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电梯产业发展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电梯产业发展状况
发布日期:2014-12-12 来源: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作者:浏览次数:22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发展,浙江省电梯行业呈现一个加速增长、健康发展的态势,电梯产业是整个特种设备行业(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乃至全国机械制造领域内发展最快、效益最好、令其他机械制造行业羡慕的行业之一,电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全国电梯产业发展迅猛
我国电梯行业起步于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年产几百台的小行业成长为一个庞大的电梯产业。据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我国在用电梯数量由2001年底的28.5万台增加到2013年底的300.93万台,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2013年全国新增加在用电梯达到50万台。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产量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电梯制造大国和第一电梯保有量大国以及新梯年增加量为全球第一的国家。
全国电梯行业整机制造企业达到600家,2013年我国电梯制造产量58万台(全球电梯制造总量为100万台左右,约占全世界60%的份额),预计2015年我国电梯新增数量将达到80万台。据国家ISO组织公布的数据,2013年全球电梯保有量为1200万台,我国人均电梯保有量首次达到了全球平均水平,但是由于我国有13亿多人口,在用电梯的人均拥有量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是发达国家的1/10,我国电梯市场还远未饱和。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电梯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随着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的逐步复苏,尤其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加速的背景下,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和消费市场。
(二)浙江省电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1、产业发展迅猛,行业地位突出。浙江省电梯产业位于长三角电梯产业区的中心地带,具有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物质基础。长三角电梯产业区是我国电梯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该产业区信息发达、交通便捷、文化积淀深厚、制造业基础较好,人才相对集中。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浙江省民营企业纷纷投资电梯产业,由此促进了行业的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浙江省拥有电梯整机制造企业90家,2013年年产量达14万余台;浙江省的电梯零部件制造企业100余家,其中列入电梯许可目录的电梯零部件制造企业38家,电梯整机及部件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左右,产值和产量均达到全国的30%。全省共有406家电梯安装改造维修保养单位(其中法人单位297家,分支机构108家),从业人员两万余人,另外,浙江省电梯市场容量较大,截至2013年底,全省在用电梯已达26.85万台,2013年全省新增电梯量为4.5万台,全省安装改造维修保养市场业务达30亿元左右,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在增加,在用电梯量(仅次于广东46万台和江苏30万台)和电梯新增量均位居全国的第三位,种类和规模总量在国内已有相当的影响力。
2、产业层次分明,块状经济发达。浙江省电梯行业产品门类齐全,具有核心技术和品牌溢价的合资企业(以西子奥的斯、巨人通力为代表)在高端市场尤其是高速电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小电梯企业已成为逐鹿中低速电梯的劲旅。此外,电梯的块状经济较为发达,宁波地区的电梯零部件制造业享誉全国、杭
湖地区的整机制造业雄居长三角电梯产业之首,尤其是湖州市南浔区拥有34家电梯制造企业,成为电梯之乡。
3、民营企业主导,经营机制灵活。浙江省电梯行业是以民营企业为主导。规模以上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和合资企业比重较少,具有非常典型的“草根”气质。民营企业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对市场敏感,点多量大面广,产品品种繁多,正好顺应了我国电梯产品需求的多样性,所以只要明确市场定位,做好市场细化,无论大中小电梯企业都能够在电梯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电梯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产业发展格局发生显着变化,表现出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行业已进入洗牌期,市场竞争机制和产业政策变化促进了产业结构布局加速向健康方向发展。目前国际电梯市场基本由美国奥的斯、芬兰通力、瑞士迅达、德国蒂森、日本三菱、东芝、日立、富士达等八大品牌垄断,他们的销售服务网点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心城市,合计销量占到全球总销量的90%以上。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梯消费市场,巨大的需求吸引了全世界所有知名电梯企业来华投资,这些国外电梯知名企业因此长期以来垄断了中国市场70%以上份额,我国电梯行业也成为了引进的外资先进技术最多最全的行业之一。奥的斯、三菱、日立三大品牌合计已占据了我国电梯市场50%的市场份额;迅达、通力、蒂森、东芝、富士达等其他外资品牌占据了20%的市场份额;民族品牌占据了30%的市场份额,并且已显现出市场份额将不断上升的态势。国内市场中的高端电梯产品均被外资品牌垄断,基本依赖进口。
(四)制造与服务业并重,深度开发电梯后市场已成行业企业发展方向
在电梯保有量激增和老龄电梯数量逐年增大的背景下,以安装、保养、维修、改造为特征的电梯后市场已经成为行业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行业企业认识明确,行动积极,《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实施更促使企业加大投入。整梯制造企业积极推进服务产业化,纷纷建立以营销服务为主导的服务网络,网络建设由原来的大中型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市场延伸。以旧梯改造业务为突破口建设服务中心、物流中心和培训中心,在工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创新和完善有效的运营模式已成为行业企业的自觉行动,中国电梯行业由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的进程正在加快。
(五)中国电梯行业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和保有量第一大国已经多年。中国巨大的产业规模使中国在电梯国际标准组织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原来的学习者、引进消化者、执行者跃升为标准制定者之一。中国已经是欧洲EN81-20/50的制定者之一,新修订的标准首次融入了80多条中国元素。这是一个质的变化,即过去我国是等效采用欧洲标准,现在是在采用欧洲与我国共同制定的标准。并且在关键的安全条款中,我国以GB 7588标准修改单方式制定了比欧洲标准要求更高的条文,如防止轿厢非操作移动一节中,对于曳引机制动器条款要求中,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欧洲标准要求“检测制动器动作或制动力”条款改为“检测制动器动作和制动力”。
(六)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成果增多