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风湿病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风湿性动脉炎
– 病变同心内膜炎 – 病变机化后形成的瘢痕可使管壁不规
则增厚,管腔狭窄
ppt课件
33
(四)、皮肤病变 1、渗出:环形红斑
ppt课件
12
◆中心:纤维素样坏死
◆周围:风湿细胞(Aschoff cell)特征性 细胞,有诊断意义。
风湿细胞形态:横断面:
体积大、圆形 枭眼细胞 或多边形、包
浆丰富略呈嗜碱性,
单核或双核,核膜清 纵断面:
楚,染色质凝集在中
央。
毛虫细胞
◆外周:少量淋巴、浆细胞及纤维母细胞
ppt课件
13
风湿小体 即Aschoff小体:
纤维→玻璃样变 梭形小瘢痕
整个过程4-6个月,病变新旧并存,反 复进展→严重的纤维化、瘢痕形成
ppt课件
19
各器官的病变
(一)风湿性心脏病:
心内膜
风湿病变累及 心肌 心外膜
风湿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外膜炎
三层累及 风湿性全心炎
ppt课件
20
1. 风湿性心内膜炎(rheumatic endocarditis): (1)好发部位:主要侵犯心瓣膜
•心瓣膜:以二尖瓣最常见,其次二尖瓣 和主动脉瓣、主动脉瓣及三 尖瓣,肺动脉瓣极少累及
ppt课件
21
(2)病变: 肉眼观:瓣膜闭锁
缘,串珠状排列,1-2mm, 灰白色,疣状赘生物, 连接紧密,不易脱落
ppt课件
22
镜下观:表面是白色血栓,粘膜下见炎
性水肿,炎细胞浸润,风湿细胞成栅栏状排 列,风湿小体不明现。
粘液样变性
10
纤 维 素 样 坏 死
ppt课件
11
2. 增生期或肉芽肿期(2-3月):
特征性病变:形成典型的 风湿性肉芽肿→风 湿小体。 (Aschoff小体)诊断意义)
部位:多发生于心肌间质小血管旁、心内膜 下及皮下结缔组织。心外膜、关节、 血管等处少见。
镜下观特点:
风湿小体的组成:纤维素样坏死物+风湿 细胞+ 淋巴、浆细胞+纤维母细胞
季节:冬春二季(寒冷、潮湿、病毒感染诱发)
心脏炎
临床表现特征:
关节炎 皮肤环形红斑 皮下结节
小舞蹈症
(chorea minor)
共性:
发热 抗O↑ 血沉增快 白细胞增多
注:具备其中一种均可
当累及纹状体、黑质(锥体外系)部位
时,患者常出现小舞蹈症
ppt课件
5
皮肤环形红斑:
多见于躯干、四
肢,皮肤。1cm左右, 杯状红晕,中央色泽 正常
2. 风湿性心肌炎(rheumatic myocarditis) (1)好发部位: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2)病变:成人:
心肌间质小血管旁
见梭形或橄榄
→Aschoff 小体儿
童常致弥漫性心肌
间质水肿、炎细胞
浸润,充血心衰。
ppt课件
27
ppt课件
28
(3)结局:心肌间质→小瘢痕灶→对心脏 舒缩功能影响不大
ppt课件
1
第五章 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 风湿病 rheumatism
概述
风湿病—一种与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
关的,发生在全身结缔组织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好发部位: 全身结缔组织 ;最常见心脏、
关节、其次为皮肤、皮下组织、
脑及血管;心脏病变最严重。 临床特点: 年龄:5-15岁;6—9岁为发病高峰
ppt课件
23
ppt课件
24
(3)结局:赘生物反复机化→瓣膜增厚、 变硬、变形,粘连;腱索增粗缩短→瓣膜环 狭窄或瓣膜关闭不全即心瓣膜病。
ppt课件
25
正常开放时面积约5cm2 ,狭窄时1~2cm2甚至0.5cm. 瓣膜增厚、粘连、环硬、弹性下降。
ppt课件
26
(4)临床联系:发热、贫血、心区产生杂 音 风湿活动停止→杂音减弱或消失。
地区:西部四川最高;南方广东最低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Leabharlann Baidu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共同抗原性 链球菌胞壁
结缔组织糖蛋白 C抗原(糖蛋白)
M抗原(蛋白质) 共同抗原性 心肌 血管 平滑肌
刺激 机体 产生 抗体
刺激
ppt课件
9
基本病变 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的炎性病变
大致分三分期:
1.变质渗出期(1个月) ① 结缔组织粘液样变性、 纤维素样坏死 ② 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 细胞浸润
ppt课件
心包粘连
ppt课件
绒毛心 30
以浆液渗出为主: 湿性心包炎→心包炎性积液
ppt课件
31
(3)结局 ◆恢复,吸收 ◆机化→脏壁层粘连→缩窄性心包炎
(4)临床联系 ◆叩诊:心界向左右扩大 ◆听诊:心音遥远、心包摩擦音 ◆X 线:立位→烧瓶心
ppt课件
32
(二)、风湿性关节炎
– 渗出:红、肿、热、痛 – 周围有Aschoff小体完全吸收
根据: ①并非发生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当时,而
是在2—3周以后,相当于抗体形成的时间。 ②抗“O”增高 ③风湿病灶中未发现溶血性链球菌。 ④病变性质非化脓性炎症,而是纤维蛋白
样坏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特征性病变)。
注:完整的说法是:风湿病是溶血性链球
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ppt课件
8
发病机制:
抗原抗体交叉反应学说:
(4)临床联系:急性期,心跳加快,第一
音低钝,发烧, WBC↑、 抗O↑
3.风湿性心外膜炎(风湿性心包炎) (rheumatic pericarditis): (1)好发部位:主要累及心包脏层
ppt课件
29
(2)病变:浆液性或浆液纤维蛋白性 炎症以纤维素渗出为主:干性心包炎→ 绒毛心,易形成机化粘连
中心:纤维素样坏死
周围:风湿细胞
风湿小体
外围:炎症细胞
ppt课件
14
风湿性心肌炎pp的t课件风湿小体
15
ppt课件
16
风湿性心肌炎pp的t课件风湿小体(高倍)
17
ppt课件
18
风湿细胞来源: 心脏组织细胞(巨噬细胞)来源(有吞噬 功能)
3.纤维化期或愈合期(2-3月): 纤维蛋白样坏死 吸收 风湿细胞→纤维母细胞→纤维细胞+胶原
皮下结节部位:多
见于四肢大关节附近伸
侧,无痛,风湿活动停
止可消退。
ppt课件
6
病因及发病机理
致病因素: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根据:
① 发病前2—3周出现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
② 多发于链球菌感染盛行的冬春季。
③ 抗菌素防治咽炎等同时,减少风湿病发生
与复发。
ppt课件
7
变态反应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