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三课件 (3份打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程
(3)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春秋 我国制定成文法,并通过 战国 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 时期 布法律 西汉 儒家思想成为指导思想, 时期 强调礼法结合 唐朝 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
为以后封建王朝所继承和 发展发展 鸦片 一些仁人志土试图将近代 战争 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 后 到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 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 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 于失败。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高中政治统 编版(2 019) 必修三 课件 (3份打包)
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7.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高中政治统 编版(2 019) 必修三 课件 (3份打包)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的产生和作用
(1)法律的产生
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2、法的决定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 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 条件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 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 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 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 的社会意识形态以 及与之相适应的政 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等的总和。
探究与分享:P74 结合文字材料和商鞅变法视 频,说说法律的产生及其在 国家治理的作用。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1、法的产生和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 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
②法律的作用: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 障正常的社会生活。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 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 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 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 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 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 赏善而民善。 ——出自《商君书·画策》
中华民国建国时,一切法 律制度都还没有健全,国 家仍然处于动乱之中,在 这个情况下,孙中山于 1912年3月11日公布了《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国 家的临时基本法。它在中 国历史中第一次将“主权 在民”的思想立入法规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1、法的产生、本质
探究与分享:P76 这些论述对于理解法的本质法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具有什么意义?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我国法律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六年)商鞅相秦,实行 变法,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 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刑律及其它方面的法律。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我国法律的发展历程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汉承秦制”,秦汉的政治与法律制度都处于封建国家早期发展阶 段,汉朝在继承秦朝政治法律制度基础之上又有所发展。《九章 律》,是汉朝一部重要的法典。以儒学为核心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通过春秋决狱等途径不断影响法律实践,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在 法制中的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3、法的历史类型
(1)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 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 (2)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工人 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
奴隶制法: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罗马《十二铜 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等 封建制法:中国《唐律疏议》、《罗马法》、法兰克王国 《萨利克法典》等 资本主义法: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拿 破仑法典》等 社会主义法:《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等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保存至今最具影响力的封建法典,反 映了我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立法 水平和基本特征,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 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2、我国法律的发展历程
(1)中华法系的特征:源远流长, (2)中华法系的地位: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 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发展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
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 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 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
的国家治理方式。
材料:在原始社会中,社会组织的基本单 位是氏族,而调整社会关系的主要规范是 风俗和习惯。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 有制产生,阶级出现,于是作为统治阶级 的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作为国家实现其职 能的手段和工具的法律也就相伴而生了。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 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在阶级社会 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 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马克思 主义的同时,所创立的无产阶级法学理论和学说。是适应无产 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人类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的客观需要 而产生和发展的科学。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批判 继承了人类历史思想的积极因素,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法的本 质和法律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使法学成为真正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是无产阶级废除 旧法制,建立新法制的理论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4.法的基本特征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权衡所以定轻重, 准绳所以正曲直。
——唐代 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在“六律”的具体条款中又有凌迟处死、边远充军、迁 徙、刺字等刑罚﹔“十恶”条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 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 十种所谓“常赦所不原”的重罪,集中地表明了明律维护 封建统治和纲常名教的阶级实质。
——《名例律》.大明律
二、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4.法的基本特征 是一种社会规范
(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 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确认、 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 家、集体和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