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的节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课堂的节奏控制
【内容简介】
课堂节奏是一门艺术,它是优化语文课堂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取得语文课堂教学最佳效果的手段之一,它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语文课堂节奏控制,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设计好课堂结构,选择相应教学方法,调控多种教学手段,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课堂节奏控制
朱光潜先生认为:节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也就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前苏联戏剧家古里耶夫说:“任何一种运动为了完成它自己的使命,都必须有规则、有秩序。运动中的这种秩序,也就是节奏。”一堂好的语文课,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的美妙之中,用心体会语言文字所营造的优美意境,体味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拨动学生的情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生命的一部分,这样的语文课才真正有语文味,既能给学生知识,又让学生获得一种愉悦享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语文教师永远的追求。其中语文课堂节奏控制是显得尤为重要,课堂节奏是一门艺术,它是优化语文课堂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取得语文课堂教学
最佳效果的手段之一,它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语文课堂节奏控制,要根据学生和教材特点,设计好课堂结构,选择相应教学方法,调控情感因素,达到最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注重课堂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张弛适度
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控制教学语言的轻重隐显和疾徐张弛。一般地说,讲解教材的重点和比较深奥抽象的内容,应放慢语速,增强音量;如果是浅近易懂或本身节奏明快的内容,应加快语速,放轻音量。表现急切、震怒、兴奋、激昂、壮烈等基调的内容,可用快节奏的语言;表现宁静、优美、沉郁、悲哀、沉思等基调的内容,可用慢节奏的语言。如《大雁河,我的保姆》这篇课文中,朗读语速轻快,能使学生体会作者在保姆大雁河家生活的轻松和与大雁河的亲切。缓慢的语调一般表现大雁河一生的不幸以及对失去大雁河沉郁、悲哀、沉痛,表现对大雁河的死的崇敬、悲哀之情。这样一来,快慢交替、急慢相间,能渲染出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富于变化的课堂气氛;音乐般的节奏,使学生产生情绪情感上的模仿,从而大大增强接受效果。断续得当。一堂课中教师利用教学的“空白”艺术,有意的设置一些插曲,暂停原先的教学步骤和思路,也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在教《声声慢》这首词时,在教学中适当的断续,给学生留出一块回味的余地,教学效果会更好。
2、讲解语言要张弛有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一堂课,教师讲得张而不弛,必使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产生兴奋抑制,疲劳困顿。反之弛而不张,学生则一直处于
松弛、抑制状态而听力分散,精神怠惰。只有紧张之中见松弛,激越之中显舒缓,张弛有度,节奏分明,学生才能保持浓厚的听课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最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的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可见美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教师教学语言的美,一方面来自语言表达的准确、恰当和生动,另一方面则来自教学语言中速度的快慢、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的交替交换,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这种抑扬顿挫、富有韵律感的教学语言使教学具有鲜明的节奏。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直接影响。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而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打破大脑的抑制状态。所以,必须加强语言调控,讲究对教学语言的巧妙编排与合理组装。
二、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的节奏要难易相间,深浅适度,快慢得当
1.注重课堂结构的起承转合,内容安排疏密相间、错落有致
教学活动的结构安排也是构成教学节奏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区分详略并进行合理组合与布局,讲究信息的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一般说来,重点难点要重锤敲,要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次要问题轻轻掠过,简洁明快,安排难易深浅适度,学生才能在张弛相济、起伏有致的富有美感的节奏变化中轻松愉快地获得
更多的知识。安排好课堂的起承转合,有引入、新授、突破、练习、总结。这就要求在课堂中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如《雷雨》这篇课文,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时作了如此安排:先由老师讲解作者、剧本内容、时代背景,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把握剧情结构,理清人物关系,概括人物性格。然后用二十多分钟布置学生研读,学生分正反方进行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这样所讲的内容没有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自我阅读来解决一些问题,如果一些问题暂时解不了的,学生又可以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进一步作出答案。最后,经过师生的共同点评明确答案,又使得学生在肯定中加深理解和自信起来,课堂上辩论得热火朝天,最后再去观看影片或阅读全剧,教学效果会更好。
2.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机组合,调控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
一堂语文课,从教师方面讲,有讲述、讲解、板书、分析、提问、朗读等的结合;从学生方面讲,有听讲、思考、提问、讨论、回答、朗读、作业等相间。在教学设计上必须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巧于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以使课堂教学动静相生、快慢交替、疏密相间、情趣穿插的节奏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学方式的交替变换,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注意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巧于
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在整堂课上,学生的口、手和脑并用,注意力和思维态势张弛有间,动静结合,节奏分明,因而学生一直表现出旺盛的学习积极性。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听、说、读、写、思,把静态的知识化作清洌的甘泉,沁润到学生的心灵中,而这种静态美与流动美的有机结合,还能消除学生的单调感和倦怠感,使他们焕发激情与活力,也为他们构架一座座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立交桥。要“动静快慢疏密”搭配。同时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小故事、情趣笑话、智力故事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乐趣中学习知识,寓教于乐。这一点对现在的学生是非常有效的。
3、恰当的板书也是调整教学节奏的重要手段。教学板书是教师的书面语言,它从视觉上刺激学生,增加信息接受的渠道。这种信息渠道的转换,会带来学生心理和行动的变化,使学生由听变看,由听变写,或边听边看边写等。就是说,教师可通过板书引导和控制学生,使整个教学进程保持适当节奏。这里的关键是把握板书的时机。实际教学时,有的教师是先把整个内容讲完再板书,或者先抄好板书而后讲内容。这样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的流程和教学的效果。最理想的应是板书与教学语言密切结合,边讲边写。比如,教学板书与教学语言的配合严密精巧,妙趣横生。这样可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