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测深法认识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记录数据,绘制电测深和点剖面曲线及视电
阻率等值线图,并结合地质资料对图件做简
Biblioteka Baidu
单分析。
二、实验仪器
1.数字直流电法仪 2.电源 3.电极 4.电线 1台 1箱(90V) 5个 4条
5.皮尺
6.锤子
1个
4把
7.对讲机 3个
三、实验原理
1.电测深法原理 根据岩矿石导电性差异,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 测量电极的电极距,观测和研究所建立的直流电 场在地下的分布规律,了解测点垂向电阻率随深 度的变化,以达到找矿和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
2.对称四极装臵
A M O N B
如图所示, AM=NB , O 点位观测点,整个装臵关 于O点对称为对称四极装臵,实验过程中,AB不断加 大,则勘探深度不断加大,勘探深度h=AB/2,勘探 体积V= AB/2 *AB/2 * AB
3.本次实验采用对称四极装臵中的等比测深装臵,即 MN与AB的比值不变,本次实验取MN/AB=1/10.
1、将数据整理附到实验报告上 2、用双对数坐标纸绘制电测深曲线并分析(用 胶水粘到实验报告本上) 3、用单对数坐标纸绘制电剖面曲线并分析 4、用单对数坐标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图并 分析(物探专业做) 5、小结体会
注:成果分析和实验小结部分不能相互抄袭。
实验纪律
1、在野外施工过程中不要追逐打闹,不攀折 树枝花草,不要乱扔垃圾(草稿纸等),保持 实验场地草坪或马路路面整洁,环卫工人也很 辛苦,珍惜他们的劳动果实。 2 、实验结束后最后一组同学负责把仪器送回 实验室C105,打扫实验室卫生等工作。
谢谢大家!
电测深法认识实验
A M O N B A M O N B
ρ 2 ρ 1
ρ 2
ρ 1
(a)
实际电流线 均匀介质时电流线
(b)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对称四极电测深法的工作原理,野外施 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2.学习数字直流电法仪的操作方法,理解电法 仪各个参数的意义,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掌 握电法仪的使用方法。
四、实验步骤
1.工作分配:1.工作分配,如仪器操作,记录数据,两侧跑极等
有专人负责
2.布极,跑极并记录相应视电阻率 分别取:AB/2=1,2,3,5,7,10,15,20,30,40,60,80,100m 对应: MN/2=0.1,0.2,0.3,0.5,0.7,1.0,1.5,2,3,4,6,8,10m A,B,M,N电极打入地下,喊话人员确定电极已在正确位臵打好,






实验分组及任务
共分3组,每组10人,测3个测深点,其中A、 B供电电极4人负责,MN测量电极2人负责, 仪器操作1人,数据记录1人,绘图1人,1人负 责协调。
注:加入应用地球物理实验群:180857793, 下载实验报告相关材料。
实验报告要求
注:用资源学院统一的实验报告本,资源学院C302实验 中办公室杨秀明老师处有坐标纸和报告本
分析:两点的电测深曲线,首支叫平缓,随着深度增加,电 阻率增大,所测曲线为止呈40°左右上升,与无穷远处45° 上升不矛盾 此曲线为G型曲线,推测浅部为低阻的第四系土层,深部为 高阻灰岩,则此两层地电断面与地下地质断面一致
分析:在1,2测点之间,供电极15-60m范围内,等值线近似 平行并以小倾角下降,则说明此区域内电性横向变化较稳定 在2,3测点之间,地下19-60m围内,等值线上翘 在3,4测点之间,地下19-48m范围内,ρs等值线近水平分布, 则说明电性横向变化稳定 在4,5测点之间,地下19-100m范围内,ρs等值线大幅度下降, 说明此区域横向电性分布很不均匀
操作员操作仪器,输入AB/2及MN/2数值,测量此时的视电阻率
并记录,绘图员根据数据绘制相应点绘制在双对数坐标纸上, 绘制完毕后。喊话人员告知A,B,M,N极同学相应移动距离,测 下一个AB/2及MN/2对应的视电阻率。如此重复,直至测完最后 一组数据为止。
五、数据采集与整理
电极距 AB/2 1 2 3 5 7 10 15 20 30 40 60 80 100 MN/2 0.1 0.2 0.3 0.5 0.7 1 1.5 2 3 4 6 8 10 O1 24.9 19 18.5 20.3 20.7 22.3 24.7 28.6 39.1 46.1 52.2 55.5 61 O2 17.4 13.7 12.2 16.3 16.5 18 21.4 24.8 35.8 41.9 48.2 52.7 57.5 测点号 O3 17.6 16.4 16.9 17.6 20.5 24.5 27.6 32.3 44.3 51.1 58.5 65.3 71.8 O4 14.4 16.65 16.2 19.4 19.8 23 27.9 29.9 43.6 53.1 59.1 66.5 73.7 O5 7.6 7.7 7.5 8.2 10 11.9 13.3 14.8 20.3 24.7 27.3 34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