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神舟飞船-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舟飞船相关物理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
火箭发射的知识点一:
火箭发射台下的水池中的水是起冷却发射底座作用的,火箭发射时,底部形成庞大的“白气团”,“白气团”并非水蒸气,而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形成的。

这里涉及到物理知识是,水的汽化吸热,使发射底座的温度不致于升得过高,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后又液化成小水珠悬在空中形成“白气团”。

练习1、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练习1、汽化液化
火箭发射的知识点二:
火箭升空过程中,它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也增加,也就是说机械能在增加,这些增加的机械能是从氢燃料燃烧中获得的。

很多学生以为火箭升空过程中的动能在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火箭发射上升时是内能(推进剂-燃料燃烧)转化为火箭的动能和势能。

练习2.2010年3月5日12时5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九号”
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关于火箭发射升空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练习2答案:C
练习3.神州号飞船在发射时,高度增大,速度增加,在这个过程中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C..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练习3答案:C 火箭发射知识点三:
火箭的发射受地球的自转影响在不同纬度上发射所需燃料是不同的地球在自转过程中地面各点角速度相同而线速度从极点(0km/d)到赤道(20000km/d)越来越大而发射点的地理位置的线速度会为火箭的发射提供初始速度所以在世界各国发射火箭的时候都会选择纬度较低也就是距离赤道更近的位置使火箭具有较大的初始速度以便节省燃料增大有效载荷以中国为例在中国航天计划中载人航天计划(神舟)选择在位于中国西部的甘肃酒泉而中国探月工程计划(嫦娥)则选在四川西昌就是因为探月工程的轨道远高于只环绕与近地面的神舟飞船在西昌发射有利与提高有效载荷就是可以让卫星更大更重一些而之所以向东发
射是利用地球自转带来的离心作用为火箭发射助力两者都能让火箭在消耗更少燃料的情况下发射更大质量的航天器练习4:为了节省燃料并使火箭获得最大的推力,火箭发射应选择的地点与方向是()
①较高纬度②较低纬度③向东发射④向西发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练习四答案:B
火箭发射知识点四:
在地球表面上方不太高的范围内,质点因受地球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称为“重力加速度”。

也可以说:物体由于重力作用而获得的加速度叫做“重力加速度”。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其它天体距离它很远,地球上其他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很小,所以读物体的重力皆指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其方向指向地心。

在地面附近,任何物体的重力加速度在同一地点都相同,但在不同地点,物体的重力加速度稍有不同。

这种加速度用字母g表示。

经测定,在赤道附近,g =9.78米/秒2;在地球北极g=9.83米/秒2;在北京g =9.80米/秒2;在上海g=9.79米/秒2。

在一般要求不须太精确的计算中,可近似地取g=9.8米/秒2。

竖直上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这时它的加速度也就是重力加速度。

但是加速度的方向和物体开始竖直上抛时的初速度
方向相反。

如果取运动物体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则加速度的方向应取负值,即a=-g=-9.8米/秒2。

以上各地的重力加速度,都是就平均海平面处而言。

在离地面极高处,重力加速度就显著减小。

又因地球是椭圆球,其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约小0.3%,所以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域所受重力略有不同。

地面附近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转动,万有引力还必须提供其向心力,所以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地域所受的重力不仅数值略有不同,而且方向也并不指向地心。

因此在不同地域的重力加速度也略有不同,方向也并不指向地心。

G可简单的看做是自身重量的倍数,超重1个g相当于你背着一个和你体重一样的人,2个g就是背两个人,一般人也就能3到5个g,飞行员、宇航员最高能到10个g,不过要有特殊保护。

国家现行的战斗机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是8个G,也就是说,超过这个值,飞机就会有解体的可能。

所以,战斗机飞行员在训练的时候,不可能超过8个G的超重值。

而事实上,一般战斗机的飞行不会超过5个G,所以战斗机飞行员的超重训练一般不会要求超过5个G
练习五:一枚小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55秒后关闭发动机。

其速度-时间图像问:(1)
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
ms-1(2)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
h=()m(3)火箭的整个飞行速
度时间t=()s
答案:1)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8)ms-1;注:由于55秒后关闭发动机,所以火箭只有重力作用,则BC段的斜率即为重力加速度=200/(80-55)=8m/s^2;
(2)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h=(8750)m注:图中可以看出,火箭速度一直为正值,所以它在前80秒内是一直上升的,所以图中所围面积即为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8750m;
(3)火箭的整个飞行速度时间t=(126.77)s
首先:前80秒肯定是在飞行的,且80秒时速度为零;
其次:80秒后火箭做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为8,初速度为0,路程为8750,所以耗时间约为46.77s;
最后:将两时间加起来,就是总飞行时间=126.77s了
火箭发射知识点五
在火箭发射前几个小时,电源系统会被充满电,从火箭发射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工作了。


火箭发射后,人们都会非常关注飞船太阳能帆板是否能够顺利展开,因为电源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光伏系统,像一个小“发电场”,能源的来源就是太阳能,只有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了,电源系统才能正常工作。

而依靠太阳能发的电,一部分供给飞船使用,一部分则用蓄电池储存起来。

那么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小时耗电多少?也许你猜不到,它
的电功率只有1800瓦,相当于一个普通家用空调或者是一个功率高点的微波炉的耗电量,但飞船与家用电器比起来,可是个十足的大个头。

