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交响乐团2017年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交响乐团2017年度预算单位部门决算公开
目录
第一部分广州交响乐团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第二部分广州交响乐团2017年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广州交响乐团2017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广州交响乐团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广州交响乐团(以下简称乐团)是广东省文化厅直属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演奏国内外经典交响乐作品和优秀的新创作曲目;进行交响乐及室内乐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艺术成就
乐团创建于1957年,发展至今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具艺术水准和艺术活力的大型交响乐团之一。

作为迄今为止唯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乐足迹”的中国乐团,是国内外业界和媒体眼中“最具国际声望的中国乐团之一”(《中国日报》)和“连接中国音乐传统与创新的节点”(英国《金融时报》)。

现任音乐总监余隆是活跃于当今国际乐坛上最为杰出的中
国指挥家之一,他同时担任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上海夏季音乐节联合总监,并于2015/2016乐季起出任香港管弦乐团首席客席指挥。

是否拥有固定的、高质量的音乐季,是衡量一个职业乐团艺术水准的重要指标。

广州交响乐团每个音乐季平均演出场次超过80场。

近年除常规演出外,每年另外举办的各类推广及小型公益类相关活动50余个。

即将于今年9月开幕的2018/19音乐季,是乐团自1998年建立音乐季制度后连续实行的第22个音乐季,
创造了目前中国内地所有乐团中的最长纪录。

1997年7月实行的体制改革是乐团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里程碑。

从1998年5月开始推行音乐季,10月应邀在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好评如潮,被誉为音乐节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星”,北京媒体评论:“‘乐团’迅速崛起于中国南方,进入了主流乐团的行列,是中国乐坛中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此后连续数年获邀参加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演出。

乐团与国内外众多著名音乐家保持着长期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广泛紧密的国际性合作网络。

在过往的音乐季中不断邀请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指挥家、独奏家及歌唱家联袂演出,演出曲目范围涵盖了巴洛克时期至现代派的作品,乐团的艺术水平得以迅速提升,声誉鹊起。

国际著名的音乐大师潘德列斯基甚至称赞:“这是我听到的中国乐团最好的声音”。

2004年起,海外知名的艺术经纪公司开始代理乐团的国际巡演与大型文化
活动,乐团的艺术水准由此获得国际业界更为广泛的权威认同。

从2000年开始,乐团多次受文化部和广东省派遣,出访奥地利、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卢森堡、埃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比利时、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日本、韩国、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家。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巴黎香榭丽舍剧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开罗国家歌剧院、悉尼歌剧院、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波士顿交响音乐厅、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柏林音乐厅、威尼斯凤凰歌剧院、佛罗伦萨威尔第歌剧院、瑞士卢塞
恩文化会议中心音乐厅、东京歌剧城音乐厅、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苏黎世音乐大厅、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伦敦卡多冈音乐厅、曼彻斯特布里奇沃特音乐厅和伯明翰交响音乐厅等国际著名音乐厅及剧院登台。

2006年应邀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15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演奏。

此外,还曾20多次参加香港艺术节、澳门艺术节和澳门国际音乐节的演出。

2012年10月,赴台湾参加“两岸城市艺术节——广东城市文化周”,在台北两厅院音乐厅和台中中兴堂举行音乐会。

2014年9月,在中国广东省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结成友好省州35周年之际,乐团出访澳洲参加“广东文化周”,在悉尼市政厅音乐厅和堪培拉卢埃林音乐厅举行两场音乐会。

2015年1月,应瑞士米格罗音乐演出系列邀请,在苏黎世、日内瓦、伯尔尼和圣加伦这四个瑞士名城巡演。

2017年在中英建交45周年之际首次进入英国巡演,在伦敦、曼彻斯特和伯明翰这三个重要城市都举行了音乐会,英国《卫报》以“有极高修养的乐团”为题予以了报道和评论。

走过世界各地的“音乐足迹”印证了乐团作为“音乐使者”为传播中国文化和促进粤、港、澳、台等地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近年来乐团发展呈多元化。

