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中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体育课中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摘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是学科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能够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积极倡导游戏教学法,并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学生爱动,好胜心较强等特点表现出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良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积极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并达到预期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体育课堂采用游戏法必须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

小学年龄段内他们可谓是不知疲倦的年龄,当体力透支后便很快恢复;同时他们会多动、无约束、缺乏一定的纪律性。结合这些显著特点,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一方面学生缺乏兴趣,同时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所以,将书本的知识与游戏教学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体现寓教于乐的功效。例如,50米跑教学中,如果教师从训练跑的技巧分析如何提高成

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将技巧渗透于游戏教学中,并采用“人球比赛”的游戏方式,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练习跑的持久性大大延长。

二、将体育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体育游戏的设计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同时对照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目标,通过体育游戏法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能为了游戏而偏离课堂教学内容,从而没有完成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意识到游戏法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置教学内容于不顾,忽视课堂教学的目标,一味追求课堂游戏,这样便失去了体育学科的功能。例如,在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使用了“迎面行进间传球接力”的体育游戏。

三、体育游戏要结合教学实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在设计游戏时,教师不仅兼顾课堂教学内容,还需要注意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让游戏教学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便于课堂教学顺利展开。比如,在教学快速跑时,可以结合教学设计,这样组织游戏教学:先进行一个游戏“小鱼抢食”,体验快速跑的感觉并引起他们的兴趣。突出快速跑在游戏及本课中的重点,同学们知道如果跑得慢是没有食物可以抢的,使得同学们有跟老师学习快速跑技术的兴趣。游戏结束以后,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小组探讨快速跑的要点,

得出结论:步频快,步幅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体育游戏教学法需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任何游戏都必须防止伤害事故,确保游戏的安全性。纵观游戏教学过程中,很多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教师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或组织不严密、或思想上不重视而引起的;同时有些教师对于游戏的危险性预估不足。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高度上重视游戏的安全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游戏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件。同时,要对游戏的安全性有一定的预估能力,对于游戏的安全性不能准确把握的,还应该换成其他不同的游戏形式。如,课前对使用的场地要平坦性检查,查看所用器材是否牢固,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年龄、性别等特点来确定,不能超越对象的体质、素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并在游戏之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以免发生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还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提醒,防止发生碰撞等安全事故。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把游戏教学教好、教活,同时要注意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编辑孙玲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