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 人文素质教育是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原因及不利后果进行了分析,并就重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人文素养大学生缺失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教育也逐渐全球化,教育的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专才”的“专业教育”使命,又要承担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人文教育”使命,以努力把人培养成为“现代人”。

世纪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

这就要求担负着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
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

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

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
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
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陶冶大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通过人文素养教育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其精神力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竞争力,这是克服腐朽、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法宝。

对此要务,优秀的人文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功能。

因此,通过加强大学优秀人文文化的教育,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和社会、对人生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新一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这对于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民族精神守护的不朽长城。

与强调知识和科学本身价值的理性精神不同的是,人文精神强调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而这恰恰是保障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加强大学人文素养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这是培养其人文精神的关键环节。

3.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

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它主要是把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某些方面更加具体化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感智慧对人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针对当今世界普遍存着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目前由于教育的太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向度”倾向,使得21世纪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既有科学素养,又富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

这将是我国走向真正意义的现代文明的可靠保证。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后果
人文素养的缺失,主要是指大学生应有的文学修养过低,历史文化知识贫乏,道德理想追求迷茫,待人接物的价值评判缺少起码的悲天悯人情怀。

缺乏人文素养的大学生由于没有深厚的人文知识做铺垫,往往缺乏创造性、开拓性、战略性和预见性的能力。

在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当今社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弱化,人文精神的失落,已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人文素养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现代社会发展迫切呼唤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修为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变革时期,传统与现代观
念的碰撞,中西文化的交融,都不可避免的对人们作为社会的人文
精神产生巨大的震荡。

作为社会精神文明辐射源、思想库的大学校园,也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直接的表现就是普遍地存在着当代大
学生漠视和冷落人文素养的现象。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有以下不良后果:
1.直接影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

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较量。

所谓人才素质的较量,不仅是科学文化素质的较量,而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较量。

社会中的人,其力量的形成和目标的选择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决定的。

任何能够开拓事业并取得创造性成就的人,都是有内在力量的人。

而目前,由于外界过多的物质诱惑,许多大学生连基本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尚不具备,便去专注于某些专业技能,使他们太多地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纯朴、浪漫、激情与执著,失去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素养,心态过早地按社会
时尚定型,后果是其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欠缺。

由于没有深厚的人文知识作铺垫,没有独立深刻的人生体验,仅靠训练培养出来的能力往往只能是技巧,难成有创造性、开拓性、战略性、预见性的能力。

2.不适应当代科学发展的新潮流。

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都处于迅速发展和深刻变革之中,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人类知识的积累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增长,各类学科
在高度分化深化的基础上呈现出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许多重大
社会问题、经济课题的解决,都有赖于多门学科、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甚至涉及到环境、心理、伦理等方面的问题,文化领域呈现出日益复杂的交流、渗透、碰撞和融合等特点。

当代大学生若把自己的专业目标限制得过细过窄,很难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3.降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人生不仅仅是物质的、生理的,同时也是社会的、理性的。

人的这种特性要求人并不仅仅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和具体知识,人的理性驱使其追求更高理想和精神生活,这种理想和精神生活就是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格力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展示。

大学生如果专注于追求某些谋生手段和技能,把自己沦为考试的机器、证书的奴隶,人生必然变得单调乏味,成为没有精神绿洲的戈壁荒漠。

三、重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
我们的教育理想应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天性,调动其天性中的积极成分,遏制其消极成分,使学生沿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为了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有智有能、乐观进取、求实创造,能在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同时关心他人幸福的人。

1.加强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向大学生系统介绍人文精神和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两课”建设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特征及其形成、发展、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关系,经常性地举办相关系列讲座,介绍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与第二课堂活动相结合,在学生中建立相关社团组织,并加强对研究会活动的管理和指导。

同时向大学生推荐一批好的书籍,指导他们读一些有关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方面的优秀著作和历史名人的传记,以提高人文素养。

2.规范舆论传播。

舆论宣传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常用手段,是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但舆论宣传所起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它既可以传播积极的、健康的观念,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又可以传播一些消极的庸俗的信息,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而规范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舆论传播途径和内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重点。

3.强化实践体验。

教师要让大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必须建筑在大量的、有充分说服力的例子或事实上。

近几年来,高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其作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到农村,到厂矿、到革命老区去体验社会中的人文需求。

4.重视教师示范。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要把人文素养的培育同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结合起来,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而且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大学生。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政治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及身心素质教育等同等重要,因此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

我们应高度认识人文素养教
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断实践,努力探索,推动高校人文素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国星.现代高等教育人文素质缺失探[j].当代青年研究,2005,(4).
[2]张春荣.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系统的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08,(17).
[3]薛继升,王红岩.论高校和谐教育:人文与科学融合的教育[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