从2005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了由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担任音乐总监的“中国广东国际音乐夏令营”,邀请了玛莎•阿格里奇、加里•格拉夫曼、克劳斯•彼得•弗洛尔等多名音乐大师及20多位来自世界著名乐团的首席演奏
家担任导师,夏令营声名远播,亚洲各国学员纷至沓来。

2010年11月藉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举办之际,乐团同时举办了“广东亚洲音乐节”,邀请了6个知名亚洲乐团及马友友、郎朗、郑明勋、谭盾、林昭亮、宓多里、王健、莎拉•张等17位国际著名的亚裔音乐家,演出阵容鼎盛,节目精彩纷呈。

此外,乐团还与多个世界著名芭蕾舞团合作演出了十多部经典芭蕾舞剧,制作及参与演出过多部音乐会版和舞台版歌剧。

委约中外作曲家为乐团创作新作品,促进中国交响乐的发展。

在每个音乐季中均安排室内乐、普及、通俗、户外及节庆音乐会等演出。

2011年12月,创建了中国首个由职业乐团培训及管理的青少年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附属青少年乐团(2016年8月更名为广州青年交响乐团)。

此外,由乐团音乐总监余隆作为艺委会主席,邀请大提琴家马友友先生担任艺术总监的“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于2017年1月首次举办,随即被业界称为“翻开中国交响乐崭新的一页”。

“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今后将每年举办。

这些举措,无不显示出乐团全方位发展的策略。

通过多年的耕耘,广州交响乐团为广东的文化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并使乐团在中国的音乐版图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二)、公益活动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乐团一直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为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将普及推乐团响乐作为我团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

主要措施有:
1、大力开展公益性演出活动
乐团多年以来都坚持实行低票价演出政策,每年都会安排演出数十场低票价音乐会,包括乐团传统的公益性低票价音乐会品牌“周日音乐下午茶”通俗音乐会(全场统一票价80元)及派生出来的“佛山音乐季”音乐会(在佛山琼花大剧院演出,平均票价120元左右),“乐聚一小时”音乐会(原平均票价100元左右的室内乐音乐会系列,9月以后改为全场统一票价50元左),以及二十几场专业性较强、国际名家加盟的成本较高的音乐季音乐会(平均票价160元左右),包括免费普及的音乐会,每年吸引观众十余万人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乐团的“周日音乐下午茶”通俗音乐会系列已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音乐会品牌。

乐团每个月安排一个周日的下午举行一场通俗音乐会,每场全场位置统一票价80元的。

区别于多数在周六晚8点演出的专业性较强的音乐季音乐会,“周日音乐下午茶”通俗音乐会多选择观众易于欣赏和理解的通俗曲目,并由指挥加以讲解。

该系列音乐会自2009年推出以来,已演出50余场,每场的上座率几乎达到100%,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目前,广州交响乐团2016/17音乐季(周期是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安排的7套“周日音乐下午茶”通俗音乐会共1万多张票已基本售罄,其中有5套是今年3至7月份才演出,这些音乐会的票几乎提前一年就被抢购一空,其受观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即便是专业性较强、国际名家加盟的成本较高的音乐季音乐
会,从80-180元的低票价位置也占了每场音乐会的大多数。

实行低票价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文化消费的需要,希望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音乐厅,促使文化消费能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让音乐走入寻常百姓家,让交响乐这种高雅艺术真正做到“高贵不贵”,让走进音乐厅欣赏音乐会就像同家人或朋友去喝下午茶一样惬意、普通和平常。

正因为实行了如此惠民的票价,打破高雅音乐在人们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印象,纷纷走进音乐厅,令乐团音乐会的上座率稳居全国同类演出活动的前列。

这既引领了普罗大众的文化消费意识,满足了他们基本的文化需求,也体现了乐团作为政府扶持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为更好的承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责任所做出的努力。

