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严重标准: 严重损害社会功能,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
果。
(3)病程标准:
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
少已持续1周; 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 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如同时 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
状缓解后,满足躁狂发作标准至少
1周时间。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 质或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的躁狂及精神分 裂症的诊断标准,仅适用于单次发作的 诊断。
(3)睡眠型态紊乱 与严重抑郁有关。
(4)社交障碍 与精力和兴趣丧失有关。 (5)思维过程紊乱 与认知障碍、思维联想受抑制有关。 (6)长期自尊低下 与悲观情绪、自责自罪观念有关。
2.护理诊断
有自杀的危险
二、抑郁病人的护理
3.护理目标 (1)病人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排解抑郁,住院期间不发生 自杀行为。 (2)病人营养供给均衡,体重维持正常。 (3)病人在无药物的辅助下,睡眠恢复正常。 (4)病人能主动并恰当地与他人交往。 (5)病人能认识自己的病态行为,主动寻求精神支持,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恢复正常。 (6)病人价值感增强,能对自我做出正确评价。
第一节
心境障碍概述
诊断与治疗
3.电休克治疗
重症躁狂发作、抑郁性木僵、强烈自
杀观念、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电休克治
疗有效后仍需药物维持治疗,预防复发。
对急性重症躁狂发作或锂盐治疗无效的病人有一定疗效。
如同时正在应用锂盐进行治疗,应相应地减少剂量,由于锂盐具
有松弛肌肉的作用,影响呼吸恢复,因此锂盐剂量要小,并减量 或停用抗惊厥药。
1.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一)诊断 CCMD-3
(1)症状标准: 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且有下列症
状中的3项(如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 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②语量增多; ③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注意力不集中;
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 ⑥鲁莽行为; ⑦睡眠减少; ⑧性欲亢进。
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 发作的才是单相障碍。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往往一至数次抑郁发 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双相障碍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易被误
诊为单相抑郁,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治疗,从而诱发躁狂、快速循
环发作,使发作频率增加。
诊断与治疗
(二)治疗
第一节
心境障碍的概念
心境障碍概述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
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
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
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总是心情不好是病,好过头了也是病
让 我 一 次 唱 个 够 !
心境障碍的患病率在西方国家一般为2%~25%, 在我国仅为0.83%。这种与国外调查结果的差异悬 殊可能与调查方法、诊断标准及种族文化有关 目前国内学者认为,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应不 低于4%。男性终身发病率4.8%,女性9%。抑郁症患 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两倍左右,而双相障碍患病率男 女之比为1:1.2
性躁狂症。
(二)治疗
诊断与治疗
2.药物治疗
(2)抑郁发作: 用药原则:①治疗方案个体化 ②尽可能单一用药 ③足量、足疗程 ④逐渐递增剂量 ⑤症状缓解后不要立即停药
⑥联合心理治疗
诊断与治疗
(二)治疗 2.药物治疗 (2)抑郁发作: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 抑制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新型 抗抑郁剂(文拉法辛、米氮平)、单胺氧化酶 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2)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3)病程标准:
