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综合防治技术_外来病中心(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亚急性型(中等毒力毒株)
• 急性发病 • 死亡率低
慢性型(低毒力毒株)
• • • • • 消瘦、偶见体温升高 多处皮肤局部红斑、溃疡 耳部、腹部、大腿内侧可能凸起或坏死 易继发感染,如继发引起肺炎和关节炎 死亡率低,可见血清转阳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各种毒力的毒株均可导致流产
动物疫病发现、识别和报告能力。
有效防范外来 动物疫病传入
分病种制定外来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和技术规范,在高风险区域实施应 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联防联控,健 全技术和物资储备,提高技术支持
能力。
8
二、非洲猪瘟简介
9
(一)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科中唯一成员
兼具虹彩病毒和痘病毒的某些特性
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农医发〔2015〕31号)要求,
做好报告、采样、送检等工作,严格规范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7
• 防范ASF传入的关键环节
8)启动各省非洲猪瘟实验室检测工作;
各地要进一步提升各级兽医实验室工作能力和水平,按照省级和地 市级兽医实验室应具备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能力、县级兽医实验室应具 备非洲猪瘟血清学检测能力的要求,将非洲猪瘟检测能力建设纳入县级 以上兽医实验室考核内容。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要深入开展非 洲猪瘟病毒病原学研究,加强快速诊断等技术研究储备,切实强化技术 支撑。
• 新发动物疫病、人兽共患病
•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 中明确重点防范的非洲猪瘟、疯牛病等13种外来病; • 施马伦贝格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新发动物疫病。
3
我国外来病传入情况
动物种类 疫病名称(共33种) 多种动物共患病 亚洲I型口蹄疫、A型口蹄疫、缅甸株O型 口蹄疫、衣原体病; (4种)
34
1957-Portugal 葡萄牙-首次跳出非洲大陆
葡萄牙 马耳他 意大利 法国 比利时 荷兰
Portugal
Angola
35
1971-80s Caribbeans and Brazil 从西班牙传入古巴、海地、多米尼加和巴西
Cuba Dominica Haiti Brazil
36
2007-Georgia
临床特征与猪瘟极其相似: 淋巴器官、网状内皮组织、肾脏、皮下广泛出血, 脾脏肿大,母猪流产
注意: 猪瘟免疫猪群出现类似急性猪瘟症状时, 应怀疑非洲猪瘟
18
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
急性型(强毒株)
• • • • • • • • • 发烧 食欲减退 不愿活动 局部皮肤变红或变蓝色 腹泻 呕吐 呼吸困难 流产 死亡率高
夹心ELISA
ASFV焦磷酸测序方法
48
非洲猪瘟诊断技术国家标准
49
《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
《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
• 历经10年起草和论证; • 多次反复,对关键技术 环节进行了再把关和解 读; • 2017 年 9 月 印 发 全国 , 指导各地依法规范开展 防范工作; • 下一步,对应修订《非 洲猪瘟防控技术规范( 试行)》。
高加索(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东欧(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克共和国、匈牙利、摩尔多瓦、波兰、 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伐克和乌克兰) 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
37
2017年全球ASF疫情状况
全球非洲猪瘟总体流行态势
最初流行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007从东非或马达加斯加传到 格鲁吉亚 随后蔓延到高加索(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东 欧(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捷 克共和国、匈牙利、摩尔多瓦
猪病 (6种)
