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19世纪6070年代至1901年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日本的文化交流政策由开放转向封闭 D 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思考与探究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 括为“两个过程”,即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相结 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 外来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 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 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 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 19世纪60、70年代至190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概述19世纪60、70年代至 1901年中国的现代化。
开始主义沦道为路半殖民失地败半封建半殖社民会地化 半殖的日民本地制半封建化程度加的深程度大大 半殖定了民“地大化《的马程关度条大约大》 加加深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半殖陆政民策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八国联军 1900— 侵华战争 —1901
八国联军 借镇压义 和团运动 发动侵华
失败 《辛丑条约》
最终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90年代 1894 1900
洋务 近代 企业 及影 响
民族 资本 主义 的产 生
维新 甲午中 八国联军 思想 日战争 侵华战争
沉沦·转型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阶段特征
政治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资产阶级开始政治民主化探索
经济上: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出现与发展
思想上: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从器物到制度)
•中国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思考与探究
1895年到1898年,全国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12种,其
中80%是中国人自办的。这些报刊中,影响较大的是鼓
吹变法的政治性报刊,有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有专门
报道市场调查的,此外还有专门为稍通文墨的人办的通
俗报刊,有为妇女儿童们创办的妇孺报,也有为各行各
答案提示: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
思考与探究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 括为“两个过程”,即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相结 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 外来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 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 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 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 19世纪60、70年代至190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概述19世纪60、70年代至 1901年中国的现代化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唐胥铁路上运行的运煤的机车 上述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化的原因。
经济史考点梳理
•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 服装:
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 交通通讯: 轮船、铁路,电报、电话
• 大众传媒: 报纸
原因:
•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工业文明和思想意识的 传入
19世纪
90年代 1894 1900
洋务 近代 企业 及影 响
民族 资本 主义 的产 生
维新 甲午中 八国联军 思想 日战争 侵华战争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文化史考点梳理
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探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思想主张
特点
严复 封建君主“大盗窃国”, 国家属于人民
康有为 古 主学度宪张文习,制变经革是西实度伪的方行先经政君师,主治孔制立子是
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
19世纪60、70年代至1901年的中国 政治、经济和文化
政治史
考试说明
19世纪60、7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
1894 1900
甲午中 八国联军 日战争 侵华战争
政治史考点梳理
政治史考点梳理
一、侵略
时间 原因 结果
影响
走上资本
沉沦 鸦第甲午片二甲中战 次战午日争鸦争中战片日争战争1—89148—95
概述19世纪60年代至1901年中国的现代化。
政治民主化:
维新变法 主张君主立宪
经济工业化:
洋务企业 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与发展
思想文化科学化理性化:
转型
中体西用 维新思想 思想启蒙
传统社会逐渐向现代社会转变
19世纪60、7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
60、70 60年代 年代
19世纪
战争
政治史考点梳理
二、抗争与探索
甲午中日战 争:
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维新变法
八国联军侵 华战争: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课堂练习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 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借助儒家思想宣 传维新变法的合 理性
梁启超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主
张开国会,设议院,变 法图存
维新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戊戌维新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 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 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维新派 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 想的传播。这次变法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 神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又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 《天津条约》 D
D 《辛丑条约》
课堂练习
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 役始也。”这主要表现在
A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实践
C 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B
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经济史
考试说明
60、70 60年代 年代
1894 1900
洋务 近代 企业 及影 响
课堂练习
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
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准确信
息有
①中国当时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③在当时的教学中已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④电话已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B
C ①③④D ②③源自文化史考试说明60、70 60年代 年代
课堂练习
(2008广东文基卷)据学者研究,甲午战争之前的 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 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有16种,而 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 治、法律类书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马关条约规定中国必须进口日本图书
B 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D
民族 资本 主义 的产 生
甲午中 八国联军 日战争 侵华战争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经济史考点梳理
经济史考点梳理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史论共享
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经 济势力的入侵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 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 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市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 工业的兴起,期间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业创办的行业报。这就是近代新闻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
潮。
----方晓红《中国新闻史》
根据材料概括报刊这一传播媒体在当时发展的突出 特点。
中国人自办为主;政论报刊影响最大;内容丰富,贴近 民众。
课堂练习 下列图片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D
A 开埠后来上海的外国商船 B轮船招商局
C1865年创办的英商耶松船厂 D 清华学生抵制日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