终秉承着鲁迅关于民众、国家、时代的追问。

旷新年认为张承志是鲁迅之后的又一个作家,他曾经写到:“他坚持着他的理想主义,坚持着他对于形而下的蔑视与对于形而上的追求,一种精神的饥渴、信仰的饥渴,乃至可以称作‘迷狂’(不是贬义)的东西出现在他的作品里,令人肃然又令人惊心动魄。

”<11>
“在当代作家中,我还绝少看到内心搏斗有如张承志这样深刻旷久的,更绝少看到人格意识精神特征有如张承志这般强烈执著专一的,尤其是他文化人格中那种异常深沉的宗教美,确是很魅人的。

”<12>对于一个执着地坚守“清洁的精神“的作家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无上的赞誉。

它肯定了作家与民众思想互相融合的追求。

3.2 张承志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张承志作品中的书写视角在当代文学中堪称独特。

“文革”的时代大潮逐渐退却之后,张承志选择了与其他有过相似经历的知识青年不同的人生轨迹。

同样是书写“知青”经历,张承志作品中诉说的不是“伤痕”与“泪水”,而是蒙古草原中美好的人性与坚忍的品格。

他更加强调与底层民众的结合,他常常以“孤旅”的形式面对人与艺术的原始追问。

从一开始的《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开始他就没有追求题材上的宏伟与政治正确,而是追随自己内心的呼声,为心灵写书,为苦难的人民写书。

张承志的作品因其特殊的学术背景而增添了更多的严谨性。

面对自己的思想困惑,他一步步地构筑起了自己的文学大厦:为找寻成吉思汗当年开疆拓土的旧日古道,他曾长期地穿梭于荒凉的内蒙古与新疆边地;为了学术理想,他执着地行走在北方江河的边缘,与自然对话;为了考证回族的历史,他走访千家万户、研读万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