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金1铜冶金一般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的化合物图示
五水硫酸铜
氧化亚铜
氯化铜
硫化铜
氧化铜
碱式碳酸铜
20
1.2铜的产量及用途
1.2.1 近20年世界各国产铜量
1.2.1.1 矿铜产量
2500 3000
费量( kt) 消 量、 产
(RMB*10 元 /t) 价格
2000
2500
1500 2000
1000 1500 500 1000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铜精矿的组成与冶炼工艺的关系
冶炼工艺 火法冶炼(品味低使用细 菌浸出) 湿法冶炼(硫酸浸出) 电炉 强化冶炼(浸没顶吹熔炼)
矿石类型 硫化铜矿 氧化铜矿 高碱性脉石(MgO) 高砷铜精矿 (As>0.3%)
Cu2O· Fe2O3+CaO=CaO· Fe2O3+Cu2O 5Cu2O· Fe2O3+2FeS=10Cu+4Fe3O4+2SO2
18
铜的氯化物
铜的氯化物有两种:CuCl2和CuCl(或Cu2Cl2). CuCl2无天然矿物,人造CuCl2为褐色粉末,熔 点为489℃,易溶于水。加热至340℃分解, 生成白色的氯化亚铜粉末。 CuCl2 = Cu2Cl2 + Cl2↑ Cu2Cl2熔点为420~440℃,密度为 3.53g/cm3,是易挥发化合物。这一特点在氯 化冶金中得到应用。 Cu2Cl2的食盐溶液可使Pb、Zn、Cd、Fe、Co、 Bi和Sn等金属硫化物分解,形成相应的金属氯 化物和CuS。可用Fe将Cu2Cl2熔液中的铜置换 沉淀出来。 19
24
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于各种电缆和导线,电机 和变压器的绕阻,开关以及印刷线路板等。
在机械和运输车辆制造中,用于制造工业阀门和配件、 仪表、滑动轴承、模具、热交换器和泵等。 在化学工业中应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酿造锅等 在国防工业中用以制造子弹、炮弹、枪炮零件等,每 生产100万发子弹,需用铜13--14吨。 在建筑工业中,用做各种管道,管道配件,装饰器件 等。
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青铜礼器,高58.3厘 米,重近34.5公斤。
司母戊鼎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 米、口宽79.2厘米,重达 832.84公斤。
勾践剑 长55.7厘米,宽4.6厘米,柄长8.4厘米, 重875克。
5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铜器的国家之一 中世纪铜矿的开采主要是在欧洲的西班牙, 日耳曼、英国、俄罗斯 目前铜产量顺序为:美国、智利、日本、 中国
13
氧化亚铜(Cu2O)
粉末呈红色,致密的呈缨红色,有光泽,在自然界以赤 铜矿形态存在,密度为5.71~6.10g/cm3,熔点为 1230℃。 加热到2200 ℃以上时分解 2Cu2O = 4Cu + O2 Cu2O与FeS及可按下式反应: Cu2O + FeS = Cu2S + FeO 2Cu2O + Cu2S = 6Cu + SO2 这两个反应在铜的火法冶金中具有重要意义. Cu2O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硫酸、盐酸、FeCl3、 Fe2(SO4)3、 FeCl2和NH4OH等溶液中. Cu2O易被H2、CO、C及CxHy还原成金属铜,也可被 Fe、Zn金属还原成金属铜。
铜的硅酸盐
在自然界中,铜的硅酸盐矿物有孔雀石 (CuSiO3· 3H2O)和透视石(CuSiO3· H2O)两种形态。 这两种矿物在高温下形成稳定的硅酸亚铜 (2Cu2O· SiO2)。硅酸亚铜在1100℃ ~1200℃下 熔化。硅酸亚铜易被H2、CO及C还原,也容易与 较强的碱性氧化物(如FeO、CaO)及硫化物(如 FeS、Cu2S)反应。 2Cu2O· SiO2+2FeS=2FeO ·SiO2 + 2Cu2S 工业上往往向含铜的熔渣中加黄铁矿(FeS2)回收铜, 正是基于此反应.硅酸亚铜可溶于浓硝酸及乙酸中, 易溶于盐酸,微溶于硫酸。
铜液密度/g· cm-3 线膨胀系数αl/K-1
电阻率μ/Ω·m 热导率λ/W· m-1· K-1
(9.351-0.996) ×10-3T(T=1250~1650℃) 16.5×10-6