细小病毒病、猪萎缩性鼻炎、猪密螺旋 体痢疾、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圆环 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 高致病性禽流感、马立克、法氏囊病、 减蛋综合症、传染性鼻炎、传染性脑脊 髓炎、鸡病毒性关节炎、鸡支原体病、 鸭浆膜炎、网状内皮增生症、传染性贫 血;
禽病 (11种)
反刍动物疫病 管炎、牛鞭虫病、绵羊痒病、蓝舌病、 (9种) 梅迪威斯纳病、山羊关节炎脑炎;
• 胎儿可能全身水肿 • 胎盘、皮肤、心肌或肝脏可能有淤血点
脾脏
肿大 易碎 暗红色至黑色
22
段亚良提供
23
胃、肝、肾各部位淋巴结肿大、出血
24
出血
瘀点 瘀斑
25 肾皮质出血点、出血斑
慢性型
肺wk.baidu.com局部肉芽肿,形成结节
肺局部肉变,实变
纤维素性心包炎,并可见出血点
图1:ASF 猪尸体底部的发绀病变
即猪科猪属家猪种的成员
(Sus scrofa 或称 Sus Domesticus)
15
特点之二
传播方式——
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感染途径—— 消化道 直接接触-密切接触 呼吸道 间接接触-污染物 血液 软蜱叮咬
16
特点之三
条件具备时,易成自然疫源地
钝缘蜱、野猪循环
家猪
17
特点之四
临床上易与古典猪瘟混淆
非洲猪瘟样品采集
可采集发病动物或同群动物的血清学样 品和病原学样品,病原学样品主要包括抗 凝血、脾脏、扁桃体、淋巴结、肾脏和骨 髓等。 此外,还应采集蜱、虻等媒介昆虫进行 检测。
32
特点之五
时空分布较广
33
Endemic in Subsahara Region 撒哈拉以南地区广泛存在
1921- 肯尼亚
–唯一核酸为DNA的虫媒病毒 –22个基因型 九个血清型
10
200nm,dsDNA,20面,六角,囊膜,内膜
特点之一
基因组大而复杂
特点之二
基因多变
基因型多达22个
12
特点之三
对环境抵抗力较强
对温度、pH的抵抗力较强——
温度: 60℃ 56℃ 25-37 ℃ 20分钟; 70分钟 数周
4 ℃
>1年
越来越多的血清阳性野猪表明,一些动物感染后可能存活一段时间
,甚至可能从疾病中恢复;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急性型、亚急性型
、慢性型均有),表明可能是由于原发感染后获得性免疫和/或毒力 降低的病毒的存在。
(三)传入我国的途径
42
1、海陆空全方位的压力
• 野猪活动——来自邻国,对东北、西北形成压力 • 海陆空口岸的残羹、垃圾——对全国,华南
总体策略
外来动物疫病风险 防范策略
区域布局
外来动物疫病传 入高风险区
重点任务
防范外来动物疫 病传入
防治目标
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和 扩散风险有效降低 外来动物疫病防范和 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7
重点任务
强化跨部门协作机制,健全外来动 物疫病监视制度、进境动物和动物 产品风险分析制度,强化入境检疫 和边境监管措施,提高外来动物疫 病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野生动物传播外来动物疫病的 风险监测。完善边境等高风险区域 动物疫情监测制度,实施外来动物 疫病防范宣传培训计划,提高外来
• 携带入境的污染猪肉及制品——对全国,华南 • 走私——对全国
• 进口猪肉——来自东欧,对全国形成压力 • 引进种猪精液——来自东欧,对全国形成压力
43
非洲猪瘟跨区域传播的三种主要路径
国际航班轮船往来 里斯本(Lisbon) 1957 马耳他(Malta) 1978 撒丁岛(Sardinia) 1978 格鲁吉亚(Georgia)2007
、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
斯洛伐克和乌克兰)和波罗的 海国家(爱沙尼亚、爱沙尼亚
和爱沙尼亚)
2007—2017年,俄罗斯爆发ASF1000多起,造成横跨俄罗斯46个地区的80多 万头猪的死亡,猪肉产量从2007年的1119万吨减少到2017年的608万吨。 2017年3月靠近蒙古的伊尔库茨克的一猪场发生ASF,调查发现该猪场饲喂 了餐桌的剩菜,荧光定量PCR检出该猪场的冻猪肉内有ASFV核酸,但污染 ASFV冻猪肉的来源仍未明确。离伊尔库茨克发生 ASF最近的疫点距离超过 4000km,这表明ASFV具有巨大的长距离传播能力。 伊尔库茨克爆发ASF后,在离中国边境不远的西伯利亚又暴发多起ASF。
其他动物疫病 兔瘟、魏氏梭菌、水貂阿留申病。 (3种)
4
小反刍兽疫、牛病毒性腹泻/传染性鼻气
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2012—2020年)—外来动物 疫病防控篇
5
面临的形势
牛海绵状 脑病(疯 牛病)、 非洲猪瘟 等外来动 物疫病传 入风险持 续存在。 全球动物 疫情日趋 复杂。
6
总体规划
生猪养殖量大 部分生物安全条件差 生猪跨区域调运频繁 缺乏有效疫苗 存在野生宿主
绘图:李金明 钝缘蜱 新疆 甘肃 山西 西藏
绘图:李金明
45
三、非洲猪瘟综防技术储备
46
现 状
1、诊断技术储备 诊断方法与标准 2、防治技术规范 3、防控应急预案 4、监测计划 国际疫情监视、国内疫情监测 5、宣传培训 技术培训、社会宣传 6、防控机制
6)加强与俄接壤地区的野猪与家猪的监测; 7)禁止边境地区家猪放养,严防家猪与野猪接触;
