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区域地质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康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杨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路的东北缘,分别由东西走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
蓝田位于骊山——秦岭间的山前断陷盆地,属渭南地堑的一部分,新生代以来,由于骊山、秦岭上升之侧向挤压,而形成宽缓向斜。骊山南侧和秦岭北麓断层,为长期活动性大断裂,它们控制了断陷盆地的发展。第三系红层变形微弱,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地质构造形迹如下。一褶皱
褶皱在蓝田的黄土台原及黄土丘陵地带表现较突出,主要有3条,一是白鹿原向斜;二是寺沟背斜;三是支家沟背斜。白鹿原向斜为一平缓不对称向斜,轴部位于荆峪沟左侧,轴向主要为北西西,但在徐家河以东转为近东西,轴部地层产状较平缓,向北西倾伏,南西翼陡窄,出露地层最老为下上新统灞河组,岩层走向为北75°东,倾向南东,倾角12~21度,转折端宽缓,岩层倾角小于5°;寺沟背斜为一平顶背斜,轴向北63°西,向北西倾伏,两翼不对称,北东翼岩层走向为北60°西,倾向南西,倾角37°。因受汤峪口——岱峪断层的破坏,形态也不整齐;支家沟背斜亦为一平顶背斜,轴部位于荒滩——马王庄一线,轴向北60°东,向南西倾伏。背斜两翼不对称,北西翼岩层走向北60°西,倾向南西,倾角12°;南东翼岩层走向北70°东。倾向南东,倾角8°,向南西延伸至阿氏庄附近即己消失。
二断裂
断裂包括断层和裂隙两类。蓝田断层主要有辋峪口——流峪口——厚镇断层;汤峪口——岱峪口断层;库峪口——何家山断层;下韩——大嘴坡断层。这些断层的特点是延伸远,规模大,皆为长期活动性大断裂,它们构成了蓝田盆地的东、南、北部边界。断层主要有:辋峪口——流峪口——厚镇断层。该断层东北端经厚镇延伸至渭南,西南端过老虎沟口后,被第四系(Q)覆盖,境内可见长度达60公里,在平面上呈折线分布,结构复杂,覆盖后难见全貌,故前人对断层性质和展布方向认识颇不一致,但最新一次活动为正断层性质是被公认的;汤峪口——岱峪口断层。该断层是汤峪——腰市正断层的一部分,在汤峪口以东,走向近东西;汤峪口以西转为北63°东,并与库峪口——何家山断层相交,区内可见长度10公里。在汤峪口附近的河右岸断层破碎带主要由碎裂岩组成,前震旦系宽坪组石英片岩多被碎成0.2~1米的岩块,裂隙发育,多未充填;库峪—何家山断层。该层为一正断层,走向主要为北71°西,倾向北东,倾角77°。错断前震旦系宽坪组地层,主断面为高50米的断层崖,构造岩带宽35米。其中角砾岩带宽5米,碎裂岩带宽30米。角砾呈浑圆状,泥、钙质胶结,结构密实。下韩——大嘴坡断层。该断层断面清晰,走向北70°东,倾向东南,倾角60°~70°,区内展布长度7公里。太华群、红河组及白鹿原组地层皆被错断。在蒋家湾以北,断层破碎带宽约200米,其中角砾岩带宽40~50米,其余为碎裂岩,角砾岩为泥,钙质密实胶结。
蓝田地域内第三系(R)地层中裂隙不发育,尤其是新第三系(N)地层裂隙发育更差。在下韩——大嘴坡断层以南700米的蒋家湾附近,红河组砂岩夹层裂隙率为0.035%,以走向北50°~60°东的剪切裂隙和走向北78°~89°西的张裂隙最发育。白鹿原组砂岩裂隙率为0.93%,以走向北48°~59°东和走向北76°~78°东两组张裂隙较发育。其次走向北53°~68°西的剪切裂隙亦较发育。而在阴嘴以南3公里下许附近,白鹿原组砂岩裂隙率为0.067%,以走向北41°~57°西,剪切裂隙较发育。在辋峪口——流峪口——厚镇断层的影响下,中生代(M2)晚期。
一、课程设置及目的:
1.目的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综合地质野外教学实习跨越中国大陆两大构造单元华北克拉通西部的鄂尔多斯地块和中央造山系东秦岭造山带(图1),其目的是通过训练学生对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性质和特征及其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及不同层次地层系统和构造变形的实际观察与分析,进行点、线、面的同时异岩、异相、异构的综合研究与对比分析,构建区域时、空地层构造格架,研究地质事件、分析区域地质结构构造特征,探讨区域地质演化过程,达到训练学生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多学科交叉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特别是综合分析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图1 中国大地构造图(据中国地质图,2002)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综合地质野外教学建立以秦岭广货街为主、鄂尔多斯盆地河庄坪为辅的两个野外实习基地,实施以贯通两大构造单元的主干剖面和以二基地为中心的辐射辅助剖面(图2)及典型区段地质解析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野外地质综合教学演练,并针对不同地区典型地质特点,实施详细系统的专题性研究。
图2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综合地质教学路线图
主干、辅助剖面和典型解剖区段的选择,兼顾了区域的贯通性,地质现象的代表性、典型性和可对比性以及地壳结构的层次性。其中,主干剖面保证了对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地表地质特点及其时、空展布的全面和宏观理解和认识;辅助剖面一方面是对主剖面因露头限制缺憾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又弥补了由地质作用的特殊性造成的地质现象的差异。典型区段地质解剖是依据对沉积作用、岩浆作用、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等深入研究的需要,选择出露良好、地质现象典型的区段,进行以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实践为主要目的的观察与研究,达到在一、二年级实习基础上野外工作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进一步提高,并提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目前选择的区段囊括了稳定地块区构造和造山带构造及其陆相、海相沉积和活动带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及其构造等。此外,特意选择一些地质现象典型,但其研究相对薄弱或成因尚有争议的区段作为再研讨的区段,开展专题性研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使学生了解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和人们在实践过程认识的多解性,树立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科学思维方式。
2、路线
鄂尔多斯盆地-秦岭造山带野外综合地质教学以延安-洛川-黄陵-铜川-西安-沣峪口-广货街-柞水-镇安为主要观察路线,穿越鄂尔多斯盆地、汾渭地堑和秦岭造山带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同时选择若干辅助路线按照教学目的及要求开展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综合考察,主要路线观察内容如下:
1)、主干路线
延安-洛川-黄陵-铜川-西安-沣峪口-广货街-柞水-镇安
2)鄂尔多斯盆地辅助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