一天飞行下来,“神九”耗电量只有——————————度。

虽然“神九”耗电不大,但却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即电源系统,时时刻刻为“神九”的飞行提供电力保障。

练习六:如上所述:神九每天飞行下来的耗电量为——————kWh,太阳能电池板是把——————能转化为——————能,它给蓄电池充电是把————能转化为————能。

答案:43.2太阳能电能,电能化学能。

火箭发射知识点六:
火箭发射过程中,由于速可达7.9千米/秒,它与空气摩擦生热,产生高温,特别是飞船的返回舱,会产生2000摄氏度的高温,可以熔化任何金属,因此在火箭头部和返回舱表面涂有烧蚀层,利用烧蚀层的熔化并汽化吸热来防止温度过高。

练习七: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
涂一,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答案:B
神九与天宫对接知识点七
2012年6月16日发射的神九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经过4次变轨,于18日中午抵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彼此建立稳定的空空通信链路,开始自主导航。

5公里、400米、140米……飞船在距离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进行最后一次停泊后,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缓缓接近天宫一号。

两个飞行器上的对接机构先后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独自在太空等待了215天的天宫一号与载客前来的神舟九号稳稳地连接在了一起。

练习八:神九在与天宫一号在对接以前是相对————的,对接以后它们之间是相对————的。

从30米停泊处到对接的时间大约是————秒。

答案:运动静止150
练习九:我国将于今年实施“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载人交会对接,对接后,“神舟九号”相对“天宫一号”是(1)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若“神舟九号”在太空中短时间的运动可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它5秒钟飞行39.5千米,它的飞行速度为(2)千米/秒。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可以通过(3)把宇航员的信息传送回地球。

练习答案:(1)静止;(2)7.9;(3)无线电波。

神九与天宫对接知识点八:
某神九与天宫对接后的组合休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
动,其近地点离地面高度h1=300千米,远地点离地面高度h2=1400千米。

在运行过程中,
练习十: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过程中,速度————,动能————,重力势能————此过程中是——————能转化为————能。

若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速度————,动能————,重力势能————此过程中是——————能转化为————能。

答案:减小减小增大动能重力势能增大增大减小重力势能动能。

神九返舱知识点九: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

是航天员用来返回地球的舱。

飞船起飞、上升到入轨及返回着陆时,航天员都在返回舱内。

抛弃轨道舱之后减轻了重量,因此更容易实现。

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

返回舱首先是确保密闭性。

与飞船其它载人舱段一样,返回舱有很高的密封性。

但与轨道舱不同的是,返回舱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仍需保证气密性。

为避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返回舱表面涂有烧蚀材料,利用材料的热解、熔化、蒸发等方式散热。

这种材料是石棉、玻璃与酚醛掺合形成的复合材料。

直径2.5米的神舟返回舱表面积有22.4平方米,防热材料总重量约500千克。

为避免局部过热,返回舱有滚转调姿发动机,会通过自转来均匀受热。


了这么多保护措施,仍要考虑座舱破裂的可能性。

届时身着密闭航天服的航天员将接管自动驾驶仪、通过手动操作备份系统,控制飞船紧急返回。

安全进入大气层后,还需进一步控制落地速度。

航天飞船的返回舱在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激波,使返回舱表面与周围气体分子呈黏滞状态,温度不易散发,形成一个温度高达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区。

高温区内的气体和返回舱表面材料的分子被分解和电离,形成一个等离子区。

它像一个套鞘似地包裹着返回舱。

因为等离子体能吸收和反射电波,会使返回舱与外界的———通信衰减,甚至中断。

这种现象就称为黑障。

答案:无线电
神九返回舱着陆知识点十:
由于受到大气阻力的作用,飞船在进入大气层以后,速度会迅速下降。

到距离地球表面约15公里时,飞船速度由超音速下降到亚音速,稳定在200米/秒左右。

如果飞船以这样的速度冲向地面,航天员着陆时所受到的冲击,仍然如同从100层高楼上飞身跳下。

飞船减速首先依靠降落伞。

当返回舱下降到距地面大约10公里的高度时,返回舱自动打开伞舱盖,引导伞打开后,再拉出减速伞。

为了减少开伞冲击力,减速伞还特意设计为两级充气,分两次打开,使返回舱的速度下降到80米/秒左右。

减速伞工作16秒钟后,与返回舱分离,同时拉出主伞。

主伞也采取两级充气的方法,
先张开一个小口,然后慢慢地全部张开,使返回舱的下降速度逐渐由80米/秒减到40米/秒,然后再减至8米-10米/秒。

然而,即使是以8米/秒的速度着陆,飞船所受的冲击力仍可能对航天员的脊柱造成损伤。

飞船距离地面大约1米时,安装在返回舱底部的4台反推火箭还将点火工作,使返回舱速度一下子降到2米/秒以内。

反推火箭利用的物理知识是: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练习十一: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名称,中国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

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1)运载火箭将“天宫一号”平地托起,直冲云天。

它向后喷出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前进,这是运用了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道理。

在升空过程中,火箭受的作用(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2)“神八”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前,“神八”相对“天宫一号”是的,“神八”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成功后高速运行,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状态.若以太阳为参照物,“神八”与“天宫一号”都是运动的。

(3)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长约9m、质量量约8.5t,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其质量8.5t(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在太空飞行中,如果天宫一号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它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