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的产业链及国际市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铜原料构成 (1)
一、精铜原料来源 (1)
二、我国铜原料分析 (5)
三、我国铜进出口情况 (8)
铜的产业链分布 (13)
一、产业链的构成 (13)
二、产业链上游分析 (13)
三、产业链下游分析 (19)
国际市场铜行业状况 (26)
一、影响国际铜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 (26)
二、世界铜供给分析 (28)
三、世界铜消费分析 (31)
铜原料构成
一、精铜原料来源
铜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并不能直接被人们应用,从铜矿石到精铜再到最终的消费,需要非常复杂的过程,如图表1所示。从铜的冶炼工艺看,可以分为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两种,火法炼铜的历史比较悠久,工艺也非常成熟,而湿法炼铜是在铜品位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发明的一种工艺,用以处理普通火法炼铜无法处理的那些低品位矿、氧化矿。铜在应用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都保持不变,这就使得正在使用的铜以及铜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铜废屑都可以直接回收,重新熔炼成为精铜。
用于火法炼铜的铜精矿、回收的废杂铜和湿法炼铜(SxEw)生产的电积铜是全球精铜生产的三个主要来源,2009年全球共生产精铜1767万吨,其中湿法炼铜生产333万吨、废杂铜回收288万吨,分别占精铜产量的18.9%和16.3%。
火法、湿法炼铜流程图
(一)湿法炼铜分析
湿法炼铜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细菌浸出、浸出-萃取-电积(SxEw)等工艺,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SxEw法。湿法炼铜可以处理传统火法无法处理的低品位复杂矿、氧化铜矿以及含铜废矿石等,适用大规模的堆浸、槽浸和就地浸出。湿法炼铜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铜资源的利用范围,而且相比火法炼铜具备成本优势,在传统铜产地如美国、智利、秘鲁和赞比亚等都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和应用。
目前全球湿法炼铜的主要产地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和秘鲁,智利不仅
是全球最大的铜精矿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湿法炼铜生产国,全球前十大湿法铜矿山中,有八座都在智利。对于大的产铜国,传统铜矿区周围往往存在大量低品位铜矿、氧化矿,在以往铜矿区的基础上,就地建设湿法炼铜厂,投资费用低、建设周期短,有利于降低成本,因此可以非常迅速的推广。
位于美国东亚利桑那州的Morenci矿区曾经是美国主要的铜矿之一,经过多年的开采,矿区的平均品位仅为0.27%。在采用湿法炼铜技术行业研究后,矿区日处理矿石量可以达到70万吨,规模的提升显著降低了冶炼成本,目前Morenci矿是全球第三大的湿法铜矿区。
智利的Escondida铜矿是目前全球铜产量最大的露天铜矿,整个矿区存在大量的地表氧化矿,非常适合进行湿法炼铜。矿区在1998年新建了湿法炼铜工厂,随即矿区的湿法铜产量迅速上升,从1999年的13.2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32.5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9.4%.