1.6730×10-8(293K) 401(300K)
8
莫氏硬度/Mpa(kgf· mm-2)420~500(42~50℃)
斑铜矿(Cu3FeS3)
辉铜矿(Cu2S)
铜蓝(CuS)
砷黝铜矿(Cu12As4S13)
31
氧化矿
孔雀石 (CuCO3.Cu(OH)2) 毛赤铜矿(Cu2O)
黑铜矿(CuO)
硅孔雀石(CuSiO3.2H2O) 蓝铜矿(2CuCO3.Cu(OH)2) 胆矾(CuSO4· 5 H2O)
32
1.3.2
9
铜合金
黄铜:铜锌合金,含Zn5%~50%。 白铜:铜镍合金,含镍的量一般为25%。 青铜:铜锡合金,含Sn1%~20%,含 Zn1%~3%。
10
1.1.2铜的硫化物、氧化物及其性质
1.1.2.1 铜的主要硫化物
硫化铜(CuS) 呈墨绿色或棕色,自然界中以铜蓝矿物形态存 在,密度为4.68g/cm3,熔点为1110℃,在 中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分解:
25
铜产品图片展示
阀体毛坯
铜 锁
铜制散热器
射吸式焊咀
冷定器联接管头
液化气阀
铜产品图片展示
用于首饰
铜像
天文台
1
铜在地球中的含量比较少,其相对丰度仅为7×10-5, 远低于铝、铁和镁等金属,甚至比钛还低。 目前自然界中含铜矿物有200多种,其中常见的约有 30~40种,重要矿物仅20种左右而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铜 矿仅10余种。 铜矿物可分为自然铜、硫化矿和氧化矿三种类型自然铜 在自然界中很少,主要是硫化矿和氧化矿特别是硫化矿 分布最广,是当今炼铜的主要原料。 目前工业开采的铜矿石最低品位为0.4%~0.5%开采出来 的低品位矿石,经过选矿富集,使铜的品位提高到10% ~30%。
在土尔其南部的安纳托利亚的查塔尔萤克,发现 的炉渣中含有铜粒,这种炉渣距今约有8000~9000 年(公元前7000~6000年)历史。
我国第一个近代铜矿冶炼厂是20世纪30年代沈 阳的奉天金制炼所(沈阳冶炼厂前身),使用的工艺 流程是烧结锅烧结-敞开鼓风炉熔炼-真吹炉吹炼电解精炼。 在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铜需求不断增加,以 及环境保护、能源和剧烈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我国铜 冶金工厂的技术与装备发展迅速。以新一代闪速炉、 艾萨法和诺兰达法为代表的许多新工艺,已经被和正 在被我国主要铜企业引进采用。
1.1 铜及其主要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1.1.1 铜及其主要合金的性质
7
铜的物理性质
相对原子质量 密度/g· cm-3 熔点/℃ 熔化热/kJ· mol-1 沸点/℃ 铜液的蒸汽压/Pa 1141~1142℃ 1271~1273℃ 2207℃ 汽化热Q/kJ· mol-1 比热容/J · g-1· ℃-1 63.54 8.96(300K) 1083.4±0.2 13.05 2567 1.3x10-1 1.3 1.3x104 306.7 0.3895+9100×10-5T(T=100~600℃)
铜的主要物理性质
颜色:纯铜呈玫瑰红色,有金属光泽,表面形成氧 化膜后,外观是紫红色,故常称紫铜 延展性:柔软、抗张强度大,易熔接,且具有抗蚀 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 成很薄的铜箔 导电导热性: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其电导率是 银的94% 液态铜能溶解多种气体,如H2,O2,CO2,CO等。 因此,精炼铜在铸锭前要脱除溶解气体,防止铜锭 中产生气体 铜的合金性能好,能与锌、锡、镍等多种金属制成 合金
4CuS = 2Cu2S + S2 (不稳定化合物)
11
硫化亚铜(Cu2S)
呈蓝黑色,自然界中呈辉铜矿矿物存在,密度为 5.785g/cm3 ,熔点 1135 ℃;常温下很稳定,加 热到 200 ~ 300℃时 , 可氧化成 CuO 和 CuSO4 ,加 热 到 330℃ 以 上 时 就 氧 化 成 Cu2O 。 在 高 温 下 (1150 ℃),有氧条件下强烈氧化: Cu2S + O2 = 2Cu + SO2 Cu2S与FeS及其他金属硫化物共熔形成锍。 Cu2S不溶于水,几乎不溶于弱酸,能溶于硝酸.Cu2S 与浓盐酸作用时,逐渐溶解时放出H2S.Cu2S能很好 地溶于FeCl3、Fe2(SO4)3、CuCl2和HCN(需氧)
