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多元节约高效循环无废智慧互动--未来社区低碳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增刊
·浙江经济
未来社区需着力构建绿色多元的社区能源供给体系、节约高效的社区能源消费体系、循环无废的社区资源利用体系、智慧互动的社区能源资源平台、互利共赢的综合能源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数字+能源资源产业,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沈又幸
绿色多元节约高效循环无废智慧互动
——未来社区低碳场景
社区建设模式的探索始终是人类城市文明中不竭的追求,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探索低碳社区、零碳社区甚至是负碳社区,期望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能源资源利用模式,形成绿色、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资源循环体系和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最终实现社区能源供应全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水和垃圾资源全部循环利用和二氧化碳零排放。
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启动未来社区等扎实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标志性项目。如何做好全国首创的未来社区的顶层设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构建“绿色多元、节约高效、循环无废、智慧互动”的低碳场景是未来社区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社区能源资源利用最大化,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成本,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抓手。
总体构想
未来社区低碳场景实施是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在社区实践的重大创新,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将涌现出来。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与能源资源领域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社区能源资源供给侧、需求侧统筹创新,打造多能协同低碳能源体系,构建供需智慧互动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和循环无废的社区资源利用系统,优化社区智慧电网、气网、水网和热网布局,打造海绵社区和节水社区,实现集中供热(冷)和垃圾分类全覆盖,创新引进综合能源资源服务商,搭建综合能源智慧服务平台,倡导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共建共享“绿色多元、节约高效、循环无废、智慧互动”的未来低碳社区。
启动阶段:打造低碳社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
38
的未来低碳场景建设和运营模式,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0%以上,社区综合节能率达到20%以上,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10%以上,垃圾资源化利用率40%以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内领先,供应消费智慧互动初步建立。
提升阶段:打造近零碳社区,形成社区综合能源资源服务运营的成熟商业模式,有效带动关联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20%以上,社区综合节能率达到40%以上,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30%以上,垃圾资源化利用率50%以上,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国际先进,供应消费智慧互动逐步成熟。
远景阶段:打造零碳社区,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100%,社区综合节能率达到60%以上,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90%以上,垃圾资源化利用率90%以上,供应消费智慧互动实现人工智能。
实施路径
着力构建绿色多元的社区能源供给体系。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健康舒适已成为老百姓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一部分,未来社区将通过构建绿色多元的社区能源供给体系,实现低碳的能源供应方式和生活方式。充分利用现有能源供应系统和区域综合能源站,近期主要建设“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含双向充(放)电设施)+市电”供电系统和“热泵+蓄冷储热”的集中供热(冷)系统,中远期预留氢能和燃料电池等未来能源接口,最终实现社区能源供给全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营造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居住环境体验,打造低碳、零碳甚至负碳社区。
着力构建节约高效的社区能源消费体系。未来社区将通过构建节约高效的社区能源消费体系,践行能源资源节约理念和生活方式。全面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将绿色建筑理念贯穿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改造、拆除等全寿命周期,逐步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积极稳妥推广装配式、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式。全方位部署社区智慧节能终端设施,推广智慧动力系统、智慧温控系统、智慧储能系统、智慧电梯控制系统、智慧灌溉、智慧路灯、智能家居和家庭能源资源智慧管理终端等,优化社区智慧电网、气网、水网和热网布局,通过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的互动,最终实现能源资源配置最优化。
着力构建循环无废的社区资源利用体系。未来社区将通过构建循环无废的社区资源利用体系,推行资源再利用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打造海绵社区和节水社区,建设集约高效的供水系统,统筹社区内、外水资源,不断提升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推进雨水和中水资源化利用,供水、排放和非传统
水源利用一体化设施。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完善社区垃圾分类体系,采取智慧化可追溯有激励的模式科学规划布局社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体系,提升垃圾收运系统功能,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打造花园式无废社区。
着力构建智慧互动的社区能源资源平台。未来社区将通过构建智慧互动的社区综合能源智慧服务平台,推动能源资源与数字化深度融合。近期搭建社区能源资源供需协同优化管理、能源需求侧响应和能效管理、能源资源设施运维与智慧调控、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舒适度监测分析、能源资源缴费和定制服务等五大模块。中远期逐步构建社区、城市直至全覆盖的综合能源智慧服务平台,以数字化管理实现“源网荷储”万物互联,能源信息广泛交互和充分共享,大幅提高能源资源供给、消费的安全水平、质量水平、先进水平、效益效率水平。
着力构建互利共赢的综合能源商业模式。未来社区将通过构建互利共赢的综合能源商业模式,为社区用户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定制化”的能源资源服务。引进贯穿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全过程的综合能源资源服务商,提供电力、热(冷)、燃气、用水、垃圾收集等全方位的社区公共服务,提供多元化能源资源供应套餐服务、全寿命周期运维服务、能源资源消费咨询服务、用电行为数据服务、能效分析预测、节能服务等定制化综合性服务,实现投资者和用户互利共赢,有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着力构建创新融合的数字+能源资源产业。未来社区将通过构建创新融合的数字+能源资源产业,促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传统能源资源产业,重点发展核电、水电、煤电清洁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及燃料电池、储能电池、双向充(放)电设施、微电网、柔性直流、节能、雨水回收、中水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技术及关联产业。布局数字+能源资源新型产业。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能源资源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发展能源互联网、智慧供热、智慧供冷、智慧配电网、智慧输配电、智慧用电及智慧调度、智慧照明、智能家电等技术及关联产业。
未来社区低碳场景的探索,必将成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并将为全国开创社区能源资源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和运营新模式,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作者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未来新场景·
39
/
浙江经济·2019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