目前新建的几个湿法炼铜项目还是集中在南美的智利、秘鲁、巴西、墨西哥以及赞比亚几个传统的湿法铜产地,而现有的湿法铜矿区的扩产规模也很小,并且已有产量下降的趋势。湿法铜的产量还难以出现快速增长,预计未来湿法铜的产量在全球矿产铜的占比将维持在20%左右。
智利的Collahuasi矿区湿法铜项目要到2011年才投产,计划产量从1万吨/年上升到6万吨/年;美国的Morenci矿区的湿法铜产量已经从2004年的37万吨下降到2009年的21万吨;全球第四大湿法铜矿智利的El Abra矿区的湿法铜产量也从2003年的22.7万吨下降到2009年的16.6万吨。
新建的湿法铜矿山中,最早投产的巴西One One Eight 矿区也只是在2011年
生产3万吨电积铜,而诸如智利的Caserones矿区、赞比亚的Muliashi矿区要到2012年以后才有产出。
(二)火法炼铜分析
从冶炼企业的角度,精铜的生产成本可以看成是铜精矿的售价+冶炼加工费(TC/RC)-不计价的副产品收益。由于全球铜矿企业的强势,冶炼企业的TC/RC 费用持续走低,冶炼企业只能维持微利。
RC是矿产商和贸易商向冶炼厂支付的、将铜精矿加工成精铜的费用。当TC/RC 高企时,表明铜精矿的供应充足,冶炼企业能够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反之,当供应短缺时,矿山在对冶炼厂的谈判中占据主动,其支付的TC/RC就会下降。TC以美元/吨铜精矿报价,而RC以美分/磅精铜报价。将两者结合为一个数字,可以将TC化为美分/磅来报价,也可以将RC化为美元/吨报价,然后直接相加。以TC为例来说,TC除以22.046221化为美分/磅,除以0.3(一般TC/RC的作价都是基于含铜量30%的铜精矿),除以0.965(假如96.5%的回收率)。然后将得到的数字与RC费用相加即可得到综合的TC/RC费用。由于矿石品位和回收率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所以并无固定的公式。另外,部分铜精矿加工费合约中还包括PP 条款。PP即价格分享(参与),price participation。一般国际惯例价格基准是90美分/磅,参与比例是10%。即当铜价超过90美分/磅(1984美元/吨)时,铜矿商将支付超出部分的10%给冶炼商作为补贴,反之,当铜价低于90美分/磅时,冶炼商将差额部分的10%补贴给铜矿商。
(三)废杂铜的回收
铜在使用的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几乎都不会改变,这在一般的金属中是十分罕见的,从这个角度,目前所有正在使用的铜都可以看作是铜的储备资源。人们可以从废旧的设备、电线中回收铜的部件,用以重新冶炼成为精铜,这部分称作旧废铜(old scrap);在铜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铜废屑、边角料也可以直接回收利用,这部分叫做新废铜(new scrap)。
旧废铜来自若干年前的铜消费。铜的耐腐蚀性非常好,在使用中磨损率也很低,一般情况下铜部件的使用寿命通常在25-30年之间,那么当前回收的旧废铜数量是由30年前的铜消费量决定的,当然由于旧废铜的回收成本很低,铜价的上涨也会刺激人们更乐于回收废铜。
普通机械设备、大型轮船的使用寿命通常在25-30年左右;普通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可以超过30年;建筑中的铜电线、铜水管一旦投入使用极少更换,除非建筑被拆毁;家用电器的使用寿命较短,空调、冰箱一般都不超过20年。
电子产品中的铜使用量很少,回收也有难度,一般不成为废杂铜的来源。
新废铜是在铜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产生的量只跟每年的铜加工量有关,而且这部分废铜一般情况下不会作为火法炼铜的原料,而是直接加工成为铜合金重新使用。
从地区分布上看,欧洲的废铜投入率(RIR,Recycling Input Rate)最高,亚洲次之,再次为北美。整体上看,全球的废铜投入率较为稳定,在2006年精铜供应最为紧张的时候略有上升。
欧洲的废铜投入率最高,但是呈略微下降的趋势。欧洲主要的发达国家基本上在上世纪60年代完成战后重建以及工业化进程,随后精铜的消费强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在70年代末的石油危机中精铜消费略有下降。经过30年后,当年的铜消费逐渐转化为可以回收利用的废铜,因为欧洲的铜消费高峰在1970年以前,所以2000年之后欧洲废铜投入率不随着铜价上升而上升就很容易理解了。
亚洲地区的废铜投入主要的贡献还是由日本带来的。日本在1966年完成工业化,1975年达到精铜消费的高峰,对应在2006年同样达到废铜投入率的高峰。
北美地区废铜投入率低于欧洲和亚洲,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的铜消费结构有关。美国在建筑方面的用铜量占到其铜总消费量的一半左右,这些用于建筑水管、屋顶装饰、电线的铜通常都不会被更换,因此回收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