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摘要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
化和精神的活态文化空间和有效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主要有和谐、爱国、感恩、关爱、进取、勇敢、勤俭。
传统节日与学校德育目标、教育教学内容在诸多方面的耦合,为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内在的、逻辑的合理性。传统节日是直面生活的德育课程资源,它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弘扬与发展。把传统节日开发成德育课程资源有四个基本思路:社会主流价值统领、经典开发、整体开发、协同开发。
关键词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基本思路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在设计和制定教育教学目标、教育
教学活动、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评估方案等系列教育实践中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作为教育教学内容的各种资源。本文所讲的德育课程资源是狭义的视角,仅指作为德育教育教学内容的资源。德育课程资源从利用程度划分,有显性课程资源和缄默课程资源。显性课程资源是在学校课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得到重视和充分利用的资源。
缄默课程资源是长期处于受压迫的境地,长期成为课程资源
的“被流放者” ,长期受到知识霸权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的缄默知识。[1] 在我国的课程资源开发史上,传统节日就属于缄默的课程资源。
、传统节日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把
具有课程资源价值的闲置资源开发利用为德育课程资源。
传统节日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划
分日常生活时间段的特定人文符记”[2]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展示与传承的文化空间,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情感态度、人伦道德、审美情趣、消费指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选择偏好的综合表达。传统节日能否
作为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探讨其适切性,下面从合法性、
必要性及合理性三方面进行分析。
传统节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活态文
化空间和有效载体,而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民族心理以及高度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传统节日所内含的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价值和效用与德育目标相融相通,这为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必要的、合
法的前提条件。在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节日庆典”就是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五类内容之一。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部委联合颁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明确指出:“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可见,把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具有国家政策的支持。
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同年,中宣部、教育部等五对德育教材文本分析发现,传统节日只是被流放的“缄
默课程资源”,这种存在状态使得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未被发掘利用,德育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使命难以实现。虽然,我国目前已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法定节日作出了制度安排,但这还远远不够。当前,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大潮中,作为强势文化而进入我国的西方节日备受青少年的喜爱,而我国传统节日却受到冷遇,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而得不到改变,我国的传统文化将会出现断裂和遭到破坏,民族文化的根基将发生动摇。为了改变传统节日的生存状态,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弘扬与发展,培养起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这样把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就具有了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传统节日的德育意蕴是德育课程资源的合理性论证
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与学校德育目标、教
育教学内容在诸多方面耦合,这为传统节日开发为德育课程资源提供了内在的、逻辑的合理性。
1.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又称大传统,在这个
大传统中孕育而成的传统节日(小传统)必然蕴含着和谐的因素,和谐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基调和底色。传统节日所渲染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春节的郊祀、春祀、秋祀、腊祭等传统节日里,都有祭天
祭地的仪式,这其实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朴素表达,体
现了我们对自然的感激和敬畏之情。传统节日还是自然时间
过程(季节转换)与人文时间过程(社会活动)的有机统一,
诸如清明节的踏青、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登山,为我们
提供了走进自然、欣赏自然,学习和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机。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的热爱、感激和敬畏,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本身就是德育的必然要义。
2.爱国
爱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华民族得以生
息发展的精神力量。我国的传统节日,饱含着浓重的爱国元素与情怀。清明扫墓的习俗源自寒食节,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倡导“忠” “义”“孝”的文化传统,而这一文化传统又孕育和造就了无数为民族国家利益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端午节也凸显了爱国主义元素,人们通过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来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腊八节的一个起源是“劝勤罚懒” ,另一个缘由与爱国相关,即是“援岳(飞)抗金” 。春节的团员和中秋节的圆月,又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家乡故土的思念,象征着亲人团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爱国人文精神。可见,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爱国资源,而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学校德育的核心主题。
3.感恩
对神灵、祖先和英烈的感恩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
容,体现了传统节日重视感恩伦理的文化传统。探寻节日的起源发现,不少节日源起于祭祀神灵,如,七夕节起源于立秋时节的星神祭祀,后来发展成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浪漫温情的爱情传说;龙舟竞渡起源于古代持龙图腾民族的祭祖活动,后来发展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春节等节日中,都有祭天祭地的仪式,在清明节,有扫墓、拜祭祖先和英烈的仪式,这些仪式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对祖先、对英烈的感恩情怀。
可见,祭祀是传统节日的普遍仪式,而祭祀所蕴含的内核之就是感恩。学会感恩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
4.关爱
关爱亲人、关爱生命也是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我
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是家庭成员的聚会与交流,最为典型的就
是春节和中秋节,都以家庭团聚为主题。节日的团聚,是亲人之间相互问候与祝福的时机,节日已成为促进家庭成员交往、维护人际情感的精神桥梁,它体现了关爱亲人的中华民族人情传统。传统节日还蕴含着中华民族追求健康、关爱生命的理念与生活方式。春节的舞龙舞狮、清明节的踏青赏春、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爬山,都是人们娱乐健身的活动方式,与各种节日相对应的美味佳肴轮番上场,又体现了中华民族饮食养生之道。清明节庄重的祭奠仪式,同样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珍重。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珍爱生命,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议题。
5.进取
传统节日还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创造
美好未来的文化传统,这集中表现在春节期间各种辞旧迎新的活动中。在岁末年初之际,人们总结过去、规划未来,以期来年有更好的发展和收获。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各地普遍有燃放鞭炮的习俗,在元宵节晚上又有燃放烟花的习俗,这表达了人们除旧迎新、驱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