2、成立附属青少年学生乐团,带动学校艺术教育新发展
2011年7月组建广州交响乐团附属青少年乐团,对入选的青少年进行免费的培训,这也是中国首个由职业乐团建立和管理的青少年交响乐团。

2012年5月,在乐团附属青少年乐团的基础上,广州市教育局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共建了广州学生交响乐团。

现任音乐总监是广州交响乐团驻团指挥景焕。

附属青少年乐团的成立得到了省市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2012年5月13日,附属发乐团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了首演音乐会,多位省市领导与全场近1500名观众一同观看了音乐会,并对首演音乐会的成功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5年9月,随着成立三年来策划实施的首个音乐季“广州交响乐团附属
青少年乐团2015/2016音乐季”的公布,该团成为中国首个拥有独立音乐季的非职业交响乐团。

建团伊始,众多音乐名家就非常关注和支持青少年乐团的建设和训练。

广州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前纽约爱乐乐团副指挥张弦、香港小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叶詠诗、上海歌剧院音乐总监张国勇、杭州爱乐乐团音乐总监杨洋和中国室内乐学会会长、中国爱乐乐团首席陈允等著名音乐家都曾亲自指导过青少年乐团的训练,同时还得到了著名钢琴家郎朗和著名小提琴家文格洛夫的热情支持。

附属乐团成立至今已演出超过40余场次的音乐会,并与港澳地区的青年乐团进行过多次交流演出,包括2013年12月与澳门青年交响乐团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联合音乐会,以及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澳门新年音乐会,同时也创下澳门历史上首次由青少年乐团担纲演出新年音乐会的纪录;2014年8月与香港青年爱乐乐团在星海音乐厅举行交流音乐会,9月回访香港与香港青年爱乐乐团举行联合音乐会。

2015年,受广州友城法兰克福市政府的邀请,青少年赴德国法兰克福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于8月12日在霍克音乐学院的克拉拉·舒曼音乐厅举行音乐会;随后应第十六届“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组委会的邀请,作为中国内地首个受邀参演的非职业交响乐团,于8月15日在世界著名的柏林音乐厅举行了极其成功的音乐会。

“欧洲青年古典音乐节”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名
青年音乐节之一,乐团附属青少年乐团这次能受邀参演,并被德国广播电台安排为该届音乐节全部18场音乐会中的5场录播音乐会之一,这是对该团演奏实力和艺术水准的高度认可。

附属乐团的常驻排练及培训地点设在广州交响乐团,与乐团共用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排练场地及设施。

附属乐团导师均由乐团的各声部首席及资深演奏家担任。

广州交响乐团参照职业乐团的建制和管理体系对青少年乐团进行专业化管理,对所有入选的青少年乐手进行免费的、全面的专业交响乐演奏技术训练。

随着该团近两年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为促进后续的发展和建设,广州交响乐团和市教育局双方均加大了对青少年乐团的支持力度。

2014年12月,通过一次大规模的招考,附属乐团扩编为240人,除原有的青年交响乐团以外,还设置了以10岁至14岁年龄段的学生为主体的少年交响乐团。

假以时日,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音乐熏陶,逐步提高每位青少年乐手的音乐演奏技能和综合艺术素质,广州交响乐团附属青少年乐团暨广州学生交响乐团将力争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优秀的青少年交响乐团,并带动全市中小学艺术教育新的发展。

3、针对学生每年固定举办免费教育普及音乐会
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对象,乐团每年定期举办“走进交响乐•相约音乐厅”免费教育普及音乐会。

该活动始于2006年,去年已届十周年,是我省著名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品牌,至今已有超过
15万名大中小学生从中受益,培养了大批未来的忠实观众。

4、其他
乐团曾在2007年建团50周年之际,以免费普及交响乐的形式进行了大型国内巡演,在北京、武汉、南京、成都和西安的著名大学里举行了免费讲解音乐会,既宣传了广东文化发展的成果,又展示了乐团的艺术水准,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010年国庆前夕,乐团首次策划并演出了“二沙岛免费草坪音乐会”,演出地点设在二沙岛乐团新址大楼户外草坪。

