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皮炎18例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剥脱性皮炎18例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18例剥脱性皮炎的综合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8例患者进行消毒隔离、防止感染,进行病情观察、饮食、用药、心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无一例死亡,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细致的病情观察,有针对性的皮肤护理措施,全面的一般护理,适当的饮食指导,正确的心理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剥脱性皮炎护理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1],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急性期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亚急性期和慢性期皮肤浸润肥厚,大量脱屑,为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综合病征,常见的有银屑病、药物过敏、恶性肿瘤、湿疹皮炎和其他,重症患者可因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2010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18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1~72岁。本组患者入院时均符合剥脱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全身90%以上皮肤发生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和皮肤浸润、增厚、反复大量脱屑,可伴有口腔、眼睑或外阴黏膜红肿、疼痛、糜烂、溃疡,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其中药物过敏引起者9例,起病急,红斑迅速扩展至全身,可先表现为麻疹、猩红热样皮疹,以后发展为红皮病,发热全身症状显著。
银屑病引起者5例,湿疹引起者3例,发病缓慢,皮肤浸润、肥厚,瘙痒剧烈,全身症状轻,另外1例病因不明。18例患者中有4例伴有有糖尿病,2例有肝炎及肝功能不全,1例有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伴有心功能不全。药物引起者停用一切可疑药物,非药物引起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抗过敏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补充营养成分,精心的皮肤护理及合理饮食指导。18例患者无一例死亡,治疗后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
护理
饮食护理:剥脱性皮炎为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由于皮肤大量脱屑、渗液,体液及蛋白质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恶液质而危及生命。所以饮食护理极为重要。首先要满足患者营养需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禁食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口腔溃烂进食困难时给予流质饮食,必要时用静脉或鼻饲维持热量,以补充营养,促进恢复。
皮肤护理:剥脱性皮炎的皮损护理是保证治愈和防治感染发生的至关重要的治疗环节。剥脱性皮炎皮肤护理以止痒、消炎、安抚为原则。急性期外用药宜缓和,无刺激性,常用植物油、氧化锌油剂,继发细菌感染者加用夫西地酸乳膏,患者有大量的皮屑脱落,应告诫患者不可自行撕脱,以免损伤新生皮肤,必要时应由医生或护士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剪刀剪去,每日更换床单,及时清扫脱落的皮屑、痂皮,护士协助患者翻身和更换服装,动作应轻柔。
黏膜护理:患者多有黏膜损害,部分患者需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
素治疗,更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因此应加强黏膜护理。湿润口唇,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有念珠菌感染者可加用口泰漱口液交替漱口,疼痛明显时漱口液中可加入利多卡因,以减轻患者的疼痛。进食后督促患者及时漱口。患者出现结膜充血水肿及渗出者每天用生理盐水冲冼2次,睡前涂抹红霉素眼药膏,使用眼药膏时注意无菌操作以免造成污染。
防止感染的护理:安排患者住单人间,限制探视,医务人员进入病房时洗手、戴口罩、帽子,给患者进行操作时戴无菌手套。病床保持清洁干净,每天至少更换床单、被套1次,保持病房清洁,傍晚和早晨各开窗通风1次,每次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流通。保持病房适宜温度和湿度,应用温度和湿度计,以便观察和调节。心理护理:剥脱性皮炎发生后患者因病情重加之全身红斑脱屑,自我形象紊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自暴自弃心理,甚至拒绝治疗。护士应加强病房巡视,主动关心、体贴、尊重患者,认真倾听患者主诉,给患者及家属交流,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教他们消除紧张与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出院指导:嘱患者保持情绪稳定,适量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保持皮肤清洁干净,防止抓破皮肤。药物引起者禁用可疑药物,其他疾病引起者应继续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结果
经上述运用护理程序的护理,患者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无一
例死亡,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和后遗症,对自身疾病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讨论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严重的皮肤疾病,重症患者可伴发肝肾功能不全、皮肤感染,甚至败血症而死亡。本组患者经过制定有效治疗方案和积极护理,疗效显著,均痊愈或明显好转出院。该病的护理难度较大,总结本组患者的护理体会,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细致的病情观察,针对不同皮损情况采取不同的皮肤护理措施,全面的一般护理,适当的饮食指导,正确的心理护理等措施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愈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