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谦《中央银行学》第3版章节题库(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广谦《中央银行学》第3版章节题库
第八章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分析
一、概念题
1.资金流量分析
答:资金流量分析是以现代宏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复式记账原理,对社会各经济部门的资金来源与用途分类记录,从而对全社会货币资金运动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的一种方法。
2.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答: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一般用利率体现。如果是预测无息资产,即狭义货币M1,可以选择一个名义利率来代表所持货币资产的机会成本;如果是预测广义货币M2,则应该选择一个能测算广义货币存量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利差的变量。
3.总值与净值
答:总值通常作为现期产值的一部分,它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值(资本消费或折旧补偿)。在生产新产品的过程中,部分资本设备会被消耗,企业从收入中扣除资本消耗,将其作为替换被消耗的那部分资本的基金,这就是所谓的“折旧”。从总值中扣除折旧,即为净值。净值的核算意义在于衡量一国的现存资本储量能否长期维持现有经济增长率。
4.平减指数
答:平减指数又称“GDP平减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国民经济物价平减
指数”,是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物价总水平变动的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它采用双缩法编制。第一步,利用国民经济核算中各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的现价总产出和中间投入数据及其相应的物价指数,来推算各产业的不变价的实际值。第二步,用总产出的实际值减去中间投入的实际值,得出各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值。各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值之和即为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数据。第三步,利用现价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出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以上是按生产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减缩所求得的平减指数。另外还可以通过按支出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减缩,来编制平减指数。
5.国际收支账户
答:国际收支账户涵盖了反映本国居民与外国人商品、服务、收益及无偿转移等交易记录的对外经常账户余额,反映本国居民的国外净资产变化及其他资本流动的资本和金融账户余额,以及与国际储蓄和账务清算有关的官方储备账户的净额。
6.银行概览
答:银行概览是反映全社会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的统计账户。它由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和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合并而成。其资产方的项目有两项:(1)国外资产(净)。(2)国内信贷。国内信贷又分为对政府的债权(净)和对非金融部门的债权两项。其负债方的项目有四项:(1)货币和准货币。又分为狭义货币M0(细分为流通中现金M0、活期存款)和准货币(细分为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两项。(2)债券。存款货币银行和特定存款机构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券。(3)所有者权益。(4)其他(净)。
7.贸易差额
答:贸易差额是国际收支失衡的最狭义的定义,即以FOB记录的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出口大于进口,差额在贷方,为贸易顺差,反之为贸易逆差。
8.经常项目差额
答:经常项目差额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实际资源交易所引起的金融资产净变化。问题是此项差额是否能够确实体现国际收支的失衡。如国家往往希望经常项目逆差以利用国外设备或商品;另一些国家可能希望经常项目顺差,以便对外投资。因此,这里的问题在于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互补关系是否成立、是否体现国家宏观经济决策的主体要求。
9.基本差额
答:基本差额是以交易的稳定性为依据划线的线上项目差额。基本差额把短期内易改变流向的交易放在线下,使线上除经常项目的所有交易外,仅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而不包括其他投资,试图以此来分析国际收支的长期状况。用此项差额分析时应注意到,稳定或不稳定的假设并非总是有效的。
10.总差额
答:总差额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国际收支差额,除官方储备资产之外,其他项目的交易均划在线上。此项差额是国际收支状况分析中最有综合意义的差额,而且非常便利,只要由反方向看线下项目的变动,官方储备资产的贷方净额为国际收支逆差,借方净额为国际收支顺差,因而有时也称为“官方结算”差额。这一差额定义的原理是:线上项目的支付缺口,通过使用或获得储备或其他可替代储备的金融资产来弥补。并且,官方储备资产又是获得数据
最可靠的项目。因此,总差额是通常用以衡量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统计指标。
11.财政账户
答:财政账户体现着政府预算总量、预算资金的来源及去向。为了保持与其他金融统计的一致,并便于国际比较,IMF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确定了政府业务及其分类的3种基本规则:
(1)政府的确定不是依照法律标准,而是依据其职能;
(2)政府财政统计数据应衡量——不是估计或推算——某段时期内政府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支付流量;
(3)交易分类不是依据最终效果,而是根据每笔交易发生时的实际特征而定。依据这些规则,财政账户分为收入、支出和融资三大块。
12.货币账户
答:货币账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货币当局的账户。货币当局一般指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具有发行货币、掌管储备、代理国库和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等职能,而中央银行的全部职能都集中体现在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第二层是将货币当局与存款货币银行的数据合并在货币概览之中,从而得到货币体系中的货币、信贷及对外净资产等金融要素的变动情况。存款货币银行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也包括吸收活期存款并发放贷款的政策性银行,如我国的农业发展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与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合并后,即为货币概览。第三层最为综合,它将其他特定存款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与货币概览并为一体,编制成金融概览。
13.货币概览
答:货币概览是反映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主要是流通中现金M0与狭义货币M1)的统计账户。它由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和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合并而成。其资产方的项目有国外资产(净)和国内信贷两项。国内信贷分为三项,即对政府的债权(净)、对非金融部门的债权、对非货币金融机构的债权。其负债方的项目有五项:(1)货币和准货币。又分为狭义货币M1(细分为流通中现金M0、活期存款)、准货币(细分为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2)债券。存款货币银行为筹措资金而发行的债券。(3)中央银行债券(净)。(4)所有者权益。(5)其他(净)。货币概览中的准货币尚不是全社会的准货币。全社会的准货币以及相应的广义货币M2的统计,要在银行概览中反映。
二、简答题
简述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放弃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原因。(中南财大2005研)答: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即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指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选定出来用于反映货币政策实施进度的指标,通过政策工具影响这些指标,并能够借这些指标观察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通常认为中介指标的选取应符合如下一些条件:
①可控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能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能够较准确的控制该中间目标的变动状况及其变动趋势。
②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对货币政策能敏感的做出反应。
③相关性。是指中央银行选择的中间目标必须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密切的、稳定的和统计数量上的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中间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够促使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
④抗干扰性。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常会受到许多外来因素或非政策因素的干扰。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