该场音乐会吸引了数千名观众入场观看,时任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省文化厅方健宏厅长等领导同志与广大群众一道席地而坐,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当晚的演出。

该场音乐会的成功,催生了后来“二沙岛户外音乐季”的全面铺开,而这项文化惠民的公益性活动也受到了市民的热捧,二沙岛因此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首选地,成为公众接受艺术教育及普及的基地,成为广州的“音乐岛”。

(三)、管理机制
作为省直艺术院团的试点单位,乐团早在1997年就进行了深化体制改革,实行全员“考核聘用制”,并制订了《广州交响乐团聘任制实施细则》,通过签订《聘任合同》明确演奏员与乐团双方的劳动关系,全面改革了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

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建立了艺术结构工资制的分配制度。

该工资制由职务工资、岗位工资和排练、演出津贴三部分组成,以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工作量的大小拉开工资档次。

同时以
艺术生产为中心制定了《广州交响乐团管理规定》,确立了“音乐季”的演出制度,有目标、有计划地制定出全年的排练、演出安排,并实行严格、规范的艺术生产管理制度。

乐团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还制定了一些条例来规范各方
面的管理,如《广州交响乐团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广州交响乐团购置艺术生产设备执行办法》、《广州交响乐团购置固定资产以及财务报销的相关规定暂行办法》、《广州交响乐团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广州交响乐团人才培训计划和实施细则》等。

乐团长期以来都极为重视、扶持和培养优秀本土人才,为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根据年轻演职人员逐年增多的特点,乐团近年加大了对人员培训的力度,以往只有乐队首席和声部首席才享有的专业培训资格,现在已扩展到乐队优秀队员及行政骨干人员。

先后有近20位年轻演奏员赴美国、意大利和香港等地跟随世界级导师进修,从而迅速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成为乐团的主要业务骨干。

公派两名优秀的行政职员赴上海参加艺术管理专业硕士进修班修读硕士学位,充实艺术行政管理队伍的力量。

为营造良好的业务氛围,乐团鼓励年轻演奏员参加各类专业比赛,并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其后还制订了《对参加国际或国家级器乐独奏、重奏比赛获奖的本团演奏员的奖励办法》,极大的调动了演奏员们的积极性。

在乐团支持下成立的弦乐四重奏组和铜管五重奏组,在国家唯一的音乐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比
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其中铜管五重奏组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填补了广东在全国性专业音乐大赛中无头奖的空白。

原常任指挥林大叶也得益于在乐团这个平台上获取的宝贵经验和实践
机会,2012年9月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六届乔治•索尔蒂国际指挥大赛中摘得了桂冠。

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训机制、良好的艺术工作氛围和逐年增长的经济效益,无疑增强了乐团的凝聚力,从而培养了全体演职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平和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与优秀的技术水平,获得了与乐团合作过的众多艺术团体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认可。

正是全体演职员工这种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得广州交响乐团的事业蒸蒸日上。

(四)、市场开拓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随着知名度的日渐提高,“广州交响乐团”这个品牌逐步形成,乐团也进入了一个“靠品牌赢市场,从市场取效益,创效益求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演出场次和演出收入逐年提高。

与改革前的1996年全年演出40场左右相比,近10年来乐团全年平均演出场次都在80场左右,2014
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00多场。

乐团珍惜和维护所有的演出机会,依托在职业化管理、乐团良好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口碑,精心策划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会质量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准。

除了每个音乐季都会安排的数十场与国内外知名音乐家合作的交响音乐会外,针对不同的欣赏群体和时间
段,乐团还打造了“广州新年音乐会”、“情人节音乐会”、“圣诞节音乐会”、“儿童节音乐会”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会品牌。

其中,由乐团于1993年1月1日创办的“广州新年音乐会”,是国内第一个新年音乐会品牌,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24届,是同类音乐会中的标杆。

