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蓝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
本文主要以甘蓝栽培技术分析为中心,进行基质穴盘育苗技术研究,通过对种子处理、苗床管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分析,形成了一套甘蓝基质穴盘育苗关键技术体系。
1选择品种目前,甘蓝工厂化穴盘育苗中经常使用的品种有:中甘21、
紫甘蓝、寒玉5 号、冠宝、福绿、龙王等,这些品种主要具有颜色美观、耐湿的特点。
2苗床准备
冬季育苗需要在温室内进行,或是在塑料大棚内进行,以保证甘蓝的栽植数量及其密度,合理确定育苗数量。
及时进行穴盘清理,同时对其进行冲洗、晾晒、消毒等处理。
3播种
3.1基质选择
甘蓝育苗基质要有良好的物理性状,pH值在6.0〜6.5之间,一般选择草炭、珍珠岩、蛭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再加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者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搅拌后进行消毒处理。
在播种前一天,将购买的基质拆开,并将其倒入干净的场地,用铲子将结块敲碎,并加水搅拌,一直搅拌到手能将其捏成团为止,水从指缝渗出而不下滴,说明基质含水量合适。
将准备好的基质倒入穴盘中,用刮子刮平,保证每个穴盘中都装
满基质,在穴盘上边盖上空穴盘,避免基质洒出。
3.2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需要及时筛选种子,将种子中的杂质清理干净,防止在机械播种过程中出现机械孔堵塞的情况。
将种子用纱布袋装好后,放入50C〜55C的水中进行浸种,期间不断进行搅拌,见到有少量种子破皮后捞出,晾干待用。
或用高锰酸钾1000 倍液浸种20 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对消毒后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温度以28 C〜30 C为宜。
3.3 播种
可以采用人工播种和机器播种相结合的方式。
采用机械播种
法,保证每个穴盘一粒种子,播种深度在0.5cm 左右,播种结束后,将穴盘整齐摆放在苗床上,并使用基质进行覆盖。
对覆盖好的基质浇水,直到穴盘渗出水为止,最后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保湿膜。
4苗期管理
4.1 温度管理
甘蓝出苗前,要保持棚内的温度在28C〜30C左右。
按照不出苗不揭膜的原则,当出苗率达到80%时,需要在晴天的上午将地膜和拱棚拿掉,根据天气情况来进行通风管理,早上揭棚,晚上盖上,等到真叶长出后,要根据天气情况对其进行浇水,避免冷水伤苗,同时还要补充0.3%的尿素水溶液。
在苗龄5 片叶时,要保证白天温度在
15C左右,夜间温度在8C左右,夜间温度不低于8°C的情况下不需要盖膜。
4.2水分管理
真叶长出来之前要避免浇水过多,造成幼苗徒长。
真叶长出
后,浇水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可以适量补充0.25%的尿素营养
液。
每次浇水都要浇透,等到基质干时进行二次浇水,如果阴雨天气光照不足,棚内湿度较高时不需要浇水,在定植前7 天内控制好水分,避免幼苗萎蔫。
4.3光照管理
冬春季?育苗,要及时增加室内光照,雨雪天气时可以用白炽灯补充光照。
夏秋季节育苗,要加大通风量,促进幼苗生长。
苗龄在20 天左右时要适当控水,以叶片不蔫为标准,气温升高时要适当补水,出圃1 周前要让种苗在全光照的条件下生长,以适应外界温度。
5病虫害防治
防治病虫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甘蓝主要发生的病害是霜霉病、黑斑病、猝倒病、立枯病。
霜霉病、黑斑病一般发生在育苗后期,是由幼苗密度大、通风不及时造成的,可用甲基托布津2000 倍液或加瑞农1000 倍液,也可以用5%多菌灵800〜1000倍液防治,间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 次。
猝倒病、立枯病一般发生在幼苗期,立枯病可用70%敌克
松800 倍液或10%立枯灵500 倍液防治,猝倒病可用多菌灵500 倍液喷施。
主要虫害是菜青虫、蚜虫、小菜蛾等。
优先选用物理防治,可用黄板人工诱杀蚜虫,用黄色粘虫板涂机油进行捕杀。
也可选用
2.5%溴氰菊酯2000 倍液喷雾防治。
小菜蛾、菜青虫等可以用10%菜
虫净1000倍液,或者奥绿1号1500倍液,或阿维菌素2000 倍液喷施。
6结语在甘蓝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研究的过程中,要从选择品种、苗床准备、播种、苗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着手,以期为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