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艺术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讲艺术接受
艺术具有四个要素,艺术家、艺术作品、世界和欣赏者,前面我们已经探讨了艺术作品、艺术创作,现在,我们所要探讨的是艺术接受。在文艺理论史上,人们最先注意到的是艺术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例如古希腊时代的摹仿说;随着十七八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兴起,人们注意到艺术是艺术家所创作的,开始研究艺术家与艺术作品的关系;进入20世纪之后,艺术研究开始转向艺术作品自身,重视对于艺术语言形式的研究,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都是如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艺理论又转向对于艺术接受的研究,在这方面成就突出的是德国的接受美学学派。他们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艺术活动的结束。作品只是文本,它需要接受的接受,只有经过接受者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一个完整的艺术活动才算完成。接受美学对于艺术接受的强调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把艺术接受活动作为整个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加深了人们对于艺术活动的理解。
艺术接受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作为普通的欣赏者的艺术鉴赏;二是作为专业的批评家的艺术批评。
第一节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点人们早就注意到了。在此,我们对于艺术鉴赏的性质与特征、艺术鉴赏的过程和艺术鉴赏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地探讨。
(一)艺术鉴赏的性质与特征
在艺术鉴赏的问题上,中国古代有一个与此相关的伯牙与钟子期的传说。据《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时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个故事说明,没有能够理解作品的高明的鉴赏者,艺术作品的存在是缺乏意义的,或者说,艺术作品的意义是难以实现的。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其意思是说,在文学鉴赏中,恰切的鉴赏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作品是难以恰切理解的,而能够恰切理解作品的人又是非常难以遇到的。一篇作品遇到能够恰切理解的人,不过千载一遇。这是因为,任何作品都是艺术家在特定的社会时代和特定的心理情绪下创作的,融入了艺术家对于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和体验,而后来的鉴赏者很难通过作品的文本理解艺术家融入在作品中的对于社会人生的特殊的情感、感悟和体验。所以刘勰说音实难知,知实难逢。
艺术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它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与复杂的心理机制。艺术鉴赏是艺术家与艺术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是观众的审美再创造。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艺术品如同物质产品一样,也要进入消费市场。艺术消费和物质消费是不是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呢?不是。艺术消费除了要遵守生产消费的一般原理之外,还有特殊的规律,因为艺术生产有着自己的特征。从消费的性质上看,物质消费是以
使用为目的的一次性纯粹消费,消费主体对消费消费课题仅仅是使用其所提供的功能,不能参与物质生产;艺术消费是一种审美再创造,它不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一次消费,而是永久性消费。消费主体以审美为旨归,对消费客体进行创造性消费,与产品生产者一起完成艺术创造。换句话说,一件艺术作品由于消费主体的变异——不同消费主体或消费主体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为观众在进行艺术鉴赏时融入了自身的人生经验与审美趣味。之所以说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因为艺术鉴赏是艺术创造里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构成了艺术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首先,艺术鉴赏是艺术创作完成过程的最后一环。没有艺术鉴赏,艺术创作就无非完成。艺术作品是为观众创作的,不管艺术家宣布是纯粹自我娱乐或为大众服务,所有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观众对象。只是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之初就明确是为了哪些观众,有的是隐含在艺术家的潜意识里。
其次,艺术鉴赏不是被动地接受,二十能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艺术作品仅仅是一个情感结构,只有观众以自己的情感充实进去才是完整的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并不象结构主义或形式注意理论家所说的那样,是严密的结构和语言组合,二十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点,需要观众以自己的审美体验去补充。这是接受美学研究的主要课题。艺术作品完成之后,还没有和观众见面之前,称之谓第一文本。经过观众艺术鉴赏之后就变成了审美对象,成为第二文本。第二文本是观众审美再创造的结果。
波兰现象学美学家英加登认为艺术作品有“空白点”。它是一种形而上品质,难以言喻而无所不在。必须依靠观众的填充才会获得意义。杜夫海纳认为,艺术作品本身只是自然物,只有被观众体验时才构成审美对象。德国阐释学家加达默尔提出艺术存在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读者积极地相应,与文本形成一种对话。并且这种对话不是一次完成的,二十无限的对话,生成了艺术作品意义的多重性。所以,艺术作品是开放的、流动的,随着不同读者的参与对话,一部文本会生成无数不同的第二文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艺术鉴赏的素质——艺术鉴赏力
所有的人都可以进行艺术鉴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对所有的艺术样式进行艺术鉴赏。艺术鉴赏的一个基本素质是艺术鉴赏力。
作为艺术鉴赏的主体,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鉴赏素质。否则,就无法感受艺术作品,也就不可你进行艺术鉴赏。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中国古语“对牛弹琴”形象地说明了艺术鉴赏力在艺术鉴赏中的重要性。
艺术鉴赏力就是进行艺术鉴赏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有天赋的因素,更是后天培育的结果。每个时代与民族都有自己的艺术鉴赏趣味与艺术鉴赏力,既有相通指出,也有明确的差异。而艺术鉴赏力的发展是人类艺术经验积淀的结果。
艺术鉴赏力首先是指人们的艺术感受力。艺术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具象的、非逻辑推理的,与科学的演绎归纳的严谨思维方式迥然不同。因此,人们进行艺术鉴赏时应该遵守艺术思维的基本规律,这样才能感受艺术的魅力。如果对艺术作品进行非艺术理解,就会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离艺术越来越远。宋朝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对杜甫的《武侯庙柏》里的“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发难:“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太长乎?”而黄朝英伟杜甫辩解,“古制以围三径一,四十围即百二十尺。围有百二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也?若以人两手大拇指合为一围,则是一小尺即径一丈三尺三寸,又安得云七尺也?武侯庙古柏,当从古制为定,则径四十尺,其长二千尺宜矣,岂得益细长讥之乎?老杜好为诗史,何肯妄为云云也?”指责与辩护同样荒唐,因为他们都未被的艺术的基本规律。艺术可以夸张,可以变形,可以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法与艺术技巧,所以李白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