12
1.1.2.2 铜的主要氧化物
氧化铜(CuO) 呈黑色无光泽,在自然界以黑铜矿形态存在, 密度为6.3~6.48g/cm3左右,熔点为1447℃。 CuO不稳定,在超过1000℃时分解: 4CuO = 2Cu2O + O2
CuO呈碱性,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硫酸、盐酸 等酸中,还能溶于FeCl3、Fe2(SO4)3、 NH4OH和(NH4)2CO3等溶液中。
14
1.1.2.3 铜的主要盐类化合物
硫酸铜(CuSO4) 硫酸铜在自然界中以胆矾(CuSO4· 5H2O)的形 态存在。纯胆矾为天蓝色,失去结晶水后为白 色粉末。 硫酸铜加热时分解: 2CuSO4 = CuO· CuSO4 + SO3(或SO2 + 1/2O2) CuO· CuSO4 =2CuO + SO3(或SO2 + 1/2O2) 硫酸铜易溶于水,可用Fe、Zn等比铜负电性的 元素从硫酸铜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铜。 15
产量
年份 消 费量
价格
中国的精铜产量、消费量与价格统计
2002年以前我国铜的生产量与消费量统计
1600 3000 1500 2800 2600
费量 (万t) 产量 、消
1400
价 格($元/t)
2400 1300 2200 1200 2000 1800 1600 1000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1400 2002
16
铜的碳酸盐
在自然界中呈孔雀石[CuCO3· Cu(OH)2]和 蓝铜矿[2CuCO3 ·Cu(OH)2]的矿物形态存 在。这两种化合物在220℃已上时完全分解 为CuO、CO2和H2O。
17
铜的铁酸盐 铜的铁酸盐有两种:铁酸铜(CuO· Fe2O3)和 铁酸亚铜(Cu2O· Fe2O3)。铜的铁酸盐不溶 于水、氨水及一般溶剂,易被强碱性氧化物 或硫化物所分解,也已被SO2还原。
我国在夏代已进入了青铜时代,商、周 是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土的大 批文物表明,我国的炼铜技术已处于当时世 界的最高水平。在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发现的 红铜铜刀和铜锥距今已达四千年。在甘肃马 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青铜刀距今已有五千 年历史。 湿法炼铜更是源于我国,古称胆铜法, 早在西汉《怀南万毕术》中就有用铁从硫酸 铜(胆铜)溶液中置换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的记载,唐末、五代时此法已用于生产。
1100
价 格
年份
消 费量
产量
世界精铜产量、消费量与价格统计
全球2002年以前的铜的生产量与消费量统计
1.2.1.2 再生铜产量
1.2.2铜的用途 铜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 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 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电气工业 48%~49% 建筑工业 14%~16% 运输交通 7%~10% 通用工具 19%~20% 家用及其它 7%~9%
自然铜矿(含铜近100%)
29
硫化矿
黄铜矿(CuFeS2) 斑铜矿(Cu3FeS3) 辉铜矿(Cu2S) 铜蓝(CuS) 方黄铜矿(CuFe2S3 ) 黝铜矿(Cu12Sb4S13 ) 硫砷铜矿(Cu3AsS) 砷黝铜矿(Cu12As4S13)
30
黄铜矿(CuFeS2)
铜冶金
1
1 铜冶金一般知识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铜的生产与应用一 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青铜时代开始,到 几千年后的电气化时代,电子时代,直至今天 的信息社会,铜都是最广泛应用和不可替代的 金属材料。
西亚地区在世界上是最早应用铜并掌握炼铜技
术的地区。 伊朗西部的阿里喀什和卡约努泰佩舍发现的小 铜针、铜锥等距今已有9000年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