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实验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窝别和营养状况等。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 正常人群选择应注意其性别、年龄、民族、职业、
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等。
❖病人选择应诊断明确、依从性好,还应注意性别、
年龄、病情和病程等的基本一致。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二、处理因素(treatபைடு நூலகம்ent factor)
在实验过程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根据研究目的可分为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二 类。处理因素是指研究者通过统计研究设计有计划 的安排实验,从而科学地考察其作用大小的因素, 例如药物的种类、剂量、浓度、作用时间等;非处 理因素(混杂因素)是指对评价处理因素作用有一 定干扰,但研究者并不想通过实验考察其作用大小 的因素,例如,病人的病情、病程等。
第八章 实 验 设 计
调查研究是指对特定对象群体进行调查,影响被调查 者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只能被动地观察和 如实记录。调查时的研究条件往往难以控制,一般 只有通过合理分组、设置对照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 干扰。
例如,研究某县高山、平原与丘陵3类地区儿童血红蛋 白水平,已知血红蛋白与营养有一定关系,因此3个 人群按经济收入、饮食习惯分层、确定各层样本含 量进行随机抽样,以达到减少营养状况对调查结果 干扰的目的。
第八章 实 验 设 计
在医学研究中,根据观察者是否主动施加干预 而分为实验研究与调查研究两类。 实验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受试对象 设置干预措施,控制非干预措施的影响,总结干预 因素的效果。 例如,观察哌库溴铵不同剂量的肌松效应,研究者选 择了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注 射0.05mg/kg,第二组注射0.075mg/kg,记录起效时 间。由于受试对象条件一致,很好的控制了不同疾 病对肌松效应的影响,然后分析实验结果,便能获 得该药不同剂量的效果。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3)处理因素必须标准化 处理因素标准化就是如何保证处理因素在整个实验 过程中始终如一,保持不变。如在进行药物疗效的 试验观察中,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所使用药物的生 产厂家、批号、药品标准等必须一致。所以,在实 验设计时,必须制定处理因素标准化的具体措施和 方法。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受试对象
一般先做动物实验后再做人体观察,如新药疗效 的观察一般是先做动物实验,初步观察其疗效和副 作用后,再进一步在患者身上做临床试验,以确定 其疗效和副作用。有些实验则可直接在人体进行观 察,如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测定等。根据受试对象 是动物还是人,选择受试对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在实验进行前必须对受试对象作严格的规定,以保
证其同质性和代表性。
❖受试对象应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对处理因素敏
感;二是反应必须稳定。
例如,研究某药物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宜选用Ⅱ 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选择受试对象应明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动物的选择应注意其种类、品系、年龄、性别、体
第八章 实 验 设 计
研究设计包括专业设计与统计设计两个
部分,其中统计设计主要是依据研究目的,从
研究的现况出发,规定研究因素,选择效应指 标,确定研究对象的引入方式、方法和规模, 拟订实施的方法,以及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的模式,直至结果的解释。通过合理的、系统 的安排,达到控制系统误差,以消耗最少的人 力、物力和时间,而获得可靠的结论。
公共卫生学院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第八章 实 验 设 计
医学研究若事先没有很好地进行安排,待研究 结束后得到的数据可能并未反映客观实际规律,甚 至相互矛盾,这时无论采取什么统计方法进行统计 分析也往往无济于事。
例如,某医师观察元参钩藤汤降血压的效果, 对80名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试验,患者连服半月汤剂 后查体,平均血压下降了2.8KPa,如果就此认为元 参钩藤汤有降压作用,显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 为已知血压这一指标受心理因素等多种条件影响, 缺乏对比药物的观察,很难推断下降的2.8KPa是由 于该药的作用。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2)要分清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 例如,研究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处理因素为药 物治疗加饮食疗法;合理调配作息时间和其它辅助 治疗措施也能缓解症状,有助于康复,但不是本次 研究的处理因素,而是非处理因素。研究者应采取 各种措施,尽可能使非处理因素在所比较的各组中 基本相同,以便充分显示处理因素的作用。
第八章 实 验 设 计
实验设计的特点 : ①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②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是经随机分配而
定的,能使非处理因素对不同处理组的影响保持均 衡,组间具有可比性,可以客观评价处理因素的作 用。 ③实验研究设计能使多种实验因素包括在较少次数的 实验中,更有效地控制误差,达到高效的目的。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依照实验因素和水平的不同,可产生四类实验: 单因素单水平、单因素多水平、多因素单水平、
多因素多水平。 选择处理因素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要抓住实验中的主要因素 实验效应是多种因素作
用的结果,由于研究目的不同,以及人力、物力和 时间所限,研究者不可能通过一次或几次实验中把 已知的所有因素都进行处理与分析,只能抓主要的 因素,且因素的水平数不宜过多。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是实验设计的三个基 本要素,它们贯穿于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从不同侧 面影响着实验研究的结果,在实验设计中必须予以 足够重视。
例如,用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病人,观察比较两组病 人血糖、尿糖的下降情况,这里所用的药物为处理 因素、糖尿病病人为受试对象,血糖值、尿糖值为 实验效应。
第一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受试对象 受试对象选择的合适与否,也是一项实验是否成
功的关键。医学研究受试对象有人和动物和植物, 也可以是某个器官、细胞和血清等生物材料。 实验可以分为三类: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其 受试对象为动物;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其受试对 象为患者;现场试验(field trial),也称社区干预试验 其受试对象为正常人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