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结构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
多层次、多种类,涵盖初等、中等到高等的职业教育体系。我国现行
职业教育体系由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绝大多数组成。其中学校
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初等职业教育相当于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中国九年制
义务教育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存有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中等职
业教育是指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主体,培养
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中
等教育以后、相当于大专水平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紧密结合区域产
业特点和市场需求,根据职业岗位的特定需要而实行相关知识和技术
培训的职业教育活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二)职业教育各层次和类别的现状
1.从层次上看,当前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可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
层次。从类型上看包括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培训两种。2012年,高职(专科)院校1297所,招生数约25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机构)数9762所,招生数约750万人,其中全日制学生数约510万人;职业
初中毕业生9343人,招生5305人。可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
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要部分,其形式主要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
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四种。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各层次类型的基本情况
如表1、表2所示。
2.从专业设置上看,我国当前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覆盖了社
会各种产业和行业,基本满足劳动力市场对各种社会职业的劳动者和
专门人才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
持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专业类型持续扩展。2010年我国中职专业招生数的前五名分别为: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教育类、农林牧渔类。新增专业为:司法服务类、
石油化工、轻纺食品、休闲保健类、体育与健身等专业。高职专业设
置以广东省为代表,广东省以示范性专业为龙头,优化专业结构,整
合专业资源,增大投入力度,提升以示范性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综合
实力。“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教育厅验收通过了100个省高职教育
示范性专业,包括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等52个专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印刷技术等12个专业;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
院的飞机结构修理等5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
业分别是:航空乘务与旅游管理、飞机结构修理、民航运输、航空物流、航空港安全检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酒店
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酒店管理、印刷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楼宇
智能化工程技术、影视动画、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等。国家重点培育
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应用化工技术两个
专业。
二、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存有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政府教育文件中常提到把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级”(即层次)和“类”(即类型)的问题早已成为职业教育结构中的突出问题。受传
统的等级观点影响,社会的教育层次观点处于强势地位,而类型观点
则处于弱势地位。在教育管理以及社会的普遍理解中,主要是以初、中、高的教育等级来定位;而教育的类型区别则没有引起人们充足的
理解,比如与普通教育同级、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就没有引起人们的
注重,长期以来把普通教育视为主流的教育,而职业教育则处于非主
流的弱势状态。
1.职业教育的学生学业上升空间狭小。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毕业
生绝绝大多数只能进入劳动力市场,缺乏继续升学的途径。由表1的
数据可知,2012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为6748946人,高职
(专科)院校招生数为2550021人,就算高职招生全部在中职毕业生
中录取,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数只约占38%。实际上当前高职的招生范围主要是针对普通高中的毕业生,2012年从中职录取的学生数约10万,不足其录取比例的4%,可见中职升入高职的招生人数几乎能够忽略不计。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升学通道更加受限,在职业教育系统内的
升学途径更是微乎其微。当前绝绝大多数的高等职业教育仅限于专科
层次,很少有本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学生在高职专科
就基本到头,如果要升学,只能放弃学习职业教育而升入普通教育体系,通常这个比例还非常小。
2.职业教育所占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虽然在规模
上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扩张,但职业教育的平均办学水平仍然较低,尤
其是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占有方面明显不足,
不能充分满足个体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转型
升级的需要。以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为例,据2012年数据统计,在
新招学生数中,高职与本科院校的学生人均占有教师数量均为15%-17%,两者大体相当。但是从专业教师的职称来看,本科院校明显优于高职
院校。对比情况如图2。可见,本科院校的正高级教师远远多于高职院校,随着职称的降低高职院校的教师数量与本科院校的教师数量之比
成上升比重趋势,即高职院校的学生人均占有的教师资源中多数是中
低级职称,教师资源比不上本科院校。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与沟通失衡
1.普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过强。长期以来受普通教育中的学科
课程思想影响,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
课程内容强调学科本位,教学过程与实践严重脱离,培养目标不符合职
业发展规划。普通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思想直接迁移到职业学校中,比
如在当前搞得如火如荼的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就是追求高分和唯一标
准的竞争机制的体现。传统普通教育中的应试教育观点让人们普遍认
为上小学是为了上好的初中,上初中是为了上好的高中,上高中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