①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 ②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 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第一节
心境障碍概述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2)心理评估
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性欲及睡眠等。
情感、认知、记忆及意志活动等。特别
对病人的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要进行重点评估。 (3)家庭及社会评估 家族史、生活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等。
二、抑郁病人的护理
2.护理诊断 (1)有自杀的危险 与自责自罪观念、自杀企图和行为有关。 (2)营养失调并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食欲下降、木僵有关。
,早上3、4点钟即醒来。就诊时 ,由家人搀
扶入室 ,低着头 ,愁眉不展 ,问多答少 ,声音 低沉缓慢,或点头、摇头示意。谈到病情时
,流着泪说:“我该死,我对不起父母和国家
,我活着没意思”。
双相障碍( bipolar disorder)
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
郁发作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躁狂发作前往往有轻微和短暂的
(4)排除标准: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
质所致的抑郁。
第一节
心境障碍概述
我有一只黑狗
案例:
某女,28岁,话少,整天唉声叹气4个月。 本 次 病 程 4 月 , 木讷,说话逐渐减少,活动也比以前减少,不愿出门,在家经 常唉声叹气,有时独自流泪,家人问及时偶尔低声回答,说脑 子没用了,想事情想不出来了,病治不好了,自己做错事,有 罪应该死。以前喜欢看的电视连续剧不感兴趣了。食欲减 退,每天只吃一餐,体重明显下降,睡眠减少
1.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第一节
心境障碍概述
(二)治疗
诊断与治疗
2.药物治疗
(1)躁狂发作: 用药原则:个体化用药、小剂量开始用药、剂量逐步递增
及全程治疗。 ①锂盐:是治疗躁狂的首选药物,它既可以治疗躁狂的急性发作
,也可用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
急性治疗最佳血锂浓度0.8~1.2mmol/L, 维持治疗为0.4~0.8mmol/L, 1.4mmol/L为有效浓度上限。
(二)治疗
诊断与治疗
2.药物治疗
(1)躁狂发作:
②抗惊厥药:主要有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钠盐、镁盐),广泛 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双相心境障碍维持治疗及锂盐治疗无效的快 速循环型。 ③抗精神病药:伴有精神病症状时,如氯丙嗪、氟哌啶醇、奥氮 平、利培酮、氯氮平都能有效控制躁狂发作,并且疗效肯定。利
培酮、碳酸锂合并治疗躁狂发作;氯氮平和碳酸锂联用治疗难治
3.心理社会因素
负性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尤其
与抑郁症的关系较为密切。
临床表现特点
(一)躁狂发作 典型症状“三高”症状
情感高涨(核心症状) 思维奔逸(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障碍) 意志活动增强(活动增多)
情感高涨——主观体验良好、有一定感染力;情绪不稳易愤 怒、易激惹,甚至伤人毁物;自我评价过高、可出现幻觉、 妄想。 思维奔逸——常表现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病 人主观感到自己脑子特别灵活,感觉自己的脑袋像打了润滑 油一样,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但逻辑浮浅。由于病人注意 力随境转移,可出现意念飘忽和音联、意联。
(5)病人的人际关系改善,能与他人建立有效的沟通,
社会功能恢复良好。
一、躁狂症病人的护理
4.护理措施
(1)安全护理:1)提供安静、安全的环境;
2)预防病人的暴力行为。 (2)一般护理:限制活动、保证营养和水分、遵医嘱助眠。 (3)对症护理:1)思维过程紊乱的护理; 2)应用锂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 (4)心理护理 (5)健康指导
心境障碍临床分类 ◆躁狂发作:春末夏初,病程平均3个月;
◆抑郁发作:秋冬季,病程平均6个月;
◆双相障碍 ◆持续性心境障碍
病因及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大量的资料显示
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但遗传方式尚未肯定。 2.神经生化因素
(1)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
(2)多巴胺(DA)假说 (3)5-羟色胺(5-HT)假说 (4)γ-氨基丁酸(GABA)假说异常
临床表现特点
抑郁发作 “三低”症状
情感低落(临床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性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
意志活动减退
其他表现:早醒最具特征
第一节
心境障碍概述
情感低落 ——终日忧心忡忡、长吁短叹,
