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某某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某某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6.07.19

发布令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精神,根据《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的有关内容和要求,有效防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的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扩大和蔓延,保护员工的生命,减少公司财产的损失,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程度,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公司各部门、车间必须组织员工认真做好学习、演练工作,依照公司应急预案管理制度的规定,使各项应急措施能真正落到实处,有效遏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预案于2016年07月19日经审查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某某有限公司

签发人:

年月日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我公司为规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公司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而制定的,能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降低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7)《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某某有限公司全厂范围内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具体类别包括:

(1)首饰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

(2)其它环境突发事故。

1.4事件分级

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参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规定的事件分级,针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事件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危害程序、影响范围、内

部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可以调动的应急资源,为方便管理、明确职责,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从重到轻依次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Ⅰ级(特大)

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

对周围居民区、工厂造成严重影响及造成环境严重破坏;

发生火灾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重伤10人以上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

(2)Ⅱ级(重大):

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及对员工身体造成伤害;

发生火灾造成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3)Ⅲ级(较大):

发生火灾造成重伤3人以下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

(4)Ⅳ级(一般):

除特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以外的其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1.5工作原则

公司在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及其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把保障全体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环境事件危险源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事件风险防范体系,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接受政府环保部门的指导,使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针对不同污染源造成的环境污染,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使采取的措施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范围与社会影响相适应。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4)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为本公司和其他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二、公司项目介绍

2.1公司简介

2.2主要原料及产品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消耗及产品。

2.3主要设备一览表

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表:

2.4项目生产工艺流程、产品

2.5污染物排放情况

2.5.1废气

建设项目主要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销售,无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无不良影响。

2.5.2废水

项目产生的生活废水经废水回收池收集处理后,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表1中A等级标准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北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于加工设备,该项目使用部分小型组装设备及运输设备,并且使用设备均采用先进技术,通过厂房的格挡和距离的衰减,因此项目产生的噪声

较小,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值一般在50~80dB(A)之间,其主要设备噪声源强见下表。

表10 主要设备噪声源强单位:dB(A)

4.固废

项目固废主要包括生活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垃圾、金银废屑和废旧包装等。

(1)生活垃圾

该项目仅仅是为了改善工作空间,提高工作效率,所用生产设备与人员都是公司内部调动,项目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公司原黄金饰品无焊料焊接技术改造项目,因此该项目无新增生活垃圾。

(2)金银废屑

该项目产生的金银废料废屑全部统一收集后熔炼回收利用。

(3)废旧包装

该项目产生废旧包装收集后统一外售。

2.5周围环境敏感点: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

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总经理及生产办、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总经理任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机构日常工作设在生产管理部。总指挥不在现场时,由生产厂长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组织体系图

3.1指挥部、应急小组职责

1)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3)抢险救援组

主要职责如下:

①在指挥部的指挥下参加抢险救援;

②负责组织当班人员在事件发生时将发生区域内的人员、物资抢救到安全地点,防止事态扩大。

4)通信联络组

主要职责如下:

①负责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

②及时与当地政府、环保、公安、消防、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③负责现场的通讯联络任务;

5)后勤保障组

主要职责如下:

①负责厂区应急后勤保障工作。包括: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准备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②负责应急救援现场人员疏散,车辆准备,组织受伤人员的急救。

6)医疗救助组

主要职责如下:

①负责事件现场的伤员转移、救助工作;

②协助医疗救护部门将伤员护送到相关单位进行抢救和安置;

③发生重大污染事件时,组织厂区人员安全撤离现场;

④协助领导小组做好善后工作。

7)消防灭火组

主要职责如下:

①联系消防气防专业队伍在接警的第一时间赶到事故地点;

②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堵漏、灭火、防爆等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③寻找事故现场内的受困人员,救助其脱离危险区域;

④及时与开发区安监局联系。

8)应急疏散组

①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和警报设备,

②对事故现场外围区域进行保卫,建立应急救援"绿色通道";

③负责与开发区管委会联系;

④在疏散时进行交通管制,指挥人员安全撤离到应急安置点。

四、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的确定

现根据本车间生产特点,确定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源:

1、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主要表现为燃烧烟尘、事故消防废水、燃烧残余固废向环境空气、水体和土壤污染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

4.2危险源监测、监控的管理办法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法有定期、不定期,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监测,对危险源每年检测一次安全装置和安全附件。公司将危险源、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实行领导承包责任制,定期监控和考核。

4.3预防措施

(1)对危险源采取的管理措施

对危险源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预防管理措施、定期组织教育培训、以及个体防护措施三方面,对重点部位、关键装置实行承包责任制,指定了公司级、岗位级的安全承包责任人。对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装置定期检测校验,及时维护保养,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2)设置撤离线路,发生危险时及时安全撤离相关人员。

4.4预警行动

本公司设定发布预警的条件如下:

