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发展中的城市交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城市发展中的城市交通问题
-以上海市为例
李硕,0923211017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不断扩张,人口和汽车数量
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城市交通问题愈演愈烈,出现了诸如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发,交通污染严重等交通问题,这对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
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分析上海的交通问题,探讨了城市交通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发展;交通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
1背景
交通运输对城市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我国现有总人口12.95亿,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的人口已经超过1000 万或接近1000 万;而据联合国人口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人口将分别达到13.73 亿和14.55亿。
而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扩大及人口城市化趋势则导致城市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交通问题,尤其是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交通堵塞,交通污染以及交通事故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三大顽疾。
要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城市的了解和研究。
2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关系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和先决条件,是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和文明标志,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由此可见,交通运输对一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交通是连接城市各枢纽的重要纽带。
城市的发展也包括了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交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因此,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2.1交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2.1.1对城市区位产生的影响
交通是城市产生的因素之一。
在城市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中,交通因素对城市的区位选择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城市是人流,信息流,物流交汇流通的场所,自产生之初便要求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如现代城市划分中有根据城市区位划分出的临空型城市,临港型城市以及临水型城市等,还有些城市是在铁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石家庄,株洲等,这些城市在发展之初都名不见经传,但随着铁路枢纽在此交汇,逐渐依托发展起来,因此被戏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上海市的产生也是因为其具有便捷的水上交通,其最初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村而已。
2.1.2对城市规模产生的影响
城市规模是随着城市交通的扩展而不断扩大的。
城市规模扩大具有三个表现:城市用地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加。
而城市用地的扩大实际上表现为城市郊区的不断城市化过程。
这需要城市对外辐射的增强,而交通则成为城市辐射扩展的纽带。
随着交通的拓展,城市沿着交通线不断扩张,不断蚕食着郊区的土地,改变着郊区的土地利用方式。
例如北京和上海的环路建
设,北京目前建设了从一环到6环的环城公路,这个过程就是北京城市规模不断向外扩展的过程。
而上海也不遑多让,内环、中环、外环、郊环线的建设使上海市从浦西拓展到浦东,老城区不断拓展到新城区,交通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成为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卫星城。
2.2城市发展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2.2.1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城市是经济活动场所,不同的经济活动对城市用地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城市本身各部分也具有不同的自然状况,经济基础状况等,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布局各种经济活动场所。
各种经济活动对城市交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如仓储中心要求有便捷的对外交通,如果交通布置不当,则很可能引起交通拥堵。
城市在对外扩张布局中也对城市交通产生了影响。
这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发展方向上。
如上海在未开发浦东之前,其开发重心在浦西,交通布局也主要在浦西,后来大力开发浦东新区,则交通布局重心集中到了浦东,并且注意加强浦西与浦东之间的交通建设。
2.2.2城市人口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城市是人口集聚的场所。
城市人口的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以及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这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
城市人口也分为不同的阶层,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水平,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职业等,他们对城市交通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这导致了交通方式的多样化。
同时,城市各区域的人口密度也各不相同,这对城市交通的建设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如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人口主要为文化水平较高、收入较高的白领,且人口的流动性大,很多在此工作的并不住在这里,因此,其要求有便捷的交通以满足上下班的需要。
3上海市交通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3.1上海市交通发展状况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地处中国漫长海岸线的最正中,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长江的入海口以及亚太城市群的地理中心。
上海全市面积为6340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上海城镇人口占总人口89.3%,城镇化水平居全国首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31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它的常住人口2302万,其中户籍人口1412万,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1]。
3.1.1城市交通拓展与城市范围扩大
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市,其城市交通也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上海的城市交通支持者近1300万人口、约200万流动人口和700多个工作岗位所产生的每天约2000万人次上下班出行和各种生活出行,支持着全年2000多亿社会总产值的生产和流通。
它们每年产生近2亿吨的货物吞吐和约2.4亿吨的市内货物运输,支持这些活动的是全市23万辆机动车、600多万辆自行车和6000多辆公共汽(电)车[2]。
而从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市开始轨道交通、高架道路、高速路和越江隧道等项目的建设并相继完成。
随着道路的扩展,全市建成区的面积也逐步扩大,从浦西扩大到浦东、从中心区(内环线内)拓展到外围区(内外环线之间),并且部分地区(如闵行、宝山)已经超过了外环线的范围。
3.1.2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与公共交通的发展
上海市自1990年起,机动车数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总量一直保持在年均5万-6万辆的增长速度。
到2000年底,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已经达到70多万辆,
比1990年增长了2.5倍。
而在机动车数量的增长中,私家车成为增长的主力。
2004年全市机动车总量202万辆,汽车拥有量为84.2万辆,其中小客车60.9万辆,年均增长7.9万辆。
而公共交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轨道交通客运走廊。
2005年底,上海已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投入运营,总里程120公里;公共汽车1.8万辆,出租车4.89万辆。
全市日均公共交通客运量1200万乘次,与1995年相比增长了17%。
这导致了交通量的大量增长。
3.2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从上面可以看出,随着上海市的发展,上海市的城市交通也在发展。
但总体来说,城市交通的发展仍然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
这导致了其出现了以下一系列的城市交通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这些问题在我国的大城市以及特大城市中普遍存在着。
3.2.1交通堵塞问题
所谓交通堵塞是指实际交通流量超过道路的通行能力时,超过部分的交通流量滞留在道路上,造成车辆停滞或缓慢行驶的现象[3]。
交通堵塞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汽车使用率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对交通的要求在增加。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了私家车的大量增加。
汽车数量的增长不断压缩着城市空间,导致城市道路无法负荷如此大的车流量,从而导致了交通堵塞问题的出现。
由上海市全市道路网容量与交通量(见表1)可以看出,这是城市道路网容量无法满足城市交通量造成的;○2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尤为严重。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市在交通拥堵时时速只有每小时约12-16公里,这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也普遍出现;○3城市道路规划混乱。
一些城市道路由于没有统筹规划,导致道路宽窄不一。
城市交通中平面道路交叉(即十字路口)处过多也经常导致交通堵塞,因为交通号志会暂时阻断车流行进,若车流量过大,就会产生回堵现象。
铁路平交道也会造成回堵,因此行经城市的铁路,其附近的道路经常堵塞。
城市老城区道路更新缓慢,规划迟滞,路况较差,适应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
○4驾驶员交通意识淡薄,随意超车,无序驾驶也会导致交通堵塞问题的出现。
中心城=中心区+外围区。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交通模型
3.2.2交通事故问题
交通事故存在于每一个城市。
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得交通事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尤其是在大城市,交通量大导致了交通事故发生较多。
下面是上海市1999年-2004年的交通事故情况表:
表2 上海市1999-2004年交通事故情况表(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