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悲观绝望,度日如年, 晨重夜轻,自我评价低、感觉差、自责、 内疚感,有罪恶、疑病、被害妄想,幻听。 思维迟缓——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感 到脑子 生 锈 了 , 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 低沉,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 犹豫不决,书写困难。
病人只以其中某一二种症状表现明显 , 病人常常觉
得艰辛难过,严重时可产生自杀观念甚至行为,认为
结束自己生命是最好的解脱。
50% 左右的抑郁病人会出现自杀观念 , 轻者感到活着痛苦、没意 思,重者求死欲望强烈并付诸行动,大约10%-15%最终死于自杀。有些 病人虽然内心郁闷痛苦,但并不表露于外,会尽力掩饰伪装,谈笑如常, 称为“微笑性抑郁”。少数病人会杀死别人后再自杀或是自首以求 一死, 称为“扩大性自杀”。因此, 对抑郁病人必须及早治疗和干预。
一、躁狂症病人的护理
5.护理评价
(1)病人情绪症状是否控制良好,有无伤人行为发生。 (2)病人营养摄入与机体消耗是否达到平衡,体重是否 在正常范围。 (3)病人自主睡眠是否恢复正常。
(4)病人能否识别自己的病态行为,能否恰当应对。
(5)病人能否恰当地与他人交往。
二、抑郁病人的护理
1.护理评估
(1)生理评估
意志活动增多——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但常 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一事无成,社交活动多,随便 请客,故意招引旁人注意,精力格外充沛,毫无疲倦 之感。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冲动毁物的行为 躯体症状——活动量增多,无倦容,面色红润,体重 减轻,心率增快,性欲亢进,食欲增加、睡眠需求减 少。
谵妄性躁狂:严重躁狂发作,伴有明显的意识障碍、 思维不连贯、错觉及幻觉等症状。此时典型的躁狂状 态可一时被掩盖,容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多在早期 丧失自知力。
与失去正常的行为控制
与体力消耗过度及能
与持久兴奋有关。
(4)思维过程紊乱
(5)社交障碍
与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紊乱有关。
与思维过程改变有关。
2.护理诊断
有对他人施行暴力的危险
一、躁狂症病人的护理
3.护理目标
(1)病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发生伤害他人的行为
(2)病人营养供给均匀,体重恢复正常。 (3)病人能够不依赖药物,恢复正常睡眠。 (4)病人能认识和分析自己的病态行为,学会恰当的应 对方式,心境高涨、思维奔逸等症状得到控制。
案例:
某女 ,19 岁 , 高中生 , 因异常兴奋 3 周 , 挥霍乱花 钱而就诊住院。患者近3周来性格突然发生改变,情 绪出现异常愉悦 , 整天兴高采烈 , 忙东忙西的 , 自我 感觉良好,经常逃学,喜欢逛街购物,胡乱花钱,出手 大方买些不实用的东西,打扮一改常态而怪异, 谈话滔滔不绝。精力旺盛,晚上忙忙 碌碌到后半夜,把住院当成疗养。 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与陌生人随意 交谈,毫无顾忌,很热情的与医生、 护土打招呼。说话幽默,不时引起其 他围观病友哈哈大笑。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症状中 的4项: 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 有自杀、自伤行为;
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③精神运动性迟钝或激越; 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 内疚感; 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 下降;
⑦睡眠障碍;
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 轻; ⑨性欲减退。
第二节
一、躁狂病人的护理
1.护理评估 (1)生理评估
护理程序的应用
面色、面容、食欲、
体重、心率、性欲及睡眠情况。
(2)心理评估 情感、认知及精神运动(伤人、毁物)等。 家族史、生活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等。
(3)家庭及社会评估
一、躁狂症病人的护理
2.护理诊断
(1)有对他人施行暴力的危险
能力有关。 (2)营养失调并低于机体需要量 量摄入不足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
第八章
心境障碍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体现人文关怀。 2.掌握心境障碍病人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抑郁病人的
护理。
3.熟悉心境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4.了解心境障碍的概念及躁狂病人的护理。
5.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抑郁病人开展护理。
教学目录
第一节 心境障碍概退——意志活动显著持续抑制 ,
行为缓慢,生活被动不想做事,不愿与周 围人接触交往 , 不愿参加平常喜欢的活动 和业余爱好,严重时“抑郁性木僵”。
你们认识吗?
六无”症状
情绪低落常导致无精 力 , 无希望 , 无乐趣 , 无用 处 , 无意义和无办法。这
六个症状是互相联系的, 可以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出现,互为因果,也有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