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第二章地形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建筑物与边坡或挡土墙的间距要求--设计地面至少要能满 足建设项目的使用和所有设施的布置,在有边坡或挡土墙时还要 保证边坡或挡土墙与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距离 三、常见的排水设施布置 1、雨水口--雨水箅子(立箅式、平箅式、联合式或横向雨水 箅等形式) 通常布置在:道路、停车场、广场和绿地的积水处。 2、排水沟(矩形沟、梯形沟、三角形沟) 通常布置在:场地地势较低处、挡土墙墙趾、边坡坡底、公 路型道路两侧、下沉式地形边缘、面向建筑物的道路为下坡时道 路的适当位置处。 3、排水渠 通常布置在:场地周围、公路旁
2、设计等高线法--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道路、广场、停车场 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 设计等高线法表述地面设计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达任 何一块设计用地的高程情况。 注意:选定等高距△h,视道路纵坡坡度大小一般为:0.02~0.10, 通常取偶数以便于计算;人行道纵坡与道路纵坡一致。
L1=L3= △h/i1纵 L2=B1/2*i1横/i1 纵 L4=B2*i2横/i1 纵 L5=h路/ i1 纵
六、路拱设计坡度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 2003 》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小 结: 知识要点:4个--等高距、等高线间距、等高线绘制、排水设施布置 熟记数据:6类 等高距:0.02~0.10m,取偶数计算 地面最小坡度: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为:0.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为:0.2% 广场设计坡度:最大平原1%(丘陵和山区3%),最小0.3% 引入坡道最大7%,缓坡段坡度2% 道路最大纵坡:冰雪严寒8%、城市道路9%、场地道路11% 路拱坡度:1%~2% 边坡坡度:挖方1:1、填方1:1.5 公式:4个
场地设计
主讲人:胡 宏
第二章 地形设计
知识要点:
1:等高距 2:等高线间距 3:等高线绘制--道路(公路)、广场(停车场)、边坡 4:排水设施布置--排水沟、排水渠、雨水口
第一节 基本知识
一、竖向设计概念 竖向设计(或称:垂直设计、竖向布置)--对基地的自然地形及建、 构筑物进行垂直方向的高程(标高)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满 足经济、安全和景观等方面要求。 二、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连接 1、边坡--一段连续的斜坡面(为保证土体和岩石的稳定,斜坡面必须具有 稳定的坡度,称之为:边坡坡度,一般用:高宽比表示) 2、挡土墙--防止土体塌滑的墙式构筑物,多用砖、毛石和混凝土建 造(当采用一般铺砌护坡不能满足防护要求时,或用地受限制的地段)
第二节 规范规定
一、边坡坡度 《工业企业总平面图设计规范》(GB50187-93) 二、场地适用坡度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规划.建筑 2003 》
三、广场设计坡度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广场设计坡度: 平原地区应:小于或等于1%,最小为:0.3%; 丘陵和山区应:小于或等于3%,地形困难时可建成阶梯式 广场。 与广场相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0.5%~2%为宜,困难时最大纵 坡坡度不应大于7%,积雪及寒冷地区不应大于6%,但在出入口 应设置纵坡度小于或等于2%的缓坡段。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四、地面排水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工业企业总平面图设计规范》(GB50187-93)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五、地面坡度、道路坡度和纵坡控制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
L1=L3= △h/i1纵 L2=B1/2*i1横/i1 纵 L4=B2*i2横/i1 纵 L5=h路/ i1 纵
四、竖向设计表示方法 1、设计标高法--高程箭头法 根据地形图上所指示的地面高程,确定道路控制点(起止点、 交叉口)与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外地坪的设计标高,以 及场地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将其标注在图上。 注意:基地中建筑物、道路、地面、挡土墙和边坡的标高各不相 同,在设计中应协调处理,以有利于场地排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