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升护理质量
摘要:内科护理工作是所有医疗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科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内容繁重,加之各种因素。使得内科护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正在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内科护士的工作和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避免护理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内科护理;压力;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7-0472-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众对于医疗机构的工作,特别是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以往的“治好病”为根本要求已经逐渐发展为对医疗活动的综合指数的提高为基本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水平自然而然的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因素,护理工作者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亦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做简要探讨,以期通过各种措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内科护士工作压力来源
1.1人员的严重缺乏:内科系护理工作历来都是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于内科护士的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人员的严重缺乏和长期加班加点,导致护士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
1.1.1基础人数不足,导致整体护理水平下降。据卫生部官员表示,目前中国每千人仅拥有1.4名护士,而人多数医疗机构护士和
在院患者的比例为1:11,远低于欧美国家病床数与护士人数比例的1:3!这就直接导致了护士对患者的护理达不到应有的标准,每个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巨人,进而使护理水平下降。
1.1.2护士中高素质人员比例不足。目前我国临床护士学历人多数为中专,少数为大专。而目前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多数医疗器械和设备趋于“高精尖”化,这就使得护士的专业水平与现实要求不成比例。高素质护理人员的缺乏已经成为内科护理工作的瓶颈。
1.2繁重的工作量和紧张的工作:内科护理工作量大,患者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并且人多数病房荷载无法满足患者入院治疗的要求,导致病房常年需要加床,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自然就会加大。另外,某些临床科室患者病情凶险,随时都可能投入紧张的抢救之中。并且,随时迎接新入院抢救患者,工作一直处于忙碌、紧张的状态。
1.3缺乏通科科护理知识:内科患者由于病情的复杂性,部分患者需要其他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会诊,而会诊后所下的医嘱,通常需要与其他学科护理知识进行交叉融通,而护理人员又通常不进行科室轮转,这就造成护理人员对于其他学科护理知识的匮乏,造成工作中的不便,久而久之,会增加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影响护理质量。
1.4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护理中最主要的两种人际关系是护患关系和医护关系[3],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面
对的是一个个受疾病痛苦、心理状态不同,知识层次不同的患者。面对这样的患者护士只有保持冷静平和的态度和理解的心情,解决问题,以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也是主要的压力源,护士面对的是全内科医生,每位医生对护士的要求也不一样,再则医生是受到社会的认可,而护士永远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护士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肯定和补偿,造成护理人员心理不平衡,怀疑自身价值,而导致心理压抑。
2对策
2.1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由于内科护理工作的突然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夜班护士因为受到单独值班、患者夜间病情变化等应激源的刺激,易产生焦虑情绪,不良情绪刺激难免对医疗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护理管理人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平时要细心观察,及时掌握本科护理人员的心理、身体、家庭状况,为她们排忧解难,尽量满足她们的合理需求;
(2)做护士的贴心朋友,诚恳对待每一位护士,公平、公正地解决问题;
(3)合理排班,根据住院病人数、危重患者数等及时调配护士;
(4)尽可能为其创造学习条件,并在排班上给予照顾;
(5)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
2.2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1)对新入科的护士,由专人负责培训护理技术操作,如心肺复
苏、简易呼吸器等。组织科内业务学习,重点学习“护理安全制度”、“内科疾病护理常规”、“危重患者的抢救与观察”等,培训结束,合格者才能跟随带教老师完成护理操作。
(2)护士长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业务查房,选派责任心强,专业思想稳定的护理人员进行专科进修,或参观考察,学习护理新技术,举办护理知识竞赛,现场急救,护理知识有奖问答等,促进护理人员主动学习并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业务水平。
2.3重视护士心理素质培养,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社会心理学、认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鼓励其参加娱乐休闲活动,以缓解心理压力。学会倾诉,释放内心的情感,建立积极信念,如在护患之间产生矛盾时,引导护士采用“换位思考法”去理解患者和家属,工作中多沟通、勤交流,尽可能提供最佳服务,满足患者需求。
2.4获得社会支持,帮助护士减轻或消除压力
本文调查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度越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此与有关研究[3]对护士的压力调查结果一致。也有护理专家认为,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专业自尊心以及专业自豪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医院管理者可应用激励机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适当地增加护士参观学习和交流机会,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做好后勤保障,避免护士跑外勤,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正面宣传,让社会认识到护士职业的独特价值,帮助护士减轻或消除压力,从而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潜能,积极主动地面
对各种挑战,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总之,内科护理工作是充满压力的工作,如果护士长期处于高压力中,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导致工作疲惫感,从而影响整理护理质量。因此,护士的心理压力必须靠自己来调节,护士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注重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保持平和乐观的精神状态,使自己在身心健康中愉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