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下册 8 写意花卉课件1 人美版.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花鸟画发展到了北宋,前期沿袭“黄家”画风,中后期则出现了钟情于野景野 趣的画家。他们注重写生,还善于表现运动中的禽鸟和花草的姿势。
(五)、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竹、菊)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明代是花 鸟画大发展的时期,花鸟画融入了一些水墨写意的笔势,从而赋予画面更多的生动性。 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 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
19
徐熙,为人宁静淡泊, 不慕名利,专心于绘事。 技法上,用笔不拘泥于精勾 细描,而是用粗笔浓墨,略 施杂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 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 异鸟的格式,而有所创造, 开创了一种水墨为主兼用色 彩的新体貌,画史称为“徐 体”,颇能传达“野逸”之 趣。
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 案。东汉陶仓楼上的壁 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 最早的独幅花 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二)、花鸟画正式确立是在唐代,经唐、五代、北宋完全发展成熟,唐初画鹤能手薛 稷,为花鸟画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三)、五代时期,西蜀、南唐都设立了画院,绘画迅速兴旺起来,其间出现了“黄家 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风格流派。黄荃、徐熙风格迥然不同,但都展现了较高的艺术境 界,共同把花鸟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17
文同少时读书用功,常通宵达旦 十二岁左右就有很高才华,文同 操韵高洁,诗词书画,人称四绝。 因为他画竹最有名,影响也最大, 学他的人甚多,画史上称作“湖 州竹派” 。
《墨竹图》写垂竹一枝,出枝弯 曲,枝叶多用浓墨。新枝 嫩叶,渍以淡墨,熟练地运用了 行、草书法的用笔。在章法方面, 讲求突出气势,虽只作一枝复垂, 但它的奔放形迹,生动地表现了 竹子临风擎雨的神韵,不愧为墨 竹杰作。
11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 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 (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 的这一幅《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
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 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 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12
(一)原始社会,中花国花鸟鸟画画的已萌历芽史,简最早介描及绘作花鸟品的欣作赏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
美术课件制作
七年级上选修《中国画——写意花鸟画》
1
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与欣赏
2
本节课主要内容:
• 什么是古代花鸟画 •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 小结和思考
3
自然界中的动物
4
自然界中的植物
5
6
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
7
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 花
8
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
(六)、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立于世1界3 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这样的花鸟画大师。
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画的区别
14
•写意花鸟欣赏
15
徐渭,字文长。不幸的遭遇,使他对当时混乱、腐败的社会激愤不满,他以犀利的笔墨, 用讽刺,嬉笑怒骂,旁敲侧击,含沙射影的笔调发泄心头的激愤。他不拘程式,用笔狂放, 泼墨汪洋淋漓,作品透出 “不求形似求生韵”的意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法,说明了当时 的“文人画”已经走向成熟,这一成就对于后来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杂花图》全卷共十幅,画四季花果、树木十三种,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丰润的牡丹、 淋漓的荷叶、皎洁的白莲、孤傲的秋菊、厚实的石榴、挺俏的梅花、萧疏的竹叶,疏疏密密、 虚虚实实、浓浓淡淡、轻轻重重所形成的墨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
16
*画家生平: 朱耷,寡身孤居,绝交于世。二十三岁时,不甘心明朝
的灭亡,抱着愤世嫉俗的心情,装聋作哑,装疯卖傻, 出家为僧。朱耷后来蓄发还俗,常游山涉水,七十五岁 时,身体健康,登山如飞,年八十而终。其绘画艺术对 后世影响巨大,一批大家巨匠,莫不受其熏陶。朱耷作 品多署“八大山人”,笔形似
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 也称为比兴手法。
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 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 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 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
“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 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 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 精深的文化涵义。
文同画竹,正因为十分注重观察 竹子的形态,领会竹子的神韵, 成语“胸有成竹”就是指文同画 竹的状态。这一帧笔墨简练、功 夫精深的《墨竹图》,正是画家 对普通生活现象那种特殊审美18观 念的显露。
崔白“性疏阔度”,画风体制清新,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他技巧熟练, 落笔可不用起稿,工而不拘。
画面上,一枝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说明这已是隆冬时节,但是一群吱吱喳 喳的麻雀似乎并不感到冬天寒冷,依然在老树枝头鸣跳嬉戏。它们不仅情态各异, 而且活灵活现,充满生活情趣,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这说明画家很善 于把欣赏自然美时所引起的感触巧妙地表现出来,此外崔白在这一作品中还善于运 用对比、变换等形式美法则,如老树干的横斜平直与麻雀形体的浑圆柔润,直与曲 等对比,使作品显得更具有艺术魅力。
作品赏析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 和另一枝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 其间又穿插三叶两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 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 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表情一以贯之。画 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可击,直 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 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在 中 国 画 中,以 花 草 、 竹 石 、鸟 兽 虫 鱼 为 题 材 的 作 品 都 属 于花 鸟 画 范 畴。 它 是 以 动 植 物 为主 要 描 绘 对 象 的 中 国 画 传 统 画科。
9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 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