各地要结合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积极开展监测 排查工作,加大高风险地区猪群特别是发病猪群的采样监测工作。各边
境省份,特别是新疆、内蒙古、黑龙江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边境县
(团场),要高度关注野猪和家猪的异常死亡情况,加大对家猪特别是 放养猪群的临床巡查报告力度。一旦出现猪只异常发病死亡等情况,要
图11:肾盂处散在的出血点 (急性)
图12:肿大、出血的肝胃淋巴结, 可出见有血凝块(急性)
图13:肝胃淋巴结切面,肿大并 呈暗红色。(急性)
图14:心包积液及心包肌层有散在的 出血点(急性)
图15:胆囊水肿(急性)
图16:肺部可见肉芽肿病变, 形成 一结节(慢性)
图17:肺实变区(慢性)
图18:心包脏层附有纤维素 ,而且可见出血点(慢性)
51
培训主要内容
1. 2. 3. 4. 5.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实验室诊断
6. 技术规范
7. 应急预案 8. 预防 9. 控制
52
53
54
四、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部署
55
• 防范ASF传入的关键环节
1)严禁从发病或风险国引进活猪及其产品; 2)从其他国家引进活猪时,要严格产地预检和入关 前后的隔离检疫; 3)严禁旅客夹带肉品入境——彻底销毁;
58
• 防范ASF传入的关键环节
9)加强培训宣传指导,抓好群防群控
各地特别是边境地区畜牧兽医部门要切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宣 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基层兽医人员对突发疫情的早期报告、鉴别诊 断和规范应对能力。加大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指导养猪场 户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要加强对生猪养殖、经营、屠宰等相关从业 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自主防范意识,积极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
冻肉
pH:
数年-数十年
4-11.5 无血清 4-13.4 有血清
13
未熟肉品、腌肉、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
(二)流行病学特点
14
特点之一
保藏宿主
宿主涉及家猪、野猪和软蜱
--储主 疣猪、丛林猪、巨型森林猪等非洲野猪; 钝缘(软)蜱
终末宿主 家猪、欧亚野猪、北美野猪
(Wild boar,Feral Swine)
非洲猪瘟综合防治技术
王志亮 吴晓东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青岛市南京路369号
1
报告提纲
• 外来动物疫病 • 非洲猪瘟简介 • 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储备 • 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部署
2
一、外来动物疫病
• 本国从未发生的动物疫病
• 本国曾发生,但已根除的动物疫病
• 本国虽已存在、但血清型不同的动物疫病
图2:耳尖的发绀病变
图3:血性腹 泻(血痢)
图4:急性ASF肺小叶间的水肿
图5:胃的基底膜淤血(急性)
图6:典型肿大脆化脾(黑浆果脾,急性ASF)
图7:病猪脾(上)与正常脾大小 的比较(急性ASF)
图8:急性ASF 猪肿大的褐色脾 (巴西品种)
图9:肾淤斑及出血点(急性)
图10:肾盂及肾乳头部的出血斑(急性)
47
非洲猪瘟诊断技术
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 Antigen 血清学 Antibody
病毒分离
间接ELISA
直接免疫荧光法
普通PCR 荧光定量PCR
阻断ELISA
猪瘟、非洲猪瘟 荧光定量PCR鉴别诊断方法
Real-time PCR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ASF with CSF
4)彻底销毁口岸垃圾——防止流入饲养环节;
2012年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切实做
好非洲猪瘟防范工作的通知》(农医发〔2012〕22号)要求:
强化联防联控,切实抓好疫情监测预警、边境地区防控、动物防疫 监管、宣传培训等关键措施落实,严防非洲猪瘟疫情传入。
56
• 防范ASF传入的关键环节
感染家猪及其产品移动 葡萄牙(Portugal) 1960 西班牙(Spain) 1960 意大利(Italy) 1983 比利时(Belgium) 1985
感染野猪活动 俄罗斯(Russia) 2007 爱沙尼亚(Estonia)2014 拉脱维亚(Latvia)2014
44
2、传入后的扩散风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