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爱,让幼儿感受爱、学会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一、以爱育爱,让幼儿感受爱、学会爱

(一)以爱育爱教育技能概述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变化与改革,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即以爱育爱。它要求师幼双方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在一种平等的、民主的环境下进行,育人的核心是爱,包括受教育者感受到的爱、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爱,以及教育过程中不断生发出来的不竭的爱。

爱的教育并非新思想,但很多教师一般在情感教育的层面来理解和实践,其实应该把爱提升到整个教育的核心位置,在探索教育的本质时,同时探索爱的本质,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教育的真谛在于诠释生命,而诠释生命的教育是“以爱育爱”。

1.让幼儿在爱中成长,在爱中学会爱

有一篇文章叫《雨天的收获》,讲述的是一位数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雨。不久,老师看见一位老奶奶从远处向教室走来,原来她是来给孩子送伞的。老师一下子就动了感情,心想,一下雨会有多少爱心在体现啊!越来越多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送伞,孩子拿着五颜六色的伞,一个个兴高采烈。

于是,数学老师临时布置了一篇作文:《雨天的收获》。孩子们起初觉得很奇怪,数学老师怎么让写作文了?不知道如何下笔。老师就引导他们说:“下雨天会给人添很多麻烦,增添很多担心,但是下雨一下子让人的亲情洋溢,互相关心。”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突然感觉到生活是这么美好,原来这么多爱就在身边。

这一天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有了伞,有一个小女孩拿了大点的伞坐在那里不动,老师说:“你为什么不走啊?”小女孩说:“老师你没有伞,我和你打一把伞走。”老师感动了,老师觉得这个孩子真是很细心,不但想到了自己,还想到了别人。

文章其实讲述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蕴含着一个感人的道理:孩子们是在爱中成长,在爱中学会爱的。这样的小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也会遇到很多,每个教师都应该学会用这样的小事让幼儿感受爱,理解爱,并学会爱。

家长都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懂得爱,发现爱,做一个好孩子。其实,爱就在点点滴滴,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幼儿教师要培养幼儿一双能够发现爱的眼睛,有一颗灵敏的心来感受生活。这需要我们教师点拨,让幼儿想到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有一颗颗关爱的心,让幼儿去体谅大人为什么这样做,让他们懂得爱、珍惜爱、学会爱。

2.提升育德能力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而爱的教育首先是师爱的教育,只有教师自身懂得什么是爱,才能教育幼儿发现爱,学会爱。

师德建设是以爱育爱的基础,可以通过参加全方位的教师培训、专家讲座、教师论坛、教师沙龙等,让自己迅速地成长;通过规范自身言行,参加诠释爱的教育等,最终在幼儿园播撒爱的阳光。

爱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无私的给予,师德教育是对教师自身的人格提升。我们要学会将爱的教育贯穿于教育实践的各环节,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着爱的内涵。

3.紧跟优秀教师的步伐

让自身的师爱阳光普照每个幼儿的心田,离不开优秀教师的引领。优秀教师可以是一面旗帜,她们的教育实践中会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我们可以多听多看多学,在晶莹的泪光中,让爱得到升华。可以学习优秀教师以生命叙事的形式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点滴收获与发现,思考和感悟,将爱心拳拳融入文字中。

紧跟优秀教师的步伐,我们能够使自己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与时俱进,享受教育生命的绽放。进而学会时刻用爱教育我们的幼儿,让他们在爱的怀抱中成长,拥有和谐健康的人格!

4.理解是爱的基础

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我们的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真正理解每一个幼儿的所思所想、愿望与要求,我们的爱的关心才能落到实处。家访是了解这些的一个捷径,但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极大的努力。

每个幼儿的住址可能分散在所在区域的各个角落,教师出行家访就要接受路途颠簸和天气冷热的考验。但只要牢记只有走进幼儿的家,才能走进幼儿的生活空间,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喜怒哀乐,理解每一个家庭对教育的需求,那么我们再辛劳也会无怨无悔。用心去感受家访,一定能品出不一样的滋味,这不正是以爱育爱的切身体验吗!

5.以爱育爱是俯下身,蹲下来,用心去体会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但教师本身并不是“神”,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真理代言人。因此,师幼之间更多的应该是平等,是尊重,是换位思考。可以说,我们教师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绝对的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面对幼儿重要的不是管制、训斥,而是要从“高高在上”的神位上走下来,蹲下身子和幼儿说话。

只有抛弃形式上的“师道尊严”,才能真正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平等、和谐的幼儿园生活氛围,使他们快乐地成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幼儿的点滴闪光并将这些发现及时记录下来,通过家园互动平台、家园联系手册加以反馈,以阳光电话、

阳光短信的形式加以肯定。

6.关心是以爱育爱的切入口

关心就是了解对方的需要,并努力去帮助。幼儿都缺乏自理能力,这时是我们教师体现爱的很好机会,如午睡时很多幼儿爱踢被子,我们可以时不时的加以巡查,给踢了被子的幼儿重新盖好被子;有些幼儿体弱多病,我们不妨做一个“爱心药盒”,随时让体弱多病的幼儿准时、准点地服药;为了让患有皮肤病的幼儿在集体舞中自信地挽起小伙伴的手,我们可以预备一副“爱心手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教师的爱赋予了这些普通物品不寻常的意义。

关心可以让爱无处不在,让爱无处不教育。有些教师下班了,她还会想着现在某某幼儿的体温不知下降了没有;双休日,有些教师还会打个电话告诉某某幼儿的家长该给孩子换根鞋带了;幼儿生病了,有些教师会像妈妈一样好好抱抱幼儿……我们教师能把这些林林总总的小事、琐事都放在心上,并设法去解决,这就是对幼儿的关心,对幼儿无私的爱。

7.以爱育爱不是迁就和娇宠

真正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与无度的娇宠,而是伴随着合理的要求,让幼儿从这些要求中感受到被信任、被期待,从而转化为幼儿行动的准则和动力。

我们不能让幼儿只知道“吃独食“。如果一直让某些幼儿吃独食,会让幼儿觉得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如果他们习惯了被奉献,只知道索取,就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一个不懂得关爱别人、关爱父母的人将来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以爱育爱不仅不能“有求必应”,更不能“无求先应”。对幼儿提出的需求,作为教师应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坚决否定,并且要告诉幼儿为什么不合理。我们不能预先为幼儿承诺太多,为了给家长有个交代而面面俱到。如果我们教师总是包办代替,时间长了,幼儿会觉得一切东西都来得太容易,也就不懂得珍惜。

以爱育爱的本质在于给幼儿以生长和生命的能力,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中无不如此。如今,爱的内涵经常被与欲望、索取、感觉混为一谈,这是对爱的一种亵渎。爱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种无私的给予,是对责任坚韧不拔的坚守,是情感与理智的高度平衡,是能量的传递。我们应该坚信爱的本质是无私,并坚信这就是教育的核心,这是我们教师可贵的信念和理想主义精神!

(二)经典教育活动案例

某幼儿园的优秀教师张老师在她所在区片可谓大名鼎鼎,张老师的幼儿教育过程犹如春风拂过不寒面般舒畅、美好。她习惯一切以幼儿为中心,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适时抛弃形式上的“师道尊严”,以爱育爱,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幼儿能够愉悦快乐地成长。

有一次,张老师正在幼儿美术课上讲解绘画要点,幼儿们也都在认真地在绘画本上描绘着。突然,一声吼叫打破了原本正常的秩序——“你想干什么?我都说了没有,你干嘛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