正是二十几年前“广州新年音乐会”的成功上演及其后的延续发展,导致“新年音乐会”这种演出形式于短短数年间就在全国各大城市兴起。

多年来,乐团应邀到珠三角各地城市举行过多次普及音乐会及商业演出,并连续10年应澳门教育暨青年局的邀请赴澳门为中学生普及艺术教育进行演出,这些都是乐团发挥品牌效应的成功案例。

坚持走品牌化建设的道路,使乐团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从1957年在广州光孝寺排练场里的艰苦创业,到1998年实行体制改革1年后在首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的“一鸣惊人”,再到近年来多次在音乐季中与迪图瓦、潘德列斯基、劳伦斯•福斯特、约翰•尼尔森、格拉夫曼、帕尔曼、阿格里奇、马友友、郎朗、王健等蜚声国际的顶级音乐大师的成功合作,作为中国唯一在世界五大洲留下“音乐足迹”的交响乐团,乐团已经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为中国的交响乐事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由于“乐团人”的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使广州交响乐团迅速崛起于中国南方,跻身中国最优秀交响乐团的
行列,昭示了脚踏实地进行改革的斐然成果。

位于珠江河畔二沙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现代化的乐团新址的落成启用,无疑为乐团今后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乐团人”将一如既往,勇往直前,与时俱进,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乐团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努力推出更多的本土文艺精品,乐团在2017年增加了公益性演出类型和场次。

盘点2017年,广州交响乐团全年总音乐会/活动场次达到148场。

在这总共148场音乐会及活动中,含各类音乐会108场(广交音乐会91场及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25场,其中8场和广交一同演出),其中包括了乐季音乐会、节庆音乐会、特别制作、通俗音乐会、室内乐、户外音乐会、免费教育普及音乐会、广州青年交响乐团音乐会、国外巡演、2017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音乐会、商演等,其中市内演出71场,省内(含市内)78场,国内(含省内)91场,国外17场;公益性演出(含低票价及免费、外出交流等)92场,占全年演出场次85%。

除这108场演出以外,还开展了各类相关免费公益活动39场,包括音乐会前讲座6场、“广交乐友”活动5场、安排“广交广播音乐季”播出音乐会12场、7场与星海音乐厅“星海会”合作举办“GSO音乐家面对面”活动、3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新闻发布会、5场音乐周“乐聚·畅谈”音乐活动、举办了第三期
《学校乐团指挥培训班》。

并主办了第三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

并在2017年10月,第九次受邀参加了北京国际音乐节音乐会,受到了各界的热烈好评。

广州交响乐团及旗下音乐家小组,连同广交创办的广州青年交响乐团,在过去数月历经五次国际巡演,以一轮迷你版的世界五大洲巡演,为广交六十周岁的生日增光添彩!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乐团没有下属单位,按照部门决算编报要求,单独编制本部门决算。

第二部分广州交响乐团2017年部门决算表
18
19
20
第三部分广州交响乐团2017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2017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一)、年度收入总体情况
乐团2017年度总收入7985.64万元,其中本年收入7985.64万元。

具体情况如下:
1.财政拨款收入5599.85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了65.31万元,增长1.18%。

主要变动情况:追加了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绩效考核经费。

2.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减少150万元。

3.事业收入2362.71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了870.34万元,增加率58.32%,主要是2017年演出业务量比2016年提高,演出收入增加;
4.其他收入23.09万元,与上年决算数基本持平。

(二)、年度支出总体情况
乐团2017年度总支出9790.91万元,其中本年支出9790.91万元。

具体情况如下:
1.基本支出5151.62万元,比上年决算数3334.69增加1816.93万元,增长54.52%,主要变动情况:一是人员经费增加,补发了2014-2016年绩效考核经费,同时2017年演出业务量增大,人员经费支出会相应增大;
2.项目支出4639.26万元,比上年决算数增加1110.20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