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资源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资源有限
中国水源短缺与水源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与过度开发及水污染问题加剧,目前城镇供水安全保障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水资源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十三亿人口,目前人均水资源只有二千二百立方公尺,只就是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由于水资源分布极端不均,主要集中在云南、西藏、青海等西部地方,而七大河川中的五大河流都严重受污染。在先天不足而又后天残缺的问题下,高速城市化又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这为水资源带来更巨大的压力。目前中国六百多个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已达百分之四十五点七,但还有近三百个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绝大多数的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地下水污染严重;不少城市已建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状况不佳,污水处理的监管机制亟待建立。
浪费严重
专家指出,我国现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十分严重。农业就是水资源的浪费大户。在我国,“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农业灌溉方式目前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一半在输水过程中就渗漏损失了,耕地自然降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因为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不讲节约、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专家坦言,我国多数城市水资源实际漏失率全国平均数应在30%以上。
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是唯一出路
水利部长汪恕诚日前再次强调,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由43位院士与300名专家提交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认为,解决我国水的问题,核心就是提高用水效率,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建设节水型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唯一的选择。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的与谐相处,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专家也指出,目前,随着全社会节水意识的提高与政府相关措施的落实,在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国年用水总量正在得到控制,用水效率在不断提高,节水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国民经济近年来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全国年用水量(不含工业的重复用水量)并未出现大的变化,稳定在5500亿立方米左右。这主要就是因为我国农业节水初见成效,工业用水实现“增产不增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年均递减9%
中国面临着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与污染,人均水资源量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由于地区间与年际间分布严重不均衡,北方与沿海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犹为突出。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形象化的表述就是:“有河皆干,有水皆污”。造成这种现象有自然的因素,有人为的因素。据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人士介绍,中国的水坝数量世界第一,全世界12万座的各类水库中,中国就占了一半。以淮河为例,治淮半个世纪,淮河流域建成大中小水库5300多座。在这些大坝的控制下,河流的自然水文性质被改变,水体稀释自净能力急剧下降。枯水
季节,整条淮河基本不流动,成了死水,不仅“五毒俱全”,而且浓度极高。丰水季节,尤其上中游泄洪时,高浓度污染团顺流而下,形成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性污染。
实事求就是地说,解决中国当下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问题的焦点有三个:开源、节流、治污。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与目前的管理体制问题关联性不大,着力渲染“一龙治水”,对中国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没有益处!
下面从互相关联的三个方面加以简要的说明:
开源:众所周知,在一个国家里决定水资源总量,天然因素占了绝对的成份。解决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开源方面有两个思路:一就是实施远距离调水,筑坝蓄水就是必备条件;一个就是寻求新的水源包括污水资源化、海水(苦咸水)淡化等。积极推动污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利用以及海水综合利用增加了实际“可用”的水资源量,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源。如何在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预与扰动的条件下,增加可用的水资源量,需要政府各部门、各行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与努力。实际上,调水并没有开发新的水源,只就是对水资源存量的重新配置,这种重新配置可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必须指出的就是,远距离调水特别就是跨省、市的调水成为必要时,不可能由政府哪一个部门,独自主宰,甚至简单地发一纸文件就能解决。强势政府的存在就是水资源重新配置得以实施的重要支撑,协商机制、市场调控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地区利益的博弈,相关地区政府之间的友好协作等等就是水资源重新配置得以实施的重要因素。当然,政府主管部门必要的技术性工作也就是很重要的,但就是,期望“一龙管水”解决水资源的配置问题并进而解决开源问题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节流:从全局上说,节约用水主要体现在三大部分:一就是农业用水,一就是工业用水,一就是城市居民用水。概括地说,节约用水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即用水主体观念上的革新与重视,节约用水习惯的养成,技术进步与设备改造更新,用水价格调节作用的发挥等等。在这些方面上,政府、企业l单位、居民必须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农业用水就是中国水资源消耗最大的产业部门,农业用水的集约化、科学化,对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意义十分重大,而这有赖于农业灌溉方式的变革与种植结构的调整。农业灌溉方式的变革受制于农民成本收益的计算、农民的承受能力与技术革新及其推广应用;种植结构的调整受制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调整,与三农问题紧密相关。在农村地区我国历来实行“一龙治水”,水利部门为此做了一定的努力,但就是农业节水的潜力挖掘与行动实施及其所做的贡献距离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要求相距甚远。工业节水,一与国民经济布局相关——水资源缺乏地区不上高耗水项目,二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设备改造相关——科学利用工业循环水,三与水价密切相关——超定额加价就是基本手段。这些方面与政府的决策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城市节约用水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互相配合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居民节水,主要与城市居民的节约用水观念与习惯,与水价的高低与构成有关。另外,从大概念上说,与城市规划、建筑物的构造、城市水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城市水处理单位的运营绩效等也很有关系。目前,阶梯水价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发挥杠杆调节作用。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供水管网改造的国债资金已经陆续到位,建设部对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控制做了明确规定与要求,城市供水企业正在积极行动,目前的主要问题就是供水企业资金的筹措与落实。必须说明的就是,漏损控制也还要考虑经济核算的合理性问题,换言之,并不就是漏损率越低越好。
治污: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居民生活用水污染就是中国水污染的三大主体。污染治理既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又有水源保护的意义。在农村地区我国历来实行“一龙治水”,但农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