(1)气象部门等通知有极端天气发生或其他地质灾害预警时;

(2)对生产车间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可能存在环境隐患时;

(3)发生生产安全事件可能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时;

(4)公司周边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到本公司情况下,公司应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当接到可能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确定进入预警状态后,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

(3)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4)指令各应急救援队伍进入应急状态,联络环境监测站申请支援工作;

(5)调集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后备队伍确保应急物资的充分有效;

(6)通讯预警措施:公司有关人员和岗位配备紧急电话、固定电话、24小时值守电话,以备应急通讯。

五、应急响应

5.1响应流程

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当立即采取有效先期措施来防止污染物的扩散。同时,若现场有发生伤亡情况,应以救人为首要。

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公司将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置方案:

(1)气象部门等通知有极端天气发生或其他地质灾害预警时;

公司自接到上级通知后立即下达全厂停工命令,并且切断电源,如有必要车间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

(2)公司周边企业发生突发事件且影响到本公司时:

公司所在地位于昌乐经济开发区,公司周边有化工厂,当周边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到本公司时,公司应急指挥部根据受影响情况或可能受影响范围,启动应急响应。如有需要应派遣抢险队员支援发生事件企业,参与抢险队员听从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

(3)公司发生火灾事故

发现火灾隐患时,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

5.2响应分级

按照事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应急响应所需资源,将事件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特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1)Ⅰ级(特大)

发生地震等地质灾害;

对周围居民区、工厂造成严重影响及造成环境严重破坏;

发生火灾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重伤10人以上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

(2)Ⅱ级(重大):

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及对员工身体造成伤害;

发生火灾造成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

(4)Ⅲ级(较大):

发生火灾造成重伤3人以下的;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

(4)Ⅳ级(一般):

除特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以外的其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5.3启动条件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警后,及时调度指挥,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通知应急响应中心各成员进行应急处置。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明确不同级别预案的启动条件。

5.3.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Ⅰ级响应:

发生火灾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重伤10人以上的;

5.3.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Ⅱ级响应:

发生火灾造成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

5.3.3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启动Ⅲ级响应:

发生火灾造成重伤3人以下的。

5.3.4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一般事故时启动Ⅳ级响应。

5.4信息报告与处置

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向单位领导或主要负责人、必要时拨打119消防部门、120医疗急救部门电话报警,现场指挥人员应当立即组织自救,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易燃或可燃物的泄漏源,并转移有可能引燃或引爆的物料。

单位领导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下达按应急救援预案处置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召集安全领导小组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并通知救援队进入现场进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救援小组副组长在1个小时内迅速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昌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消防、安监、公安、环保、卫生等部门报告。

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

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1、发生事件的单位、时间、地点;

2、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经济损失;

3、事件原因、污染物名称种类和数量、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件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及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

5、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事件的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和联系电话;

续报可通过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

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与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

5.5应急准备

Ⅰ级、Ⅱ级应急准备:因Ⅰ级、Ⅱ级为特大、重大环境突发事件,超出公司控制能力,应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请求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相关单位支援,以外部协调处置为主,公司全力配合。

Ⅲ级应急准备:发生较大环境突发事件,公司有能力控制以防事件扩大,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组织相关应急工作小组开展应急工作。若发现事件有扩大趋势必须立即上报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由上一级救援机构决定是否启动上一级应急响应。

Ⅳ级应急准备:发生一般环境突发事件,车间内部就可快速控制住事件发展势态,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公司现场处置应急预案,组织车间应急救援小组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向救援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报告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当超出其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5.6应急监测

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时,将对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水质量和敏感点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保证应急处理措施得当、有效,必须对事件后果进行及时监测。

5.7现场处置

5.7.1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

本公司的受伤人员现场救护与转送由办公室人员负责实施,一般轻伤宜就地处理后酌情送医院救治,而出现重伤员必须立即与120联系,派出救护车并送医

院救治,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本单位自有车辆运送。

现场救治应根据受害人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救治措施,超出现场救治能力时,必须尽快联系就近医院救治。

六次生灾害防范

次生灾害对灾害本身有放大作用,它使灾害不断扩大、延续。公司根据次生危险源的情况,分别采取防护和消除危害的措施,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1、在工作场所的墙面上、门顶处、转弯处,设置“紧急出口”、“安全通道”、以及逃生方向箭头、事故照明灯等消防标志和事故照明标志。被困人员看到这些标志时,马上就可以确定自己的行为,按照标志指示的方向有秩序地撤离逃生,以解“燃眉之急”。

2、工作场所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器材,能在第一时间控制事故局势。

七应急终止

7.1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经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续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经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一切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再次免受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起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7.2应急终止程序

当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后,灾害性冲击已消除,不可能发生次生事件,社会负面影响消减,进入恢复阶段时,进入应急终止程序。

(1)环境应急小组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遵循“谁启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